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山一个有9种雉的保护区

2017-05-25 11:13薛亚东宿秀江
森林与人类 2017年3期
关键词:白云山长尾体长

薛亚东+宿秀江

酉水,湘江四水之一沅水的一级支流,发源于中国17个生物多样性关键地区之一的武陵山区中部,沿途流经湖北省宣恩县、来凤县,重庆市秀山县,湖南省龙山县、保靖县、永顺县,在湖南省沅陵县汇入沅水。在酉水中游的石灰岩地貌中有一片难得的绿洲,这就是湖南白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一个保护了多种珍稀雉类的森林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

白云山保护区典型的森林生态系统和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为野生动物特别是雉类提供了理想的繁衍生息之地。保护区分布有9种雉类,占湖南省雉类总数(13种)的69.23%,占武陵山雉类总数的100%,分别是白颈长尾雉、白冠长尾雉、红腹锦鸡、黄腹角雉、红腹角雉、勺鸡、灰胸竹鸡、雉鸡和鹌鹑。其中,白颈长尾雉、白冠长尾雉、红腹锦鸡、黄腹角雉、灰胸竹鸡属于中国特有雉类,占中国特有雉类种数(20种)的1/4。

雉类乐园中的“社会分工”

白颈长尾雉作为白云山这一雉类乐园的重要成员,其雄性华丽的装扮、沉稳的步态,无不彰显“大哥”风范。它高大魁梧,长80厘米左右,红脸蛋,戴白围巾,穿红马褂、花白衣裳,时刻带着棕色和银灰色相间的长令箭,俨然一副常胜将军的姿态。

白颈长尾雉的栖息地主要分布在海拔600-1300米的砂地、林下地表凋落物层较厚、食物资源相对丰富及山沟水源较好的山谷阔叶林及针阔混交林中。栖息地内环境适宜,食物丰富,干扰少,它们自由自在地生存繁衍,家族越来越大,数量也达到300-500只。

乐园里的“帅哥”——红腹锦鸡,身材苗条,体重500克左右,头顶及背部有耀眼的金色丝状风衣。一看这身披的绯红上衣,就知道它们是雉类中的“花花公子”。人类是女大十八变,雉类却是男大十八变,独自占领一条山岭高声歌唱,看见异性就手舞足蹈,以引起异性注意。雄性红腹锦鸡自以为长得帅,配对后就无所事事,三个一群、五个一伙,四处晃荡。它们贪玩,起得早,早晨大约4点就吹起床口哨,好似做了一丁点儿事就得到了“金鸡报晓”之美称。

勺鸡是乐园里的“冒险者”。因其喜欢在悬崖峭壁上活动,在当地被称作“岩鸡”。勺鸡长得很有个性,头戴灰冠,脖子围金属绿色围巾,背披黄色衣服,胸挂栗色招牌,还戴飘逸型耳束。白云山保护区内悬崖峭壁多,是登山者的乐园,初步估计保护区内有500-700只这样的冒险者。

灰胸竹鸡是乐园里的“劳动者”。它们个头不高,体长约30厘米,体重200-250克,当地有“斑鸠斑四两,竹鸡竹半斤”的俗语。灰胸竹鸡黑嘴、褐额、灰眉,穿着朴实,头戴橄榄褐色间杂白色的帽子,脖子围着前棕后褐的圍巾,身穿棕黄色、黑褐色、栗色线间杂的土花衣,光着土黄色的脚。灰胸竹鸡勤劳好动,从早到晚从不休息,从高山到平地、从山脊到山谷都遍布它们的足迹,这儿刨刨,那儿啄啄,好像总是有干不完的活。

灰胸竹鸡也是乐园里的“气象员”。它们个子小却声音大,“天作怪、天作怪”响声连连。当地人总结:下午3点以后,竹鸡叫个不停,如果从上坡往下坡叫,则第二天天晴;反之,第二天下雨。

在雉类的世界里,繁育后代主要是雌性的工作,产卵、孵化、哺育一直到孩子能自食其力,这些一直由伟大的母亲完成。

不同雉类

对生境资源的选择差异

雉类是古老的鸟类类群,在长期演化过程中,该类群所具有的一些生物学特性,如体形大、地栖、飞翔能力差、不迁徙、繁殖率低等,限制了种群的发展。雉类的这些特性,又让其生存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可作为反映当地森林类型、质量和保护状况的有效指标。

湖南白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峰峦叠嶂、群山起伏、切割强烈、地势多变、沟谷交错、高低悬殊,形成了不同的植被类型,主要植被类型可划分为3个植被型组、10个植被型、12个植被亚型、59个植物群系组、83个植物群系。白云山保护区的整个区域植被垂直带谱可划分为两个基本带谱:海拔1000米以下为常绿阔叶林带;海拔1000-1300米为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带。区内分布着大面积的次生阔叶林,结构完整、成分复杂、功能齐全,对研究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具有重要意义,并为白云山各种珍稀雉类的觅食和繁育提供了赖以生存的食物资源和栖息地。

食物和隐蔽条件是影响雉类栖息地利用的基本因素,白云山不同的雉类会选择不同的植被群落和微生境作为最适宜自己的栖息地。

从对植被群落的选择来看,白颈长尾雉选择的群落植物包含其觅食的山胡椒、山橿、野鸭椿、猕猴桃、五味子和蕨类植物,白冠长尾雉选择的群落植物包括其觅食的紫菀和蕨类,红腹角雉选择的群落包括其觅食的悬钩子和蕨类,勺鸡所选择群落中包括其觅食的鳞毛蕨。白颈长尾雉和红腹锦鸡对植被群落的选择存在一定重叠,但红腹锦鸡主要以胡颓子、悬钩子、蔷薇为食物资源——可见,资源利用上的分化是这两种雉类能在相同群落共存的原因之一。

白云山不同雉类对微生境的选择也存在差异,可能与其个体的大小相关——体形小的物种偏好灌木生境,体形大的物种偏好开阔的生境。

红腹角雉、黄腹角雉、勺鸡等3种雉类的体长较短,雄鸟体长约50-70厘米,更适应常绿阔叶林或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带的灌木生境。白颈长尾雉、红腹锦鸡这两种雉类的体长较长,雄鸟体长约70-145厘米,更适应乔木生境。

白冠长尾雉的体长最长,雄鸟体长141-210厘米,雌鸟体长56-75厘米,因此其对生境的选择与其他雉类存在较大的差异。

植被群落类型和结构特征共同决定了白云山不同雉类对生境的选择,以及生境的分离和同域的共存。

猜你喜欢
白云山长尾体长
脖子占体长一半的巨龙——新疆巨龙
外泌体长链非编码RNA在膀胱癌中的研究进展
白云山
长尾直销产品图鉴
长尾豹马修
追踪长尾豹马修
广州·白云山
广州白云山风景区森林自然度评价
石门县白云山高香红茶的开发
海州湾及邻近海域大泷六线鱼的生长、死亡和最适开捕体长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