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街头音乐表演的审美取向调查研究
——以广州二沙岛为例

2017-05-25 00:37:23谢雨辰刘瑾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7年3期
关键词:沙岛粤语流行音乐

谢雨辰 刘瑾

(广州大学音乐舞蹈学院,广东广州510000)

城市街头音乐表演的审美取向调查研究
——以广州二沙岛为例

谢雨辰 刘瑾

(广州大学音乐舞蹈学院,广东广州510000)

二沙岛位于广州市越秀区,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街头艺人选择在二沙岛上进行表演,形成了一道独特的人文景观。通过对二沙岛街头音乐表演之审美取向的调查研究,可以看到其特征所在:首——受到全球文化的影响,流行音乐在二沙岛街头尤为受到重视。其次,由于粤语地区环境的影响,广州街头音乐审美取向对粤语歌曲有所侧重。

街头音乐;广州二沙岛;审美取向

二沙岛又称二沙头,因位于大沙头下游,成岛又晚于大沙头,故称“二沙”。由于其地理位置等因素的特殊性,不知从何时起二沙岛聚集了一批来自五湖四海,抱着音乐梦想的街头艺人,他们带着各自不同的目的来到二沙岛晴波路,组成了这个充满艺术文化气息的文化景观。

一 二沙岛街头音乐表演概况

近年来,广州街头逐渐出现了街头音乐这一文化现象,他们零散地分布在城市的各个角落。街头音乐最主要的特点是,“表演者和参与者各自的存在具有很大的流动性、随意性和非约定性,而且特别是表演者和参与者的关系同样也是流动的、随意的和非约定的。流动性、随意性和非约定性表现在各个方面,包括参与人群的数量、双向交流的方式、音乐内容和形式的选择,以及表演活动中商业行为的发生等”[1]。由于城市规划等因素,这些分散于城市各处的街头艺人慢慢聚集于广州二沙岛的街头,形成了一道独特的音乐文化景观。

(一)二沙岛街头音乐现象的形成

广州二沙岛是一个颇具代表性的城市文化地标,岛上没有耸立入天的高楼,没有繁复的灯光,没有城市中喧嚣地嘈杂,各种艺术雕塑分散于二沙岛各处,岛上艺术氛围浓重。二沙岛坐落在广州地标性建筑“小蛮腰”的脚下,珠江流水的环绕使它静静地伫立在广州城市的中央。星海音乐厅、广东美术馆等丰富城市居民艺术文化生活的场所也安居在二沙岛上,将一大批热爱艺术的城市居民吸引至此。生活在快节奏的城市中,许多市民都愿意在晚饭后到二沙岛沿着江边小道散步,享受生活中难得的闲暇时光。

这样悠闲的环境将一大批怀揣着音乐梦想的街头艺人吸引到此处。经过政府地规划和管理,晴波路成为了二沙岛街头音乐的主要聚集地。通过对二沙岛街头艺人地采访得知,在晴波路的街头有城管治理街头音乐聚集地的秩序和安全,为了不影响岛上居民的正常作息,街头音乐的演出时间有着明确的规定。通过政府地管理,岛上居民的生活作息和街头音乐地表演形成了和谐的状态,一个略有规模的街头音乐聚集地就这样孕育而生。

(二)二沙岛街头艺人概况

由于表演场地限制,二沙岛的街头音乐现象有着不确定性,演出时间和质量与天气、环境、收入等外在因素有着直接的关系。通过长期的田野调查得知,二沙岛晴波路的街头艺人同一时间最多有17组不同风格街头艺人同时演出,而演出的时间平均是从每天的19点开始至22:30结束。每年的4月至11月左右二沙岛街头音乐活动最为频繁,而影响街头音乐表演质量最主要的因素是天气因素,天气恶劣时不具备演出条件。二沙岛街头音乐表演以表演形式大致划分为:乞讨型、伴奏型、演出型三类。

1.乞讨型街头艺人。二沙岛乞讨型街头艺人主要以音乐为手段以乞讨为目的。此类街头艺人地表演往往质量不高,通常是一到两名成员组成,演出形式多为播放互联网下载的流行音乐伴奏演唱,在演出场地一般还展示有其乞讨的原因。通过对此类艺人的采访得知,他们大部分来自于产生过巨大变故的家庭,迫于生计原因出门乞讨,由于对音乐知识的匮乏以及条件限制等方面的原因,此类表演往往不能吸引住太多的观众。据笔者统计,同一时间停留在乞讨型艺人演出现场的观众最多为7人,演出时间为一至两个小时,一晚的演出收入为100-200不等。

