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华磊
王翌是英语教育行业的异类。
在大多数英语教育机构将“真人1对1”“小班课”“外教教学”等词组当做自己卖点的时候,王翌治下的“英语流利说”(以下简称“流利说”)却反其道而行,强调自己是“人工智能老师,并且一对多教学”。
AI老师(人工智能老师)不是真人老师,这背后实际是王翌和他的伙伴们依托自适应学习引擎开发出来的一个人工智能系统,该系统不仅可以通过自有的语音识别和评测技术来辨识用户的英文水平,还能根据用户的水平智能推送定制化课程,实现个性化英语教学,提供的是“真正的一对一”、千人千面式学习体验。
在2012年年底流利说初创时,团队要做的,只是一个利用语音识别技术进行英语口语打分的工具。用户在流利说App上跟读英文语句并录入后,系统会为其读音打分,如果全句发音准确则该句标绿,一旦有某些单词读音不准则标红。
该系统以游戏、电影配音、经典台词等形式与用户互动,将英语口语搬入生活场景,并鼓励用户分享,游戏化的形式一下子吸引了用户的喜爱。因此为了达到“全绿”的配音效果,部分用户会反复朗读录入语句。最疯狂的一位用户在24小时内,录播超过14小时。
这个英文学习版的唱吧引起了苹果的关注。2013年2月14日,流利说刚刚正式发布,就在中国大陆、香港、台湾和日本等地获得了苹果应用商店的首页新品推荐。2013年12月,上线不到一年,流利说就被App Store评为“2013年度精选”应用,并且在2014年被预装在中国所有苹果体验店的 iPhone 展示机中。
2016年6月,流利说以99元/月的价格推出了人工智能英语老师课程“懂你英语”,现在其付费用户已超过30万,收入以每月30%的速度增长。截至2017年4月,流利说注册用户已超过4200万,80后和90后比例超过70%。
2015年6月,流利说获得来自挚信资本、纪源资本、IDG资本、赫斯特等共同投出的B轮融资数千万美元,此时公司估值已达数亿美元。
何不用手机练口语?
生于1980年的王翌,有着一份漂亮的履历。他是1999年杭州理科高考状元,2005年硕士毕业于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后赴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攻读计算机博士学位,2009年博士毕业后进入谷歌工作,担任产品经理,负责谷歌分析(Google Analytics)等多个关键功能,当时年薪已达十几万美元,并在硅谷购置了房产。他的早期经历就像是“别人家孩子”的故事。
但王翌在谷歌工作的第二年,就对这种生活有了莫名的焦虑。
“我原以为会在谷歌这样的公司工作四五年,但大公司按部就班的职业道路让我不适。”像很多在大公司工作的员工一样,王翌说,他在年长同事的身上看到了10年后的自己。
2011年,王翌回国,加盟易传媒,司职产品总监,负责效果广告平台的研发和商业化。
一年后的2012年9月,王翌拉着他的清华大学同学,同时也是谷歌老同事的林晖和另一位海归胡哲人,在杭州恩济花苑,也就是马云创立阿里巴巴的湖畔花园对面的居民楼里正式开始创业。
据王翌回忆,当时团队租了个两层的小楼,面积有近150平方米,月租3500块,楼上3个卧室用于休息,楼下客厅用来办公。
在选择创业方向时,他们设定了三个标准:行业体量大、有成熟商业模式和可以通过技术提高运行效率。筛选下来,他们发现,教育最符合这个要求——体制外的教育市场已经很成熟,人们形成了付费习惯,但该行业并未被互联网改造,并未数字化。
在王翌的语境里,数字和模拟是相对的两个概念。
今天的教育,大部分还遵循着老师教学生学、按照布置的功课完成作业的模拟式发展的套路。但这种模式很难留下数字化的记录,比如老师很难确认学生在做填写某个单词练习时思考了几分钟,或某个学生在朗读到第几遍时学会了标准发音等。而这些数据,加以利用都可能會成为数字化教育的原材料。
“现在教育中的很多学习数据被浪费了,老师讲了30年课,但没有留下任何数字化信息,在时间的长河中永远消失掉了。”王翌说,从这个角度看,老师还是一个手工业者,他们凭借自己的经验技术来塑造学生,而他想做的是将这种经验技术数字化,就像用数控车床替代钳工师傅那样。
2013年2月14日,也就是情人节当天,英语流利说App正式上线。不过,最初的流利说并没有显示出“超级老师”的特征,相反,它只是一个给口语打分的应用,就像唱吧为歌曲打分一样。当时的流利说为英语口语打分,大部分用户以此为娱乐消遣而不是学习平台。
“唱吧的火爆给了我们很大启发。既然大家能够用手机去唱歌,那是不是也能用手机练口语?”实际上,在流利说出现前,市场上还没有专门的口语打分应用,因为在英语培训行业,离钱最近的是应试英语而非口语。
这或许给王翌留出了难得的窗口期。到2014年6月,流利说的注册用户已超过1000万。
不仅要连接,还要数字化
客观地看,即便有1000万用户,2014年的流利说还和唱吧类似,只是一个互联网公司,而非教育公司。
当时团队中大多是工程师,线下员工不到30人。用以打分的口语内容全部来自外国朋友们的帮忙——王翌邀请他们代为撰写英文对话。
流利说推送的第一段内容是关于旅游的场景对话,王翌找美国朋友写出内容,再到浙江大学付费找留学生录制语音。那时他们还没有能力找到专业的录音棚来收录语音,只能在公司办公室录音。“录的时候经常遇到街上电动车警报或者汽车鸣笛,只能重录。”
