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佐玉
【摘 要】本文先简要的分析了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的现状,再通过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策略和英语阅读题读解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地方,对小学英语的阅读题教学进行了简要的探究。
【关键词】小学英语;阅读题教学;策略
小学阶段是夯实英语基础的一个重要时期,学生只有练就了良好的基本功,才能保证日后的英语学习。在小学英语考试上,英语阅读题所占的分数比重较大,学生也经常在英语阅读题上丢分,“做阅读题的效率不高”这个普遍存在于小学英语教学的现象,除了来自于学生自身的因素,和老师的教学也不无关系。
一、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的现状
即便对于英语的学习越来越呈现出低龄化的趋势,教师和家长也越来越重视在孩子低龄化阶段对孩子的英语教育,但依然不能改变小学英语教育在教材上的缺乏,尤其是针对英语阅读练习上的教材。除此以外,英语阅读是对英语综合能力的考验,其中涉及到大量的英语词汇和语法知识,由于小学生在基础知识的学习上尚有所欠缺,对词汇的记忆和语法的掌握并不牢固,这无疑加大了学生在英语阅读上困难。英语阅读并不等同于选择、填空题是对学生基础能力的巩固、考察,由于它具备着一定的知识扩展性,难度上有所深化,因此这增加了学生在英语学习上的畏难情绪。另一方面小学生的智力尚未得到完善的发展,受智力所限,当英语阅读中出现几个生僻的单词或者较为复杂的语法,就可能造成学生对阅读内容的曲解,甚至是完全不理解。除了学生本身的因素以外,教师的教学方法对于小学生在阅读题的读解效果上也产生了至关重要的影响,纵观现在的小学英语教学,大多是老师发挥着主导地位,在讲台上进行知识传授,弱化了学生在学习上的主动性。
二、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策略
(一)话题讨论策略
话题讨论策略具体来说,是将阅读题后需要思考的题目放在阅读前,让学生带着求解问题的心态读解英语阅读,其过程可以表示为阅读问题的提出——围绕问题进行阅读内容读解并展开讨论——公布答案并进行总结。比方说在小学英语六年级上册中有一篇有关介绍周末安排的阅读,先给学生简单的讲解里面涉及到的be going to的句型,由于课文中有多段运用了be going to语法的句型,学生在进行课文内容读解的过程中便能反复巩固be going to,用这个句型总结了周末的安排后就能自然而然引出下一個有关My weekend的话题。教师借助这个机会安排学生用简单的英语叙述自己在周末该做些什么,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再进行归纳整理。
(二)主动参与型策略
像这种策略就比较适用于小学的中高段年级,教师选择的语言阅读教材其难度应该适中,并且贴近日常生活。主动参与型策略要求教师站在引导者的角度将课堂上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但需要注意的是要在铺设了一定的学习情境的基础之上,方可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性的阅读学习。还是以六年级的英语教材为例,关于不同国家拥有的交通规则也有所不同的这篇课文,为了增强学生在阅读学习上的主动参与性,教师应该安排学生自行分组,以小组为单位自读并讨论课文里所涉及到的问题。比方说老师以课文的开始部分的“The traffic lights are the same in every country”向学生提出疑问:“The traffic rules of every country are same。 This is right or not?”然后学生便针对这个问题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探讨。
(三)联想开放型策略
运用联想开放型策略的阅读还可称之为弹性阅读,是以启发学生的多元智能为目的而开展的阅读教学工作,让学生在英语阅读的过程中和其他知识进行有机结合,最终收获比阅读材料本身更多的知识,这就要求学生不仅仅是学会阅读,更需要学生拥有学习的能力。
三、英语阅读题读解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地方
(一)阅读前
在让学生练习做阅读题之前,教师应该先导入重难点单词,先向学生提出疑问,让学生在疑问中展开阅读。例如小学六年级教材中有一篇涉及到“Water is how important for people”的文章,老师应该提前向学生提出疑问“What could we do with water at home?”当学生根据老师提出的疑问在文中找到了答案,学习英语的自信心必定会得到相应的提升,长此以往学生对于英语的畏难情绪也会相应的减少。除此以外,在阅读前导出问题,阅读过程因此就具备着一定的目的性质,从心理层面上来说这样就更能提升学生进行文章读解的专注度。
(二)阅读中
学生在课堂上对阅读题进行读解的过程中,应该要将质疑、任务、表演相结合,这里的质疑是指鼓励学生带着疑问进行阅读,任务是指掌握阅读中所涉及到的生僻单词、语法。读懂阅读文章是学生在阅读中需要侧重的一个方面,理清文章中的脉络也是需要重视的另一个方面。学英语重在脱口而出,需要不断的“说”提升英语能力,对英语阅读的脱口而出不仅能帮助学生强化英语口语能力,也对阅读题的读解起到了一定的辅助作用。因此这里提到的表演就是指,老师应该安排学生将阅读中英语文字通过演讲的方式脱口而出,或者根据里面的内容进行情景排练,这都保障了学生对于阅读题的掌握。
(三)阅读后
在英语阅读完成后,老师除了要对学生答解的问题展开讲解,检验学生的阅读读解情况。也可以安排学生根据文章中涉及到的语法、生僻词汇进行造句,俗话说的好“现炒现卖”,只有将学习到的东西及时性投入运用,才可能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以保证学生在下一次的阅读中,当文章出现了同样的语法和单词时不再感到陌生、棘手。
结束语
针对小学生英语阅读教学的现状,教学工作者应该合理制定出英语阅读教学策略,并保证将教学策略落实于英语阅读前、阅读中、阅读后这三个环节,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提升小学生的英语阅读水平。
【参考文献】
[1]沈芳.浅谈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策略——基于不同年级的差异分析[J].英语广场(学术研究),2014(10):156-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