2.伴奏型街头艺人。伴奏型街头艺人是二沙岛街头音乐的一大特色,主要是以满足观众娱乐的目的为主的商业活动。通常一到三名成员不等,伴奏配器通常有吉他、键盘、架子鼓等。伴奏艺人会提供一本歌曲目录供观众挑选歌曲为其伴奏。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下,许多现场观众跃跃欲试,等待演唱的观众经常需要排队,二沙岛的伴奏型街头艺人往往拥有一批忠实的观众或者参与者。通过采访得知,此类街头艺人往往习得一门乐器多年,其中不乏音乐专业的科班出身,同一时间停留在伴奏型艺人演出现场的观众最多为80人左右,演出时间为两个小时到两个半小时,一晚的演出收入600-1000元为不等。

3.演出型街头艺人。演出型街头艺人在二沙岛街头音乐表演中占了一半左右,其成员一般在两到四人间,演出乐器通常有吉他、键盘、架子鼓、西洋乐器等。此类街头艺人主要包括驻唱歌手、在校大学生、推广自己国家或民族乐器的艺人等。有许多在校大学生来到二沙岛进行艺术实践,还有不少有驻唱经验的街头艺人,他们有过丰富的舞台经验。据笔者统计,同一时间停留在演出型艺人演出现场的观众最多为60人左右,演出时间为两个小时左右,一晚的演出收入为300-500不等。

二 本土特色:街头音乐表演对粤语流行音乐的侧重

街头音乐作为城市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具有悠久历史和普遍性的音乐现象,作为粤语地区的街头音乐,其审美取向也带有浓郁的粤语文化特色。

(一)街头音乐表演及受众的地域特征

广州位于粤语地区,外来人口数量还不足以冲淡粤语环境。在笔者发放的103份调查问卷中有64人为广州本地人,由此可见广州本地人的审美取向直接影响到街头音乐的审美风格。“街头音乐表演活动,是人类文明史、文化史、音乐发展史、音乐商品史和音乐传播史中最值得我们珍惜、注意和研究的“活化石”资料。[2]广州的“活化石”也继承发扬了广州本土特色:粤语。但街头音乐中粤语地区的文化,却不包括例如粤乐、广府民歌等广东地区传统民间音乐文化,而仅仅限于粤语流行音乐。二沙岛街头艺人的音乐风格大多数为流行音乐,偶有少数民族器乐或西洋器乐表演。通过2015年11月至2016年9月的田野调查得知,二沙岛晴波路的街头艺人同一时间最多有17组不同风格街头艺人同时演出,这17组不同风格的街头音乐表演中,至多一个传统音乐表演。这高度的导向性不得不引人深思。

(二)以粤语流行歌曲表演为主的街头表演群体

为了深入地研究二沙岛街头音乐,笔者在2015年11月至2016年9月期间前后五次前往二沙岛晴波路表演街头音乐,为了对比的客观性,五次表演时间均为周六五次演出表演了不同的音乐风格(详见表1)。

由于受到粤语地区地影响,广州二沙岛的街头音乐表演中粤语歌曲的分量明显重于其他地区,因此演唱粤语歌曲带来的关注度和收入有明显的区别。例如在二沙岛乃至广州街头音乐圈很热门的街头艺人余坤程的音乐表演。二沙岛街头艺人余坤程是晴波路上的名人,他出生于广州韶关,由于受到粤语地区流行文化的影响,余坤程的演出大多以粤语歌曲为主。余坤程的乐队面前驻足欣赏的观众很多,他演出所使用的架子鼓是由四个可以敲击出不同声音的油漆桶组成。余坤程的一批忠实观众自发组织了一个微信群,互相通知演出时间,并且经常与余坤程聚会,以音乐会友。余坤程从来没有专业的学习过音乐,所有的乐器都是自学,他的“架子鼓桶”没有定音一说,仅仅是为了打出节奏。余坤程个人最喜欢的音乐风格是摇滚,最喜欢演唱的是香港摇滚乐队beyond的歌,他认为beyond的音乐非常的现实而又积极上进,有激励人心的作用。在广州这样一座喧哗的城市,摇滚音乐更能吸引路人的注意力,同时演唱粤语歌曲更能吸引广州的路人驻足欣赏。余坤程的音乐风格显著,他表示,绝对不会因为主流审美的改变而改变自己的音乐风格。余坤程的音乐审美为他带来了同样审美的观众群体,对于这些抱有音乐梦想的街头艺人们,已经踏上了向梦想前进的第一步。