随后,王翌将内容贡献者拓展到了外教群体。有一段时间,王翌在杭州和苏州间穿梭,找苏州大学外国语学院的外教帮忙录音。
录音的内容也在逐步增多,从最初的日常对话,拓展到了出国旅游、商务谈判等场景。最初每天推一段对话,每段不超过12句,以方便用户复述打分。而现在,他们免费提供的英语内容涵盖了几十个大场景,每个场景中分列了数千个对话段落。
口语打分这一方式吸引了不少用户关注,但大家只将其作为口语测试工具,而非系统化学习平台。“很多用户留言称,你们产品不错,很好玩,不过我们又去买了华尔街英语的课程。”王翌说,在这个时候,他们开始正式考虑如何变现了。
实际上,2014年也正是国内互联网教育发展最为火爆的时段,以vipabc、51talk为代表的一大批在线教育机构正迅速扩张。前者在2014年签下了姚明作为代言人,并获得B轮1亿美元的融资;而后者则拿到了真格基金创始人徐小平的天使投资,并获得了DCM、顺为资本、红杉资本等数家知名投资机构的追捧。
上述两家公司都以“在线真人1对1”英语学习作为特色,并广泛招徕外教教学。例如,51talk招募了大量菲律宾外教——与欧美外教相比,菲律宾外教更经济,因此他们的学费也更便宜,课时费用在15元左右,所以51talk又被称为“在线教育界的小米”。而vipabc选择的是高端路线,不但用英、美、加、澳等国外教,还同时开通了全天24小时在线授课,课时费为100元。
这种收费标准和线下的英孚、华尔街等教育机构动辄每年数万元的学费相比可谓亲民,而将网络作为传播渠道,外教可以实现远距离授课,降低了通勤成本和时间成本。2016年6月,51Talk成功登陆纽交所,成为国内第一家赴美上市的在线教育企业。
选择在这个时间杀入在线教育市场,流利说看起来并不讨巧。但王翌认为,真人在线教育只利用了互联网最基础的连接属性,是将外教和学生通过网络视频连接,而没有实现教育产业数字化,而这正是他追求的方向。
问题是,作为教育行业的门外汉,在数字化之前,王翌需要为他的流利说找到更合适的教学内容。
“之前的场景对话不是教程,而是典型的营销。”王翌将对话比喻成甜点,而在品尝完甜点后,他需要为用户准备主菜。
自编教程,大有斩获
在引入教学内容的时候,团队内部产生了争议——是否需要组建教研团队。“我们都是技术出身,没有教学经验。”王翌说,他们最初不打算自建教研团队,而打算和教材出版社合作,将既有的英语教材引入流利说。
之后他和牛津大学、剑桥大学等著名英语教材版权所有者做过沟通,甚至一度要签订协议。“和大出版社合作,打双品牌战略,在商业收益上可能会有一个基本保证。”
这一计划最终被否掉了。因为王翌发现,这些教材都是按照传统教学场景来编写的,而这根本不适合在沙发或床上躺着学英语的流利说用户。他们需要寻找一个适合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教学内容。之后,王翌和戴耐德创始人兰斯·诺茨达成了合作。后者提出过一个名为RHR(Recursive Hierarchical Recognition递归层次识别)的脑神经科学的学习理论,王翌认为该理论最适合与技术产品相结合。在此理论基础上,流利说在2014年年底组建了教研团队,自行编写教研课程。
“这是流利说创业以来做过的风险最大的决定。因为我们知道,很可能编写出来的教材并不先进,也不能成为所谓‘为移动学习量身定做的教材。”王翌坦陈。
即便如此,对于当时的流利说团队来讲,他们似乎没有退路,因为全世界还没有一个针对移动学习方式编撰的教材,他们既然不愿意选择和既有的教材版权方合作,那就只能自己动手。
这套教材直到2016年7月方才正式上线,也就是今天流利说App内的定制化学习付费课程。AI老师课程采用插图配语音的形式讲解内容,用户只有在某个unit(单元)取得两星以上成绩后才能解锁后续课程。而该教材和传统教材最大的区别在于,只有語音播放而不提供英文文本。也就是说,他需要用户反复听取录播语音来理解词句含义,而不能通过阅读文本段落来理解。按照RHR理论,这种方式会更快速地帮助用户记忆语言。
同时该教材结合流利说的算法引擎,可为不同用户提供个性化的教学内容。“我们卖的不是千人一面的书,而是千人千面的教学体验,用户的每一次错误选择、每一个重复播放都会被记录成后台数据,随后会被算法采纳,成为下一次内容推送的依据。”王翌说,没有哪个老师可以记录数十万用户的学习弱点,但是AI可以。
为了检测AI老师的学习效果,王翌让团队在全国范围内找了400个用户做测试。在接下来两个月的时间里,这400人只学习AI老师的课程。测试结果显示,超过60%的内测用户再次参加托业桥考试的成绩与两个月前的考试成绩相比,提高了一个欧标(Common European Framework of Reference for Languages ,世界公认的语言分级标准),并且这些用户的平均学习时长为36.5小时,而欧标每提升一个级别的建议是至少100小时。
实际上,从口语打分时代开始,王翌就已在为AI老师做准备——每个用户录入的口语语音都进入了数据库。今天流利说拥有全球最大的中国人说英语的数据库,并且每天有数百万的用户在贡献新的录音内容和学习轨迹。在王翌看来,这就是流利说的护城河。
“哪个企业能够以更快的速度、更低的价格积累到更多的数据,毫无疑问,他们所生产的那个人工智能老师就会更聪明、更智能。”王翌直言。
现在,流利说已累积用户练习录音4.2亿分钟,共 50.3亿条句子。这个庞大的数字正是他们“懂你”的真正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