毛红利
摘 要:在语文教学中,指导学生探究性学习,要树立“以生为本”的观念以及对教育过程进行反思。培养平等的师生关系、创造良好的探究氛围,给予学生必要的帮助和指导,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
关键词:探究性学习 师生关系 学生 文本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5-0207-01
《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要使学生“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在实践中学习和运用语文”。然而,现实中的语文教学,学生成了循规蹈矩只会接受知识的听众,许多做法限制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创造力日益萎缩。探究性学习作为一种学习方式,其旨在改变单一、被动的接受学习方式为多元、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从探究中自觉主动地获取知识、运用知识,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1 要摆正师生关系,树立“以生为本”的观念
探究性学习需要教师树立为学生而教的意识,担负起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兴趣、适时给予引导的重任,并以参与者的姿态与学生共同探讨。教师的作用就是把文本介绍给学生,让学生直接面对文本,跟文本交朋友。教师要创设条件激发学生阅读文本的兴趣,并让学生与文本有充足的对话时间,在学生有疑问、困惑时,适时“扶一把,拨一下”,引导学生通过主动探究来解决问题。
如,教学《坐井观天》,当学生读到青蛙与小鸟的第二次对话时,有学生问:“青蛙为什么说天不过井口那么大呢?我看到的天怎么大的无边?”老师及时给提问题的同学给于肯定,并提出做个小实验来解决同学们的疑问。于是,大家拿起课前准备好的纸 ,跟着老师一起卷成筒状,然后透过圆筒看天花板,老师适时点拨:“大家看看和你平时看到的天花板有什么不一样?”于是同学们纷纷发言:“平时很大的天花板现在只有筒口那么大”,老师接着又引导:“如果你们是青蛙,你们坐在井底看到的天有多大呢?”同学们豁然明白。
課例中,老师没有乏味的讲解,而是创设恰当的教学情境,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促使学生积极地思考。语文课堂的探究性学习,需要摆正师生关系,以灵动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将引导质疑、解疑的思考贯穿于各个教学环节,使其在获得知识的同时也能锻炼能力、掌握方法,这正是课标所提倡的探究性学习的具体体现。
2 处理好学生与文本的关系,真正实现自主学习
长期以来形成的灌输式的教学,是老师将自己的理解灌输给学生,学生是听懂的而不是自己探究读懂的。语文课堂的探究性学习,强调教师不再是学生与文本中间的“二传手”,而是巧做“红娘”,让学生直接面对文本,与文本对话交流,获得自主的个性化的感受。
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是基础,只有先行与文本对话,获得感悟后再和老师同学的对话才有质量和意义。因此,在语文课上,教师需要把着力点放在学生与文本对话上,留出充分的时间让学生勾划圈批、静思默想,在读中主动发现问题,再通过自己的阅读实践和探究去解决,让学生在自主感悟和体验中获得理解,思维能力的提高。
如,教学《只拣儿童多处行》时,老师先让学生读文章,读完后鼓励大家说出自己的疑问,“为什么是只拣儿童多处行?”“为什么说小小的身躯喷薄着太阳的香气息?”“为什么说他是从大魔术匣子里‘飞涌而不是走出来呢?”……“为什么只拣儿童多处行,就能找到春天?”面对学生们的问题,老师都给以贴心的回应并一起分析梳理出“为什么只拣儿童多处行,就能找到春天?”是解决问题的关键问题,接着引导学生再次读课文,以找出文中哪些地方是写到了儿童为切入点,划出感受深的词语、句子,甚至可以批注。最后,老师聆听学生们的体会和感悟,并给予适时的鼓励和肯定、点拨、引导,最终探究出问题所在,从质疑完成了释疑。
这篇课例,老师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在与文本对话的过程中进行质疑,在指导学生解疑时,不是直接告知,而是发挥点拨、启发的作用,引导学生与文本充分对话。从最初的浏览到回头再读到辅之以勾划圈批的方法指导,都使学生自由徜徉在文本中,为围绕提问展开师生对话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 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是针对语文课堂教学中学习主体缺失的“伪教学”提出的,我们常常会看到有的老师看似是在启发、点拨,可是绕了一圈又回到原点,学生还是被牵着鼻子走。想要走出这种模式的困惑,形成乐于探究的学习氛围,就必须鼓励学生自行发现、自主构建文本的意义,尊重学生的理解,珍视学生的心灵体验,形成多元共存的思维状态。
如,教学《潜水洼里的小鱼》第2自然段时,该段主要描写小男孩救鱼的动作,是指导学生读懂人物的重点部分。那么老师让学生自由读第2自然段后让同学们想:小男孩是怎么做的?PPT出示:
( )下腰去,( )起里面的小鱼,用力地把它们( )会大海,其中一个学生说:“小男孩把鱼使劲地扔回大海”。老师适时地补充说明:“填准括号里的动词,谁能说一下?”学生对照课文将句子补充完整。请你们把这个关键词弯、捡、扔在书上标注出来,然后再读读这句话,边读边做动作,体会小男孩是怎样救小鱼的。
该篇课文是通过小男孩救鱼的故事,表现了小男孩珍爱生命的美好心灵。本节课中,教师能够准确抓住小男孩的三个动作强调,对帮助理解人物有重要意义。但却忽视了动词的修饰词,缺失了完整意义的呈现,体会不出小男孩为救小鱼的坚定和执着。而恰恰学生关注到了扔鱼的样子——用力,但老师却没有关注学生的独特体验,不予理睬,同时还极力引导到预设的填空问题上来,再没有人主动交流,发表新的想法,一切都按预设的“顺利”地完成。
要从旧的课堂教学模式中解放出来,就必须改革课堂教学,提倡探究性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当教学中的主体与主导各司其职、各尽其能时,求知的过程才是创新和实践的过程,语文课堂教学才能充满智慧的碰撞,才能听到生命拔节的声音,提高学生整体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 郭玉英.探究——建构式教学初探——科学教学中探究与知识建构的统一途径的探索[J].课程 教材 教法,20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