(三)对粤语流行歌曲偏好的调查

广州二沙岛是广州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街头音乐的落脚吸引了更爱好音乐艺术的市民。为了保证调查报告的可信性,笔者前后五次前往二沙岛晴波路街头音乐表演现场发放调查问卷,调查对象主要为街头音乐欣赏者。通过对回收的103份调查问卷可以得知,二沙岛街头音乐的欣赏者年龄层次很宽,主要年龄层次为10-50岁,职业五花八门,对于音乐审美的风格也相去甚远(详见表2)。笔者对一位现场观众进行了采访,该采访对象名叫洛冠桦,是广州本地人,现就读于广东工业大学华立学院,是一名电子专业的学生。洛冠桦表示他每周都回到二沙岛欣赏并学习街头音乐,自己特别喜欢音乐,最喜欢粤语流行音乐,从小学习过钢琴,还专门去学习了通俗声乐唱法,并自己组建了乐队。

通过田野调查得知,二沙岛欣赏街头音乐观众的审美取向侧重于流行音乐,受粤语地区影响,广州街头音乐带有浓重的本土特色。这一人群的审美观念代表了城市中很大部分人群的音乐审美风格水平。这一部分人群的审美风格直接影响到城市文化风格的建设。

表1.二沙岛街头音乐演出情况表

三 流行音乐在街头音乐表演中的主导地位

广州的街头音乐活动非常频繁,在二沙岛已经形成一种独特的音乐现象。大众音乐审美取向对街头音乐的审美有着导向性作用。广州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城市,受到西方流行音乐的影响,早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各种风格、体裁的广州流行音乐迅速占领全国市场,广州成为了流行音乐的先锋地。广州的流行音乐指具有平民意识,凸现娱乐功能的适众文化。因而使得流行音乐成为了大众审美取向。自古以来,中国便有街头艺人表演,这些街头艺人们为传统民间音乐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例如杰出的民间艺术家阿炳,他创作的二胡曲《二泉映月》、琵琶曲《浪淘沙》等优秀的传统民间音乐流传至今。“但由于他们的音乐反映了下层劳动人民的疾苦生活,表现了对统治阶级的不满与反抗,不利于统治阶级的统治,因而往往遭到统治阶级的迫害和限制,更不用说被载入史册了。现在仅有少数的幸运者能为人所知。”[1]现代快节奏的都市生活,使人们更加重视音乐的娱乐功能,审美风格也偏向于更加轻松的流行音乐,因此,当下流行音乐风格主导着街头音乐的审美取向。

四 结语

通过对二沙岛街头音乐审美取向的研究可以知道,流行音乐占广州街头音乐的主导地位,受到粤语地区的影响,粤语流行音乐最为受欢迎。但同为粤文化中的民间传统音乐文化,却在时代的进程中慢慢消失在街头。传统与流行的发展在街头音乐中出现了不平衡的现象。

街头音乐作为一种具有独特个性和内涵丰富的社会现象,不仅是一种历史和文化传统的延续方式,更是城市音乐文化的微缩。“街头音乐表演是一种文化,更准确地说是一种大众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文化演进并日益多元化的一个组成部分。”[2]然而,遗憾的是,当下广泛受到专业音乐学界关注的文化是一种精英文化。街头音乐作为具有草根性、平民性特征的城市文化,使得这种音乐现象成为一个社会、一种文化在某一特定时期民众精神风貌的生动体现。二沙岛街头音乐现象只是广州街头音乐的一个缩影,却映射着广州城市文化建设的现状,这其中还有未解的问题,等待更多地关注和研究。

[1]曾遂今.街头音乐与现代城市文明[J].福建艺术,2002, (3):8-9.

[2]洛秦.街头音乐及其在文化商品市场中的意义[J].民族艺术,2002,(2):157-167.

[3]焦卿.街头音乐漫谈[J].中国音乐教育,2005,(8):43-46.

[4]杨明辉.吉庆街街头音乐活动调查报告[J].武汉音乐学院学报(增刊),2006:20-24.

(责任编校:何俊华)

G64

A

1673-2219(2017)03-0149-03

2017-12-15

谢雨辰(1992-),女,湖南衡阳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音乐教育。

猜你喜欢
沙岛粤语流行音乐
粤语学堂
都市人(2023年6期)2023-09-22 20:29:13
广府人
——粤语·女独·伴唱
岭南音乐(2022年6期)2022-02-04 13:50:24
流行音乐里的新国潮
粤语对话庄文强 如何平衡双雄故事
电影(2018年10期)2018-10-26 01:55:40
优雅古风与经典流行的全新演绎 童丽《粤语十大金曲Ⅱ》
创新精神对流行音乐的作用
北方音乐(2017年4期)2017-05-04 03:40:39
多棱镜中的流行音乐——两岸四地“流行音乐文化高层论坛”述略
人民音乐(2016年3期)2016-11-07 10:03:19
和流行音乐有个约会
世界最大沙岛比三个新加坡还大
海外星云(2015年18期)2015-03-23 08:11:47
罗斗沙岛动态变化的遥感监测
海洋学研究(2013年2期)2013-05-22 09:08: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