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车在中国

2017-05-25 00:37□徐
老年教育 2017年5期
关键词:人力车国人汽车

□徐 涛

自行车在中国

□徐 涛

就在人们纷纷抱怨城市交通越来越拥挤,试图寻找一种新的交通方式解决通行的时候,共享单车进入了大众视野。骑自行车出行,已然成为最新的时尚、最便捷的出行方式。那么,你是否了解自行车在中国的时代变迁呢?

由“惊诧”变为“慕悦”

1868年,自行车开始传入中国。一开始,它并未赢得国人的喜爱。那时的国人,除了使用天然的两腿走路,就是抬轿拉车,自己坐车、自己使力会被别人笑话。因此,自行车在传入中国之初,并未被广泛利用。

20世纪初,在西力东侵和西学东渐的共同作用下,国人对西洋事务由最初的“惊奇诧怪”,变为“深加慕悦”。民众心理层面上的这一扭转,有力促进了自行车的普及。自行车再也不是那个“究竟费力,近不多见”的无用之具,转而变为可以“娱畅心神”,并寓有深意的文明奇器。不过,此时传入中国的自行车在技术上还不完美,尚不能作为完备功能的代步器械,而只是闲时游戏娱乐的工具。但作为西方文明的象征和一种新生活方式的承载,国人对自行车表现出的喜好日渐浓厚。

由“标配”渐成“必备”

20世纪20年代,中国各大城市的交通工具结构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马车、轿子、骑马者皆已不见于街头,取而代之的是自行车、摩托车、汽车和有轨电车。城市马路情景的这种变化,说明骑车人的社会阶层在向下流动,已经从上层群体向下位移到城市中下层群体。自行车当然还是现代文明的象征,但不再为少数人所拥有,代表西方的意味越来越淡,反而是中国的韵味越来越浓了。

1911年,上海邮政局从英国购入100辆自行车用以投递邮件。这是自行车作为交通工具第一次投入公用。从此,自行车有了私用和公用之分。之后,其他城市纷纷效仿上海,公用自行车的数量不断攀升。到上世纪三十年代,几乎所有中国城市的邮政局、电报局、电话公司、公用局、警察局等机关,为方便执行公务、提高办事效率,都给职员配备了自行车。

私用方面,普通市民购买自行车,主要作为代步和运输工具使用。如洋行的职员、各大学堂的教师学生、各家报社的记者,等等。而无论是公用或是私用,他们都被归类为“自行车阶层”,与“汽车阶层”和“人力车阶层”有明显区分。

著名记者、作家萧乾在《脚踏车哲学》中,以独特敏感的笔触刻画出当时骑行者的种种状态。比如,税局科员的“鹰牌”自行车往往亮得像银条,但因为太过于注重表面,结果只配在马路上摆摆架子;速度最快的是电报局科员,“只要登上车,他便飞下去了”,巡警的木棍都会被他撞掉,“七十岁老太婆的命多半悬在他的轮下,监牢也是他可能的栖所”;老实本分的骑车人,多半会骑在路边,“手指总勾在后闸的机关处,准备可以随时停下。每辆汽车的影子全能使他脸上泛出畏惧的表情,可是在无人知晓的时候,也会吐上几句对汽车的怨语”;有些骑车者感觉骑在汽车之前永远要受到“压迫”,于是尾随在汽车之后,“任它去冲路”,但“这种人向为侪辈所不耻”;还有一些骑车者,“在汽车离得远的时候,就骑在马路中心,做几个反抗汽车的姿势。只要在场弹压的警察向他一挥棒,就即刻躲到最安全的地带去了。这种人只能获到一个丑角应有的喝彩,永远不能为同伴所信赖,或为敌人所畏惧”……

由“拉风”衍为“实用”

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上海的公共交通几乎陷入瘫痪。由于汽油的缺乏,公共汽车完全停业,电车业“亦受电流节省计划影响,而实行减少车辆,缩短时间”。此时,居民的刚性出行需求只有依托人力驱动的交通工具,如人力车、自行车来实现了。

人力车的使用成本,随着市场规律的调节而不断攀高。对绝大部分人而言,真正可以依赖的只有自行车代步一途。自行车作为不需任何能源就可通行无阻的轻便交通工具,优势显露无疑,需求与日俱增,成为当时最为流行的交通工具。在川流不息的自行车大军中,既有像周璇、顾兰君这样的电影明星,也有提供勤务、送信、物流等服务的普通大众。自行车保有人和骑行者的阶层鸿沟被填平,很难再以交通工具为标志区分社会群体了。

不同于名人在“时髦与拉风”的自行车装饰上所下的功夫,普通市民更愿意在自行车的实用性方面花费脑力。在战时物资紧缺的环境下,一般的自行车已经不能满足日常生活所需。于是,马路上出现了许多形式不同、功用各异的自行车:有三轮单坐的,这是仿效机器脚踏车的样子,在车旁挂上一只坐篮,只是坐的人未必怎样适意;有四轮的,坐车的式样仿人力车,挂在自行车的后面,这样搭车的人就比较舒服一些;有三轮车,后部仿马车的式样,可以并坐两人,驾驶的人在前面,和三轮送货车相仿,搭车的人如坐在马车上一样宽敞。至于运货方面,也有新式的自行车被制造出来,一次可以运送千把斤的货物。中国人的生活智慧,永远不能被低估。运货可达“千把斤”的新式自行车,现在的人们肯定未曾见过,不知为何物,但有理由相信,那时所看到的自行车和我们现在所熟悉的有很大不同。

总之,国人的日常生活在全球化浪潮中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自行车先是为通商口岸的民众所接受、熟用,渐渐遍布于近代中国的各个城市。骑行者与自行车的故事涉及范围更是极其广阔,上至王公贵族、富商巨贾,下至黎民百姓、贩夫走卒,甚至连末代皇帝溥仪都曾为骑行便利,而锯掉了几百年来横搁在紫禁城宫门中的门槛。

然而,一种技术应用于一种文化,从来都不会是线性的发展过程,而会不断与异质文化和具体国情相撞击,在撞击中演进,最终使自行车这一“西物”完全融入中国人的社会生活。

将自行车视作一种文化符号深入探究,可以微观地展现近代中国民众的审美情趣、社会心理、生活习性、消费观念等诸多方面的现代性演变,从而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纷繁复杂的社会日常生活,完整呈现自行车对于近代中国人的存在意义。

猜你喜欢
人力车国人汽车
共产党“大官”也坐人力车
共产党“大官”也坐人力车
国人休闲支出:更多了
口腔健康,为何不被国人重视
行政管理与劳资关系的调适*——以1934—1942年沪公共租界人力车业改革为论例
被嫌弃的宋国人
汽车的“出卖”
汽车们的喜怒哀乐
2014国人出境游盘点
3D 打印汽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