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静
(阜阳职业技术学院基础教学部,安徽阜阳236031)
青年教师英语学术阅读策略使用调查研究
——以高职院校为例
张静
(阜阳职业技术学院基础教学部,安徽阜阳236031)
该研究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的研究方法,对高职院校青年教师的英语学术阅读策略进行调查研究。调查结果表明:1.总体上看,使用最频繁的是元认知策略,其次是认知策略,最不常用的是社交∕情感策略;2.在元认知策略方面,使用最频繁的是反思,使用最低的是计划;3.在认知策略方面,使用最频繁的是筛选阅读材料,使用最低的是文献管理;4.在社交∕情感策略中,自我提问使用最高,自我鼓励使用最低;5.男、女青年教师学术阅读策略的总体使用上存在显著性差异(0.05>P=0.024>0.01),元认知策略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P=0.000<0.01),认知策略不存在差异(P=0.218>0.05),社交∕情感策略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P=0.000<0.01)。调查结果对教师专业发展、科研能力提升及教师培训提供一点启示。
学术阅读策略;高职院校;青年教师;调查
学术界对学术阅读展开研究已有30多年时间。学者Grabe和Stoller(2002)将“学术阅读”定义为“阅读多种材料、一篇冗长复杂的论文或各种表格之后,对信息进行整合从而形成自己观点的过程”[1]。我国学者对学习策略的研究已有30余年。学者齐聪于2014年以《我国学习策略研究十年述评(2003-2012)》一文较为全面调查研究了近十年我国学习策略的研究近况[2].结果显示,我国学者对学习策略的研究已经取得丰硕成果。同时也有一些不足,如:策略内涵及分类有分歧,理论研究仍需要加强;学习策略研究深度不够,重复研究现象严重;研究方法相对单一,混合研究成果不多;静态研究偏多,动态及纵向研究偏少等等。
本研究主要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法,对高职院校青年教师英语学术阅读策略的使用情况进行调查研究,以期调查结果对高职英语教师的专业发展、科研能力提升及教师培训提供一点启示。
(一)受试
研究对象为来自高职院校110名教授英语的青年教师,其中男教师44人,女教师66人,年龄在25-40周岁之间。
(二)研究问题
1.高职院校青年教师英语学术阅读策略使用情况总体如何?
2.青年教师英语学术阅读元认知策略、认知策略及情感∕社交策略使用情况如何?
3.青年男女教师英语学术阅读中,对元认知策略、认知策略及情感∕社交策略使用是否存在差异?
(三)研究工具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两种方式。测量工具有两种:《个人基本情况问卷表》与《学术阅读策略问卷调查表》。其中《学术阅读策略问卷调查表》来源于胡萍萍(2014)对调查高校英语教师学术阅读策略使用的量表[3]。该量表包含三大类策略: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和社交/情感策略,具体28种描述项,其中,1-6项属于认知策略;7-23项属于元认知策略;24-28项属于社交/情感策略。每描述项后有五个选项,1=完全或几乎完全不符合我的情况;2=通常不符合我的情况;3=有时符合我的情况;4=通常符合我的情况;5=完全或几乎符合我的情况[4]。本研究中共发放110份电子问卷,回收的有效问卷是105份。
问卷调查结束后,随机对其中的10名教师进行访谈,请他们就问卷作答的情况进行解释说明。访谈结束后,对访谈结果进行整理分析。
(一)学术阅读策略使用总体情况
通过对问卷调查中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青年教师英语学术阅读策略使用的描述性统计结果如下:
表1.学术阅读策略总体使用的描述统计量
统计数据显,高职院校青年教师学术阅读策略总体使用水平为91.2。其中,元认知策略使用水平为4.13,(5.0>Mean=4.13>3.5),属于高频率使用策略;认知策略使用水平为3.18,(3.4>Mean=3.18>2.5),属于中频率使用策略;社交情感策略使用水平为2.38,(2.4>Mean=2.38>1.0),属于低频率使用策略。三者策略使用水平相比较,元认知策略>认知策略>社交∕情感策略。
(二)元认知策略、认知策略及情感/社交策略使用的描述性统计
对问卷调查中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青年教师英语学术阅读中三种策略使用的描述性统计结果如下:
表2.学术阅读元认知策略使用的描述统计量
表2显示,在元认知策略的6个具体描述项中,反思使用水平为3.85,属于高频率使用范围;评价、设定目标、注意、监控分别为3.10、3.05、2.90、2.76,属于中频率使用;而计划使用水平为2.26,属于低频率使用。6个描述项使用频率相比较,描述项反思使用最高,计划使用最低。
表3.学术阅读认知策略使用的描述统计量
从表3可以看出,在认知策略的17个具体描述项中,属于高频率使用范围的有4项:筛选阅读材料4、归类、联想、筛选阅读材料5,使用水平分别为3.90、3.86、3.71和3.67;属于中频率使用范围的有12项:筛选阅读材料2(Mean=3.38),全局阅读(Mean=3.38),反复阅读(Mean=3.33),寻读(Mean=3.33),预测(Mean=3.33),突出(Mean=3.29),使用资源(Mean=3.24),筛选阅读材料1(Mean=3.14),记笔记(Mean=2.76),略读(Mean=2.76),筛选阅读材料3(Mean=2.67),归纳总结(Mean=2.57);属于低频率使用范围的有文献管理(Mean=2.05)。17个描述项使用频率相比较,使用最频繁的是筛选阅读材料4,使用最低的是文献管理。
表4.学术阅读社交/情感策略使用的描述统计量
