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慧丽
摘 要:运用2009—2014年的统计数据,就湖北省高技术产业发展情况与全国平均水平进行了分析与比较,评价了湖北省在高技术产业规模、研发经费投入和科研成果等方面的相关情况,指出湖北省高技术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不足,最后为湖北省高技术产业的发展提出了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湖北省高技术产业;中部崛起战略;研发投入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29-0032-02
引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地区间竞争日益激烈,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成为各国、各地区竞争的主要方式。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对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以及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2009—2014年期间,中国高技术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其主营业务收入由2009年的59 566.70亿元增加到2014年的127 367.70亿元,年均增长率为16.42%;高技术产业的出口交货值由2009年的29 499.70亿元增加到2014年的50 765.20亿元,年均增长率为11.47%。以上数据说明中国高技术产业正在飞速发展,已成为中国经济发展中所不可或缺的产业之一,成为拉动GDP增长的重要因素。
作为在中部崛起战略中能发挥重要作用的湖北省,要实现经济快速健康发展,就必须将高技术产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高技术产业的快速良性发展。目前,湖北省的高技术产业竞争力还一直处于较低的发展水平,因此,明确湖北高技术产业的发展现状,找出发展水平低的原因,从而提升湖北高技术产业的竞争能力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湖北省高技术产业的发展现状
(一)高技术产业规模扩大
近几年湖北省高技术产业规模不断扩大。2014年,湖北省规模以上高技术产业增加值达到4451.16亿元,比上年增长14.8%;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34.67%,比上年增加了5.05个百分点。同一时期,全国规模以上高技术产业增加值达到30 494.3亿元,比上年增长9.9%;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14.2%,比上年提高0.8个百分点。由此可以看出,湖北省高技术产业增加值的增长速度远远快于同时期的全国发展水平。
2014年,湖北省高技术产品出口额达到63.11亿美元,占商品出口额的比重仅为0.24%。同一时期全国高技术产品出口额达到6 605.4亿美元,占商品出口总额的比重达到28.2%。可见,湖北省高技术产业的出口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2014年,湖北省新产品销售收入增长明显,总量已达到5 274.59亿元,比上年增长13.32%。同一时期,我国总量已达到14.3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1.2%。
(二)研发经费投入增加
2014年,湖北省共投入研究与开发经费(R&D)经费510.90亿元,比上年增加64.63亿元,增长14.48%。R&D经费投入强度为1.87%,比上年增加0.07个百分点。同一时期,全国共投入R&D经费13 015.6亿元,比上年增加1 169.0亿元,增长9.9%;R&D经费投入强度为2.05%,比上年提高0.04个百分点。通过比较可以看出,湖北省的R&D经费投入增长速度快于全国平均水平,但投入强度要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在科技活动经费投入显著增长的同时,科技人力投入也保持着稳步增长。2014年,湖北省R&D活动人员折合全时工作量达到14.07万人年,比上年增长5.77%,其中研究人員6.65万人年,占47.26%。同一时期,全国R&D活动人员折合全时工作量达到371.1万人年,比上年增长5.0%,其中研究人员152.4万人年,占41.1%。可见,湖北省科技人力投入增长速度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三)科研技术成果丰硕
2014年,湖北省专利申请和授权量分别为59 050件和28 290件,分别增长16.20%和1.63%。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为22 536件,比上年增长23.90%;发明专利授权数为4 855件,比上年增长19.82%。同一时期全国专利申请数达到237.7万件,比上年增长15.9%,专利授权数达到131.3万件,比上年增长4.6%。其中,发明专利申请数82.5万件,比上年增长26.4%;发明专利拥有量103.4万件,比上年增长18.1%。因此,可以看出湖北省专利授权数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发明专利增长情况则与全国平均水平大体相同。
二、湖北省高技术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高技术研发资金投入不足
高技术产业是一种高投入、高风险的产业,当然,高投入、高风险带来的往往是高利润。纵观近几年来湖北省在高技术产业的资金投入状况,无论是政府投入还是市场风险融资都很不够。
