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近剑
【摘要】本文阐述了高校学生干部培养的重要性,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高校学生干部培养的路径。要加强高校学生干部思想政治教育;严格选拔程序,完善选拔标准;重视培养工作,开展培训活动;将考核与激励相结合。
【关键词】高校;学生干部;培养
学生干部在高校的思政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高校学生工作开展的成功与否,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干部作用的发挥。学生干部作用发挥的好,学生工作开展的就会比较顺利,反之,则会出现各种问题。因而,建立一支高素质、能力强的学生干部尤为重要。
一、高校学生干部培养的重要性
1、高校学生干部是学校教育管理的重要参与者
高校学生干部在高校教育管理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高校教育管理工作庞杂,内容广泛。单凭学校的职能部门和广大教师,工作很难做到面面俱到,尽善尽美。学生干部能在老师与学生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作为学生干部,与学校老师与同学们都接触较多,可以更充分的与两方沟通,把彼此之间的想法有效地表达给对方,桥梁的作用得以展现。一方面,把学校的相关规定细致耐心地传递给同学,做出恰当的解释。另一方面,将同学们的心声和诉求及时有效地送达到学校。
2、高校学生干部是广大同学的表率
学生干部是学生中的优秀分子,不论是思想上、学习上、工作上还是生活上,学生干部都是其中的佼佼者,能起到先锋模范作用。如果各方面表现不佳,差强人意,也很难当选学生干部,可以说学生干部的综合素质是优秀的。因此,作为学生干部,表率作用尤为突出,学生干部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对于同学们有着较大的影响,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超过了老师对于同学们的影响。比如,学生干部不认真听讲、逃课,广大同学就会效仿,学生干部工作不积极,广大同学就不愿为学院班级工作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所以,从各方面打造好学生干部,让学生干部思想上过硬、学习上认真、工作上踏实、生活上简朴,关系到能够顺利履行学生干部职责,发挥表率作用。
3、高校学生干部引领广大同学实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
“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是高等教育培养人才的目标,一个合格的大学毕业生应该能做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这对于大学生走出校园,走向社会有着深远的意义。当代大学生离开父母来到大学,独立学习生活、与人交往的能力都需要培养,能否在四年的大学生活中把自己锻炼成自理、自律、自立的人成为大学生涯的一项重要内容。作为学生干部,在大学生实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过程中发挥着核心作用。学生干部是广大同学中的优秀分子,具有较高的自我教育能力,学生干部以身作则,自身示范,引领、启发、引导,可以使广大同学能够看到自身的不足和问题,在交流互动中实现自我教育,在日常管理中实现自我管理,在组织活动中实现自我服务。
二、高校学生干部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高校一直重视学生干部的培养,但是学生干部队伍中依然存在着或大或小的问题,有些问题甚至严重影响了学生干部工作的开展和学生干部的威信和形象。
1、工作缺乏主动性,服务意识差
部分学生干部工作中缺乏主动性,仅仅按照工作要求去完成任务,消极被动,敷衍应付,一切按照过去工作的模式开展,丝毫没有创新性和特色,因循懈怠,得过且过,很难高质量的完成任务。尤其当面对新工作时,更是捉襟见肘,难于应付。更有甚者,不仅不能完成,常常超过工作完成的时间节点,拖拉低效,而且工作中经常出现纰漏。此外,部分学生会部长一有工作就交给部员,自己不闻不问,甚至交给一些刚刚加入学生会,毫无工作经验的新部员。部分学生干部服务意识较差,完全没有学生干部应为广大同学服务的理念,以“官僚”自居,时时处处摆出“官架子”,不以平等的心态和态度对待广大同学,平时很少与同学沟通交流,脱离群众,不接地气。
2、重工作轻学习,部分学生干部威信缺失
作为大学生,学习本应是第一要务,重中之重。学生干部应该在保证正常完成学业的前提下开展工作,但是现实却是部分学生干部只重视工作,忽视学习,或者无法有效处理学习与工作之间的关系,不能使二者平衡前进。工作开展的红红火火,有声有色,学习上却一筹莫展,举步维艰,甚至挂科现象屡见不鲜,重修补考比比皆是,逃课更是成为家常便饭,甚至无法按期毕业,这样即使工作开展的再成功也是毫无意义。长此以往,學生干部在广大同学中的威信必然荡然无存,引领作用更是无从谈起,对于学生干部自身的成长也是有害而无益。
