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金玉
赣南师范大学
【摘 要】基础教育在国民教育体系中处于基础性、先导性地位。高中阶段的德育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文章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探析了增强高中生德育实效性的路径,借鉴积极情绪理论转变德育理念,发掘学生的积极特质,提高其心理抗压能力,借鉴积极组织理论净化德育环境。
【关键词】高中生 德育实效性 积极心理学 必要性 路径
德育实效性不仅仅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一个实践问题。高中生的德育实效性关乎着学生未来的学习和职业。在应试教育背景下,学校更多地把高中生的升学率作为关注重点,而忽视了高中生的德育教育。积极心理学是20世纪末兴起于美国的心理学力量,与传统心理学不同,其研究重点是善良、天分、才能、兴趣以及乐观的个性和良好的人际关系。这些研究都是能促使生命更有意义和更有价值的东西。
一、高中生的德育借鉴积极心理学理念的必要性
(一)引导高中生心理健康发展的需要
当前我国处在社会转型期,各行各业竞争激烈。当前的高中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父母对其期望高,给予了高中生一定的压力。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给高中生带来了很大的影响,特别是当前的高中生很多是低头族,在网络世界交流很顺畅,但是不善于面对面交流。再加上高中阶段是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其思维活跃,情感复杂,抵抗挫折能力弱,依赖性强,高中生群体中极易出现心理问题。这给学校教育带来了挑战,给家庭带来了很大的影响,更影响着社会的和谐。
积极心理学给高中生德育带来了启发。过去的德育是被动的。不可否认,近些年教师采取了新的教育理念和手段,但是没有全面地去了解受教育者的情感和实际诉求,没有充分挖掘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和创造力,导致高中德育实际效果并不尽如人意。积极心理学给我们的启发是:要用积极的态度和积极的学生观去了解学生的心智发展状况,引导学生发现自己的潜能和强项,最终能够自我教育,实现德育的内化。
(二)转变高中生德育理念的需要
传统的高中生德育模式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需要,更多的是把学生当作接受信息的工具。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观告诉我们,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主体将其目的和意识融入客体中,使客体成为主体的一部分,主体客体化与客体主体化是同时存在的。我们的教育对象具有能动性和创造性,能够以自己独特的人格特质和魅力影响教师;然而在过去的教学中,教师在德育中占据主体地位,对学生采取理论灌输的教育方法。
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学生和教师既是德育的主体,也是德育的客体,教师与学生是一种平等的关系。因此,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秀特质,善于激发学生的潜能和兴趣,使学生和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充分的发挥,改善高中生德育的主客体关系,丰富德育理论。
(三)适应经济社会良性发展的需要
习近平在2016年教师节讲话中指出:基础教育在国民教育体系中处于基础性、先导性地位。高中阶段是基础教育的最后阶段,现在的高中生都是国家未来建设的接班人,这个阶段的学生德育关乎着民族的未来和希望,关乎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越来越高,然而精神生活的发展却相对滞后。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均衡发展是势在必行的。积极心理学关注高中生的优秀人格特质,挖掘其潜能,使其能够得到自由全面发展。
二、增强高中生德育实效性的路径选择
(一)转变德育理念,打造积极的道德教育关系
传统的德育更多的是一种“权威效应”。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德育要以学生为主体,打造积极的道德关系。教育是“重视人、满足人、发展人、成就人”,使人“成为人”的方式方法、途径手段。德育的终极目标是培养和形成受教育者良好的道德品质,而不是“消解人、抽离人、遮蔽人”的过程。在积极心理学视角下,道德教育中的受教育者是完整意义上的“人”的存在,而不是问题的存在。打造积极的道德关系,需要充分发挥学生在德育中的主体作用,坚持以生为本,坚持尊重学生,把学生作为一个完整的、具体的、独立的、发展的存在。在积极的道德关系中,教育者要把学生身上具有的积极人格特质和道德品质,作为开展德育的基础和起点。因此,教师在德育过程中要看到和发掘每一位学生身上的美德、优点和闪光之处,也要尊重学生道德发展的差异性并以此为起点来培养更多更好的积极品格。在道德教育中,“发现优点和激发潜能”比“探究问题”更为重要。在高中生德育中,教育者应该寻找学生的积极品德和发展潜能,给予学生鼓励和自信。在积极的道德关系中,学生获得的积极对待、积极关注、积极信任和积极期待都是其成长动力,在充满尊重、真诚、理解、关爱、信任、公正等涉及道德意义和道德品质的教育关系中,能充分激发教师和学生的积极体验。
(二)用乐观精神构建积极思想,促进人际关系和谐
弗洛伊德认为:“乐观是人类本质的一部分,是作为本性和社会化之间冲突所衍生出来的。”泰格进而指出乐观的特点就是容易思考、容易学习和容易被取悦——也就是当代进化论的心理学家所描述的“进化的心理机制”。个人乐观与否,受到来自遗传、家庭环境、学校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影响。
人格的形成主要还是受后天的生活体验和教育的影响。正是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后天生活体验,人与人才出现了人格面貌的根本不同。我们无法改变先天遗传生理因素,但是可以重视后天教育。首先,教师自己必须是乐观的,这样就能发现和激发学生的潜能,并且认为通过后天的塑造,学生能拥有美好的未来。其次,教师应形成乐观的教学风格。教师要引导学生理性、客观分析和看待自己的个性,好的要发扬,不好的要及时摒弃和改进。例如开设心理课程辅导课,模拟课堂或社会实践活动等,让学生在学习和实践中对积极的个性和消极的个性有一个客观的认识,通过亲身体验来感受个性发展的特征以及产生的影响等。此外,教師应结合心理学、教育学等知识,传授学生一些展示积极个性,发挥积极个性作用的方法和途径,让学生发展自我,完善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