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生为圆强国梦

2017-05-25 00:37赢异国
老年教育 2017年5期
关键词:核爆炸力学研究

□赢异国

此生为圆强国梦

□赢异国

1960年的一个秋日,中科院力学所的篮球场上正在进行一个小型爆炸成形实验。“砰”的一声后,硝烟和尘土逐渐消散,一块5厘米见方、几毫米厚的铁板被单发雷管炸成了一个小碗。所长钱学森兴奋不已,拿着小碗给大家看:“可不要小看这个碗,将来卫星上天全靠它了!”随之,一个新兴的专业就此诞生在中国,钱学森起名为“爆炸力学”,其创始人是郑哲敏。

国家需要什么就做什么

1924年,郑哲敏出生于山东。小时候,他有两个梦想,一是当战斗机飞行员,再就是当一名工程师。他幼时顽皮,心思不在读书上,喜欢搞恶作剧。8岁那年,父亲语重心长地对他说:“你要好好读书,长大以后要做个有学问、能为国家做贡献的人。”父亲的这句话,深深印在了郑哲敏的脑子里。

1948年,郑哲敏从清华大学毕业后,前往美国深造。在美国期间,他有机会聆听世界著名学者的课程或报告,逐渐在力学研究领域崭露头角。而他在学习过程中所养成的理念:着眼重大的实际问题,强调严格推理、表述清晰、创新理论,进而开辟新的技术和工业,成为他一生坚持的研究方向和治学风格。

出国留学,就是为了归国报效,郑哲敏从没想过不回国。然而,新中国成立后,在美国的留学生归国集体受阻,郑哲敏毕业后不得已继续留在美国。直到1955年2月,31岁的郑哲敏才终于踏上了归国之路。

总有人问他当时为什么回来?郑哲敏说:“这不是个问题,没有想过不回来,这是长在骨子里的东西。在美国物质生活虽然很好,但总感觉像浮萍,没有根地漂浮。”在他回国前夕,恩师钱学森曾经这样嘱咐他:“国家需要什么,我们就做什么。”这个理念,郑哲敏一坚持就是一辈子。

国内生活条件的确不如美国,但是郑哲敏从来没觉得苦。他所看重的是,街上的社会秩序不乱了,物价不再像旧社会那样一天一个价,买东西不再需要用麻袋装钱了;商店的橱窗里居然也有了一些国产的电子和五金产品。他特意到书店里买了一部《宪法》,认真研究他眼前的这个新社会。

科学研究的唯一动机

新中国建立伊始,由于缺乏万吨水压机,工业制造水平极低,无法做出航天特殊要求的零部件,钱学森、郑哲敏就想出了一个办法——用爆炸的方法“炸出来”。钱老提出应建立力学的新学科——爆炸力学,爆破成形的小碗,就是最早的实验模型,而在这之前,郑哲敏是个连雷管都没见过的书生。白手起家,着手研究。郑哲敏团队利用爆炸成形研究,硬是成功制造出高精度卫星火箭部件,为中国火箭上天做出了重要贡献。

新中国首次地下核试验,需要预测核爆炸究竟有多大威力,郑哲敏就寻找预报核爆炸当量的方法。他将核爆炸极为复杂的过程浓缩在数学方程式中,提出了“流体弹塑性模型”。地下核爆炸成功后,有科学家评价郑哲敏的方程式“计算与实测波形惊人的相似”。“流体弹塑性模型”成为爆炸力学科的标志,至今仍是教科书中的经典理论。

“他总能发现问题,发现了再深入研究,掌握普遍规律,规律弄明白了,就再拿去解决实际问题。”郑哲敏的学生、中科院院士白以龙总结了郑哲敏一生科研的“三部曲”。

针对我国常规武器落后的问题,郑哲敏研究穿破甲弹爆炸的力学机理,得到了比国际流行的Tate公式更为有效的穿甲模型,从武器设计的角度解决了这个问题;潜艇上需要焊接铜板和钢板,由于熔点不同,焊接工人束手无策,郑哲敏开创爆炸焊接,两块金属板成功被粘合。

当郑哲敏偶然获知我国修筑海岸堤坝,淤泥无法排除的难题时,他带领团队做了无数次用炸药排除淤泥的实验,最终创造出爆炸排淤填实法、爆炸夯实法、爆炸挤淤泥法等水下软基处理方法,又解决了一个大难题。

“爱国的心情是科学研究的唯一动机。”在一次报告会上,郑哲敏这样说道。

学高为师 身正为范

郑哲敏非常注重青年人才的培养,一直把培养优秀人才作为己任。“我很庆幸自己在成长的道路上遇到了很多好的老师,他们对我一生都起到了极其重要的影响。我希望自己对学生也能这样。”郑哲敏说。

在学生眼中,郑哲敏是一位“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先生,尽管年逾九旬,依然会每天来力学所指导年轻科研人员。学生们遇到的疑难问题,郑哲敏看看图片、录像,不到半小时就能给出非常中肯的建议。更难能可贵的是,只要力所能及,郑哲敏都会去高校、人群中做一些力学科普,让力学走进公众。

郑哲敏对他的学生说:“你一定要干‘出汗’的活儿,不要想不出汗就出活。”他所说的“出汗”,一是要能吃苦,下基层;二是要善于动脑子。

要出汗,郑哲敏首先身体力行。上世纪70年代,他经常和学生去基地做实验,每次都要坐上半天的敞篷卡车,年轻人都感觉颠得很难受,可当时已年过半百的他从来不叫苦。在外面做实验,住宿条件差,大家一起睡上下铺,他知道自己爱打呼噜,就一直读书,等到大家都睡着了以后才睡,而第二天一大早,他还要和别人同时起床干活儿。

在郑哲敏心里,科研是必须实实在在、马虎不得的事——要用到的资料必定要“消化”在脑子里;别人发表过的成果,即便自己也独立完成了,但必须承认是别人的首创;对数据和研究结果要诚实,否则“会影响你在这个行当里的名誉”。

郑哲敏体恤当下青年科研人员压力大,他用一生的奉献与经验寄语青年科研人员,“要沉下心来,要看得远一点,不要为一时的得失计较太多,要耐得住寂寞。”

2013年,郑哲敏被授予国家最高科技奖。这一年,他89岁,献身祖国力学事业已整整58个年头。对于获奖,他直说自己“很惶恐”,“有了这份荣誉,就有了份沉甸甸的责任。我这么大年纪了,还能尽到多少责任?所以总有点欠了什么完不成的感觉。”

如今,93岁高龄的郑哲敏依然每天奔走在力学所的各个实验室,带博士生搞研究。由于国家需要,郑哲敏近些年又开始了可燃冰开采的研究。他说:“富国强民一直是我们时代的主旋律。这些流淌在我们血液里的东西,躲也躲不开,否则会受到良心的谴责。”

猜你喜欢
核爆炸力学研究
用矩阵分解方法识别地下核爆炸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核安全及其技术的发展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弟子规·余力学文(十)
基于核爆炸的小行星偏转方案分析
弟子规·余力学文(六)
弟子规·余力学文(四)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