根据2014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公报,R&D 经费投入强度达到或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的有北京、上海、天津、江苏、广东、浙江、山东、山西8个省市;湖北省2014年科技经费为510.9亿元,R&D 经费投入强度为1.87,在全国列入统计的31个省(市)中位于第10位,虽比上年增加64.63亿元,但与北京、上海和广东等经济发达地区相比,无论是在研发费用还是R&D 经费投入强度方面相差很大。
(二)创新活动主体单一,成果转化机制不够完善
在加快建设创新型湖北的过程中,湖北省高技术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步。2014年,湖北省规模以上高技术企业有633个,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27.80%。但通过对企业创新活动研发主体的分析不难看出,这些企业的创新活动基本是以企业自主创新为主,与高等院校、国内外研究机构以及其他企业的合作研发只占很小的比例,具体如图1。以2014年为例说明,湖北省2014年共1778项科研成果,由高等院校完成的有271项,仅占15.24%,有研究单位完成的有116项,占比更低,仅为6.52%,而企业自己完成的有966项,占54.33%。说明一大半的科研都是由企业自己完成的,没有很好地与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合作,产学研联合不足。
在政府阶层中,由于存在着只重视“技术研究”而轻视“技术成果转化成产品”的错误思想,加上很多企业没有足够的能力完成高技术成果转化,因此,技术成果转化率低,使技术成果失去了本该有的经济价值。
(三)高技术产业出口竞争力不足
在高技术产品出口方面,湖北省2014年高技术产品出口额为63.11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1.16%,占全省出口额的0.24%。同样是在2014年,广东省高技术产品出口额达2310.56亿美元,虽同比下降了9.90%,但占全省出口额的35.76%。可以明显看出,广东省高技术产品出口总额和出口结构远远优于湖北省。统计显示,中国沿海各省市的高技术产品出口额远远高于中西部的省市,排名前11位的除了重庆、四川和河南三省市外全部都是东部沿海省市,出口总额占全国比重的 82.89%。出口额按地域分布差距较大。
三、湖北省高技术产业发展对策
(一)加大科研投入力度,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互动的创新体系
湖北省高技术企业的多数资金来源于企业自有资金,政府对高技术企业的扶持过少,很多创新活动均是企业内部完成的。因此,政府应该加大财政资金拨款,同时引导并帮助建立一套以企业为主,政府投入、金融机构支持、民间融资等多渠道、全方位的资金支持和保障的机制,拓宽资金渠道来源。在财政税收方面,应该对高技术企业提供更多的优惠。
技术创新过程是在技术和市场交互作用下进行的。高技术产业发展需要技术驱动和市场驱动,但从产业化角度来说,市场的驱动更为重要。企业是市场中一个重要的参与者,能够敏锐感知市场的变化。因此,湖北省应该树立企业创新的主体地位,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互动的创新体系。调动企业创新的积极性,创造一切条件让企业与科研单位、高等院校之间相互协作,研发出新的造福人类的产品。
(二)完善相关人才激励机制
人力资源是企业创新的重要资源之一。湖北省应该充分利用其丰富的人才储备资源,针对性地设计相关激励机制,减少人才外流现象,真正将其转化为现实的优势。在人才培养方面,注重基础科学人才和应用科学人才、科研专业人才和科研管理人才均衡发展。同时,鼓励高科技人才在企业兼职服务或者创办高新技术企业,培养高层次科技创新型企业家。
在人才引进方面,应进一步加强政策力度,同时要建立合理的人才流动机制,为高技术人才创造良好的科研环境和生活环境,为湖北省高技术产业的发展留住人才,奠定人力基础。
(三)增强与东部沿海地区交流与合作,改善产品出口结构
湖北省应该多与东部经济发达地区交流,学习其先进的技术与企业管理制度。可以利用自身的优势与东部发达地区高技术企业联系,提升自身的发展水平,促进创新资源向湖北省聚集。
高技术产业是信息化的产物,必须加大其对外开放程度,才能有利于其发展。湖北省要立足自身资源优势,对传统产品进行高技术改造,使其向高附加值、高技术的产品转变;注重外贸产品的质量和进出口产品结构,形成竞争优势。同时,加快各项政策措施的落实,加大对贸易加工企业的产品研发投入,特别要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和营销观念,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
参考文献:
[1] 裴潇,陈俊领.湖北省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绩效评价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3,(21):128-132.
[2] 奚明华,陈远征,刘颖.黑龙江省高技术产业发展状况分析[J].中国科技论坛,2008,(11):76-79.
[3] 孙彩虹.重庆高技术产业发展现状评价与分析[J].中国科技论坛,2004,(6):88-92.
[4] 杜希双.对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状况的分析[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1997,(8):25-27.
[5] 刘华,张玉蓉.高技术产业 R&D 投入现状及影响研究——以湖北省為例[J].财会通讯:综合 (上),2015,(4):42-44.
[6] 谢洪军,张慧.长江经济带高技术产业生产率变迁及其收敛性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5,(24):3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