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彦欣妤
摘 要:中国滑稽戏的源头是中国曲艺,而不是源于海外的文明戏。流行于江、浙、沪一带的滑稽戏的形成同样遵循了中国地方戏剧从曲艺过渡为剧种的共同规律,它在孕育发展的过程中经历两度饮誉剧坛,已形成别具一格的艺术特征。
关键词:滑稽戏;渊源;成熟;发展
中图分类号:J8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7)11-0017-01
何谓滑稽戏?弄清楚滑稽戏的概念,不仅有利于界定“滑稽”“趣剧”“滑稽戏”而且也有利于科学考证滑稽戏的真实的渊源。“滑稽”“趣剧”“滑稽戏”应该是三个不同的概念。
一、滑稽戏的渊源
滑稽即是独脚戏,是一种完全独立的曲艺形式;趣剧是附属于文明戏幕前的独立的不完全的滑稽小戏滑稽戏和文明戏的根本区别就在于,它必须具备有通过说、学、做、唱等完全的滑稽艺术手段连续释解一个又一个包袱,并以此推进情节直到结尾的这样一个总体的艺术结构,而主要不是在推进情节的过程中附会或堆砌许多幽默或笑料。也就是说,滑稽戏的情节推进,由不断地释解“包袱”实现。滑稽戏的这种独特的艺术结构决定了它必定产生于独脚戏兴盛之后。事实正是如此,抗战时期堂会萧条,独脚戏艺人发扬了“五福团”的传统,多次进行“强强联合”,当“强强”联合成一个比较稳固的艺术群落(剧团)时,独脚戏艺人才有可能利用各自段子(或创造新的滑稽)在趣剧、滑稽话剧、滑稽新剧长期耕耘的基地上创作一定规模的滑稽戏来。
二、滑稽戏的成熟
总体来看,20世纪50—60年代的滑稽戏形成了两类比较成熟的形态,一类是脱胎于传统独脚戏、以场面为中心的人像展览式滑稽戏,在很大程度上,它是滑稽戏走向成熟的过程中的一种过渡形态,但却因为保持了滑稽戏的传统本色以及鲜明的民间色彩和世俗化描写而具有长久的生命力,这一时期滑稽戏的总体特征表现为:(1)从题材到表现技巧较多地承袭了滑稽戏传统,好处是充分利用和发挥了滑稽戏的优势和特长,坏处是影响了滑稽戏的文学品位和审美品格的迅速提高;(2)一批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滑稽戏艺人成为了本时期滑稽戏的中坚,他们往往编剧、演员一身二任,这是当时的一些主要剧作具有很强的舞台性而演出又常常异彩纷呈的原因所在。但另一方面,本时期的滑稽戏也就存在着滑稽戏剧作家队伍不成熟、剧作文学性较弱以及滑稽戏成功与否过于倚赖于演员的表演等方面的不足;(3)在以滑稽戏形式反映当前现实生活并力图塑造正面喜剧人物形象方面作了较多的努力,但简单地配合政治、缺乏对生活内涵的深入开掘是当时滑稽戏的普遍现象,因而有长久生命力的艺术佳作不多;(4)在喜劇形态和风格上,除上述《三毛学生意》、《七十二家房客》等反映旧中国都市下层人民生活的“感伤喜剧”外,主要就是以《满意勿满意》为代表的反映现实生活的“歌颂喜剧”,相对于原本丰富多彩的喜剧艺术,本时期的滑稽戏园地,在风格上就显得比较单一。尽管本时期的滑稽戏在刚刚走向成熟的过程中还存在诸多不足,面临着许多新的课题,但滑稽戏作为一种别具风味的喜剧艺术样式在1950年代的崛起却是中国戏剧发展史上的一件有意义的事件,它汇入到了1950—60年代的戏剧大合唱,不只为喜剧创作并不丰富的中国当代剧坛带来了一抹耀眼的亮色,而且为后来中国戏剧的多样化发展以及建构具有民族特色的喜剧艺术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三、滑稽戏的发展
20世纪80- 90年代的滑稽戏的新发展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滑稽戏的文学性不断增强,滑稽戏剧作家走向成熟。滑稽戏的成功与否,向来较多地依仗于演员的表演,但缺少优秀的剧本,尤其是没有自己的剧作家队伍,无疑是限制和阻碍滑稽戏发展的致命因素。新时期以来,涌现出了以王辉荃、张宇清为代表的一批滑稽戏剧作家,他们以独具特色的创作提高了滑稽戏的文学性和艺术水准,标志着滑稽戏剧作家的成熟。第二,广泛描写现实生活,开拓了新的题材领域,塑造了一批血肉丰满的正面喜剧人物形象。新时期的滑稽戏不仅反映下层市民的日常生活,也涉及政治斗争题材、社会热点问题、知识分子生活、少年儿童的成长、各行各业在改革开放时代的矛盾与困惑,并成功地塑造了一批正面喜剧人物形象。三、多方面探索滑稽戏的表现手法,使滑稽戏的风格形态更加多样化。如王辉荃参与创作的剧本多写都市青年,关注社会热点问题。
在结构上,往往以一个人物或一个事件为中心组织剧情,注重“通过作品阐述一种思想、一种观点、给予观众启发和教益”,因而他的剧作大都可称为“问题滑稽戏”。张宇清的剧作也紧贴时代,但他大都避开重大题材,落笔在时代大潮激起的朵朵浪花,结构上多用对比手法,注重人物性格刻画和对文学性与抒情诗意的追求,在对生活的哲理思考中透出鲜明的现代意识,于喜剧情节的进程中不放弃对诗情画意的追求,因此,他的几部代表作品大都能俗中求雅,可称为“抒情滑稽戏”。本时期的滑稽戏是整个中国剧坛不可忽视的一支重要力量,尤其是在1980年代中期戏剧陷入危机的时刻,滑稽戏却花开不败、观众踊跃、佳作叠出、好评如潮,成为了当代戏剧发展中的重要现象。滑稽戏作为一种独特的喜剧艺术样式在喜剧贫乏的中国当代戏剧史上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其起伏成败的经验教训也值得认真总结。
参考文献:
[1]欧阳予倩.谈文明戏[A].欧阳予倩戏剧论文集[C].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4.
[2]范哈哈.(三毛学生意)前记[A].滑稽戏选(一)[C].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