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丽丹
各种高考复习资料对高考诗歌鉴赏的表达技巧从纵向或横向角度都做了详细分析,但是,一到做题时学生还是不知从何下手,甚至许多学生反映,诗歌明明读懂了,谈到手法技巧,就是会答错,怎么办?通过大量题海训练以及教学实践,我逐渐产生一些感悟: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是一个漫长过程,而大部分高中生的鉴赏能力是有限的,可是,即使再有限,一般性的诗词大概是能读懂的,但是,读懂并不代表答题正确规范,我个人认为,要想在高考复习训练中突破答题的这个关口,必须在审题上下功夫,反复琢磨题目的意思,猜测出题者的意图。
审题是个巧活,我突然想到王国维《人间词话》中的一个理论“出入宇宙人生——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本来讲的是写诗与做人,既要学会“入”得认真、深刻与执著,又要学会“出”得超然、淡泊与洒脱。那么,看看我们是不是能把这种理论用在诗歌鉴赏审题上呢?
一、走“出”形式与误区
虽说审题要学会抠字眼,但也不能钻牛角尖,有些时候,我们需要以“出”的姿态审题。我们常常会看到表达技巧、表现技巧、表现手法、表现特色、艺术特色、手法这些专业术语,其实,这些问法大同小异,不必被它们圈死。但是,如果问的修辞手法,那么肯定只考查修辞手法了,因为这是非常狭窄问法,诗歌鉴赏技巧类题型最容易处理的就是问法狭窄的题目,因为诗歌鉴赏中修辞不过就那么几种:比喻、比拟、借代、夸张、设问、反问、顶针、对偶(对仗)、起兴、用典、化用、双关、叠词、互文等,而根据经验,顶针多数在元曲中出现,到目前为止,我只在2005年湖北省高考诗歌鉴赏《汉宫秋》第三折戏中发现考过顶针,例如“返咸阳,过宫墙;过宫墙,绕回廊;绕回廊,近椒房;近椒房,月昏黄;月昏黄,夜生凉;夜生凉,泣寒蜇;泣寒蜇,绿纱窗;绿纱窗,不思量!”然而,目前全国卷偏向诗词,所以这种手法基本可以忽略;很多学生做题时特别喜欢用对偶(对仗)和设问,其实,如果仔细分析会发现这种手法只限于语言形式,而诗歌鉴赏重在考诗歌本身的内容与情感,淡化语言韵律形式,所以,如果问修辞,对偶(对仗)基本可以不考虑,由此类推,叠词也可以不考虑;互文不在高考考查范文之内;化用与用典并不用分得太清,基本上考到“用典”就已经达到高考目的。这样一来,常用的修辞就只有比喻、比拟、借代、夸张、用典、双关和起兴了,而且前四种考查最多,值得一提的是,“对比”这种手法在分类上比较模糊,可以看做修辞类,也可以看做其他表现手法类,只是说,在答修辞时,多留一个心眼,发现有对比,就可以作答。所以,这样一分析,问题是不是变简单了一点呢?
刚才说问修辞就直接从修辞手法入手,如果问“这首诗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或者艺术手法或者手法?”这种问法的范围比修辞大,但包括了修辞,也就是说同样要从修辞开始考虑,没有修辞,就考虑别的手法,比如“渲染、烘托、衬托、白描、工笔、虚实结合”等,例如2014年重庆卷《商调·黄莺儿 赠燕》“ 花落意难堪,向泥中,着意衔,携归画栋修花口。珠帘半缄,乌衣半掺,最难消王谢堂前憾。语呢喃,千般诉说,只有老僧谙。”问题是:作者描写燕子,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答案是:拟人、用典、虚实结合。前面两个属于修辞,而虚实结合属于修辞以外的表现手法,可见,问题问的再大,也要从小处入手。所以,走“出”所謂的形式与误区,不要被题目表象所迷惑,懂得这一点,做题时是不是心中更有数了呢?
二、深“入”题目的核心
除了修辞手法,还应该提到描写手法和抒情手法。诗词以描写和抒情为重,一般来说,诗歌考查以律诗最多,律诗颔联主要是写景,如果考查这一联,肯定是描写手法和修辞手法(写景也常用修辞手法)。而且有些题目,不会直接问这里用了什么描写手法,而会问是如何写景的;或者说颔联写景很精妙,妙在何处;或者问颔联是从哪些角度写景的。其实是在间接考查描写手法和修辞手法。例如:储光羲的《咏山泉》“山中有流水,借问不知名。映地为天色,飞空作雨声。转来深涧满,分出小池平。恬澹无人见,年年长自清。”问题是:结合全诗,简要分析“映地为天色,飞空作雨声”的妙处。而答案则提到了比喻、视听结合、动静结合。如果发现这些规律,题目难度是不是大大缩小了呢?
三、“出”“入”并用,“观之”又“写之”
对于常考的律诗而言,颈联和尾联一般要抒情,可全国卷即使要考查抒情手法,也不会这样直白的提问,而是会问这样的问题:诗人是如何抒情的?注意“如何”“怎样”这样的字眼,它们在提示我们方式方法的问题。或者有些出题人直接就全诗提问:请从抒情方式的角度赏析这首诗;请从景与情的关系的角度赏析这首诗;最后两联是怎样借助想象之景来抒发情感的?诗的后xx句写出了怎样的景与情?作者在词的上片是怎样借景抒情的?看见这样的提问,我们无须钻牛角尖,其实都是问抒情手法。我们知道,抒情手法分为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往往间接抒情考的最多。间接抒情也可从情与景的关系、情与物的关系、情与事的关系来分类。而情与景的关系考查最多,要知道,中国古代文人作诗最讲究委婉含蓄了,写景来抒情才是王道。那么就情与景的关系提问,我们便知,借景抒情 、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触景生情、以景结情是考查的重点了,就借景抒情来看,往往喜欢这样来考,借哀景抒哀情,借哀景抒乐情,借乐景抒哀情以及借乐景抒乐情,根据经验,考得最多的无非是借乐景抒哀情,或者借哀景抒乐情了。最典型的则是教材中的《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前两句是借乐景抒哀情,后两句则是借哀景抒乐情。再说以景结情,我便想到2011年浙江卷《蝶恋花·出塞》“今古河山无定据。画角声中,牧马频来去。满目荒凉谁可语?西风吹老丹枫树。 从前幽怨应无数。铁马金戈,青冢黄昏路。一往情深深几许?深山夕照深秋雨。”结尾两句便是以景结情,以情相问,以景作答,化抽象之情为具体之景,“深山”、“夕照”、“秋雨”三个意象连用,委婉地表达出词人心中的孤寂、惆怅之情。我们会发现,诗词惯常的规律是先写景后抒情,但如果以景结尾,则很大可能就是以景结情,这算不算是一种规律呢?知道这种规律,我们做题审题时是不是可以淡定一点呢?而如果还要具体分析以什么景结什么情,则需要学生“入乎其内”了。
高考语文对学生的阅读能力与鉴赏能力要求越来越高,行走在高考这条独路桥上,我们一线语文教师一直如履薄冰。我们的任务,除了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之外,还应该更有效地探索并总结做题规律与方法,把我们的经验与心得分享给学生,既然,诗歌鉴赏技巧类题型一直是高考语文中的难点,那么我们教师就应该以身示范,实战演练,然后与学生分享收获与心得,相信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做题审题答题能力会得到有效提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