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水义
最近,同科组的一位老师因身体不适请假,教务处临时安排我去代课。刚好教学《杜甫诗三首》这篇课文,我就打算跟学生聊聊诗人杜甫。我问學生:“谁可以谈谈对诗人杜甫的认识?”学生异口同声地告诉我:“老师讲过了。”但还是有几位同学举起了手。我示意他们说一说。可是,结果我很不满意。
他们说,杜甫是唐代著名诗人,字子美,号少陵野老,与李白合称为“李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创作了《三吏》《三别》等名作。我追问,知道杜甫为什么被称为“诗圣”吗?学生们茫然地摇摇头。我又问,那还知道杜甫的哪些事情吗?学生说,我们的老师就讲这么多。我笑着说,关于杜甫,我可能要讲一节课。学生惊讶了。
是啊,不了解诗人的生平经历、性情品行,又怎能读懂其诗呢?又怎能把握准诗歌的内涵呢?我想,语文老师为什么不多讲讲诗人的“人”呢?多跟学生谈谈诗人,聊聊文学,这样不是能让学生更亲近语文吗?
其实,在多年的听课活动中,我也发现许多语文老师过于机械化地解剖课文,程式化的知识搬运,应试化的套路讲解等,生生地降低了文章的文学性与人文性,甚至于在一些经典美文中,也是进行了公式化的讲解,讲修辞,讲词类,讲表达方式等等,学生学会了答题套路,却无法感受到语言文字的魅力,更别提写作时能有多大的文学韵味了。我联想到了特级教师连中国老师的《语文啊,你原来是这样的一门学科》这篇文章。在文中,连老师举了教学《回乡偶书》的例子。他说,有老师在教学这首古诗时,要求学生记住这首诗的作者是谁,还曾写过什么诗。此后就教字词的读音和写法,重点自然是“鬓”“衰”,反复听写,保证会写会读。然后将这首诗的基本意思翻译一下,概括出思乡的主题。接着,要求学生背诵并默写全诗。最后,再通过练习强化这些知识点。这样,整个教学过程就算完成了。连老师说,语文课若仅仅是这样,那就是语文的悲哀了。
老师如果是这样“肢解”了这首诗,也许学生考试能拿个好成绩。但是,这首诗中一位“少小离家老大回”的耄耋老人的形象呢,多少年来对家乡的炽烈情怀以及还乡的满腔涌动的喜悦呢,这群小孩子的顽皮好奇呢,还有面对顽皮小孩的笑问、一位饱经世事磨砺的老人从内心中透射出来的平和豁朗的慈爱之光呢……学生们都感受到了吗?很明显,这些都不可能有。但是,如果老师能多些文学修养,结合诗人的生平性格与其相关诗作进行教学,也许学生不仅能读懂这首诗,还能感受到诗人的形象与诗中的内涵。也许,这样的教学进度会慢些。但,又有何妨呢?
前阵子,有许多人在微信朋友圈分享了董仲蠡演讲的《教育的意义》这段视频。董老师说,一次讲到林语堂先生如何翻译“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讲到许渊冲先生如何翻译“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讲到王佐良先生把Samuel Ullman的《青春》翻译成“年岁有加,并非垂老,理想丢弃,方堕暮年”时不禁手舞足蹈。即使后来被一个女生直接质问讲这些有什么用时,他还是坚持认为,这些才是教育的核心。他说:“我多讲5分钟,别再问这东西有啥用。请允许我,做一次教育。”当我听到这段话时,心中产生很大的共鸣,甚至于眼眶泛潮。是啊,这才是教育的意义,我们也多么需要这样的语文课啊!
作家鲍尔吉·原野说:“大自然当中所有原初的事物都有浑朴的本质,即使我们闭上眼睛,用手摸一摸它们,也感觉得出这些事物亘古以来未变的质感。闭上眼睛摸摸并捻一捻河水,水的柔软活泼与清澈是一回事。摸一摸石头就摸到了时间的皱纹和古代。”这提醒了我们,即便生活在一个火热的时代,也需要慢下来,去摸一摸生活最浑朴的本质。我们的语文课,又何尝不应该这样呢?
今天,敲打下了我的所思所想,或许粗俗鄙陋,缺乏真知灼见。希望,我能在这样的历练中,从狭窄走向阔朗,从迷蒙走向清明。
(作者单位:广东陆丰市玉燕中学)
责任编辑 邹韵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