3、不善于处理人际关系
学生干部的人际关系包括三个方面,包括与老师之间的关系、与同学之间的关系、学生干部之间的关系。部分学生干部不善于处理这三方面的人际关系,造成关系紧张,影响工作效率。有些学生担任学生干部之后,认为自己有了“一官半职”,取得了一些工作成绩,就不把老师放在眼里,不尊重老师,我行我素,自以为是。还有一些学生干部,为了与同学搞好关系,时刻“维护”同学的利益,跟老师缺乏沟通,完全听同学意见,班里的事不向老师及时汇报,带头跟学校对着干。有些学生干部与同学关系紧张,对立情绪严重。一方面,有的同学认为学生干部唯老师马首是瞻,有的同学嫉妒学生干部和他们取得的成绩。另一方面,部分学生干部以“官僚”自居,和广大同学缺乏沟通,颐指气使,盛气凌人,惹人反感。学生干部之间本应是团结的集体,互相之间应该彼此协作,交流沟通,共同进步。事实上,有的学生干部之间勾心斗角,互相拆台,争名逐利,严重恶化了彼此之间的关系,大大降低了工作效率。
三、加强高校学生干部培养的路径
1、加强学生干部思想政治教育
解决思想政治问题是解决其他问题的有效途径,很多学生干部的作风和表现出问题,是因为没有意识到学生干部的本质,学生干部的本质是学生,是从学生中来,也是学生群体的一部分。学生干部是站出来为同学服务的,是帮助和解决同学问题和需要的,认识到学生干部不是学生官,自己从说话、办事和组织活动中就能合理定位。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党团活动,志愿服务、骨干培训班等形式对学生干部队伍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树立正确的服务观、大局观和奉献意识。
2、严格选拔程序,完善选拔标准
选拔学生干部一是严格选拔程序,二是完善选拔标准。严格选拔程序。选拔要本着公开、公平、公正为原则,选拔的每一步都要做到严格透明,程序公正,加强监督,充分发扬民主集中制,坚决杜绝任人唯亲,徇私舞弊。特别是学生干部成功当选之后,应予试用期,在试用期中认真考察,严格监督,对无法胜任本职工作的学生干部予以免职,重新任用他人担任。完善选拔标准。选拔标准上应注重德才并重,以德为先,有才无德的人不能当选学生干部。完善选拔标准的关键是如何确立考察的“德”的标准,“德”不同于“才”,不具有相对易于把握的标准,所以对于“德”的考察需要在选拔标准上仔细商榷。此外,就是选拔出具有“潜力”的学生干部,这同样需要在选拔标准上斟酌制定。
3、重视培养工作,开展培训活动
培养学生干部是加强学生干部培养的一项重要内容。学生干部选拔之后,培养成为了当务之急。首先,开展理论学习。通过课堂教学,加强政治学习和思想教育,用正确的理论引导他们,用积极的思想武装他们,提升政治素质和理论素养,培养成优秀的学生干部。其次,开展实践教学。通过团校、经验交流会、参观等形式,以实践的方式开展教学,让大家在实践中学习收获,在志愿服务中知晓奉献的力量,在交流互动中激发出工作的灵感。除培训之外,培养学生干部的方式方法还有很多,比如与学生干部谈心谈话;在工作中予以充分的信任;帮助学生干部树立威信等等。
4、考核与激励相结合
考核的目的是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改正。考核形式多样,依据不同。有定性考核、日常考核、有口头考核、同级考核和下级考核等多种形式。要将多种考核形式相结合,考核优秀者树立学习典型,考核不合格者查找问题,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考核的同时还需激励。激励分为精神激励和物质激励,精神激励指授予各种荣誉称号,开表彰会等等,物质激励指以奖金奖品的形式激勵学生干部。两种激励方式都有很好的激励效果。但是不可激励过度,过度激励,容易使学生干部产生骄傲自满的情绪,适得其反。
总之,高校学生干部培养具有重大意义,直接关乎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的成功与否,所以在发现问题的同时探索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最终改进学生干部培养,让高校教育管理工作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1]宋蕾.论新时期高校学生干部的培养工作[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硕士论文.2008.26.
[2]张耀灿,陈万柏主编.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4.
[3]罗军.改革开放以来高校学生干部培养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硕士论文.201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