表4的描述性统计表明,在社交∕情感策略的5个具体描述项中,自我提问、讨论与分享使用水平为2.90、2.52,属于中频率使用;记录感想、降低疲惫感、自我鼓励分别为2.43、2.14、2.09,属于低频率使用。5个描述项使用频率相比较,自我提问使用最高,自我鼓励使用最低。
(三)性别维度上元认知策略、认知策略及情感/社交策略使用差异比较
从性别维度上,对高职院校青年教师在元认知策略、认知策略及情感/社交策略使用的差异比较,结果如下:
表5.男女青年教师学术阅读策略独立样本T检验
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男女青年教师学术阅读中,从总体上比较,男女青年教师学术阅读策略呈现显著性差异(P=0.024)。女教师阅读策略使用水平93.34,男教师阅读策略使用水平88.54,女教师总体策略使用水平明显高于男教师。元认知策略使用方面,P值为0.000,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女教师明显高于男教师;认知策略使用不存在差异(P=0.218);社交∕情感策略使用方面,P值为0.000,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女教师高于男教师。
(一)对青年教师学术阅读中阅读策略使用总体情况的讨论
研究表明,高职院校青年教师的学术阅读中,使用最频繁的是元认知策略,其次是认知策略,最不常使用的是社交情感策略。说明高职院校青年教师在英语学术阅读中:(1)善于设立明确的学术阅读目标,制定阅读计划,合理安排时间,善于选择时间和地点进行有效阅读,能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教学经验对文献和观点进行评价,根据所读文献对自己的教学和科研进行反思。(2)不善于对阅读材料进行归类,没有养成记笔记或批注习惯,不善于对所读文献进行文献管理,不善于查阅相关工具书及探索网络资源。(3)缺乏合作意识。在访谈中,教师也谈到“虽然能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但是不善于进行文献管理,很少与同事讨论阅读体会,一般都是自己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阅读资料”。
(二)对青年教师学术阅读中,元认知策略、认知策略及情感/社交策略使用情况的讨论
1.元认知策略使用方面。对元认知策略的具体使用情况调查表明:反思使用水平最高,评价、设定目标、注意、监控属于中频率使用;而计划使用水平最低。说明在学术阅读过程中,教师善于根据所读文献对自己的教学或科研进行反思。基本能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教学经验对观点或文献进行评价;给自己设立一个明确的英语学术阅读目标;尽力排除干扰因素,集中注意力,专心阅读文献;选择合适的时间、地点进行阅读,以提高阅读效率。而在为自己制定学术阅读计划,合理安排时间方面的能力相对比较缺乏。
2.认知策略及情感策略使用方面。对认知策略的具体使用情况调查表明:在17个具体描述项中,(1)属于高频率使用范围的筛选阅读材料4、归类、联想、筛选阅读材料5;(2)属于中频率使用范围的有筛选阅读材料2,全局阅读,反复阅读,寻读,预测,突出,使用资源,筛选阅读材料1,记笔记,略读,筛选阅读材料三,归纳总结;(3)属于低频率使用范围的有文献管理。
表明高职院校英语教师在学术阅读中善于根据摘要、关键词、目录以及序言等筛选阅读材料,进行选择性阅读,善于对学术文献进行分类搜索,对阅读材料进行分类;能根据所读文献联想自己以前的教学、科研及阅读经历。在学术阅读中,基本上采取从整体上把握文章内容,而不是试图理解每句句子块,根据论文标题、关键词和章节目录等预测所读文献的主要内容的能力一般,突出重要信息的方式一般不怎么使用,遇到不懂的术语或概念时,查阅相关工具书、图书或探索网络资源的能力一般;不怎么做阅读笔记或批注。青年教师使用软件对所读文献进行管理的能力却很缺乏。
3.情感∕社交策略使用方面。在情感/社交策略具体使用方面,结果显示:自我提问、讨论与分享属于中频率使用范围。记录感想、降低疲惫感和自我鼓励属于低频率使用。表明,青年教师在英语学术阅读中,对作者的相关观点、论述及研究方法等基本能进行自我提问;偶尔与同事或朋友等讨论阅读的体会,而减少阅读疲倦方面和自我犒赏鼓励方面采取方式较少。这些与访谈的结果也是一致的。
(三)对男女教师阅读中,元认知策略、认知策略及情感社交策略使用差异讨论
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男女青年教师学术阅读中,元认知策略的选择使用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女教师高于男教师;认知策略的选择使用不存在差异;社交/情感策略的选择使用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女教师高于男教师。从总体上比较,男女青年教师阅读策略使用存在显著性差异,女教师学术阅读中的策略总体使用频率明显高于男教师。表明女教师比男教师更具有自我规划、自我监控管理的能力,阅读的方法和技术方面没有明显区别,女教师比男教师更容易进行合作和交流。
较高的学术阅读策略使用能力可以有助于提升教师的自身专业成长,提升其科研能力,作为教师本身,一方面应该自我训练,提升有效运用阅读策略的能力,扩大巩固自身的专业素养[5]。另一方面,学校应该为教师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指导,提供丰富的学术阅读资源及培训机会,提升教师高效学术阅读的能力;激励教师对学术阅读保持积极的态度和强烈的阅读动机。
[1]Grabe W&Stoller F L.Teaching and Researching Reading[M].Harlow:Longman,2002.
[2]齐聪,陈旭远,于超.我国学习策略研究十年述评(2003-2012)[J].鸡西大学学报,2014,(6):1-3.
[3]胡萍萍,陈坚林.高校英语教师学术阅读的质性调查研究:阅读观念、策略与困难[J].外语界,2014,(1):71-78.
[4]胡萍萍.青年教师学术阅读状况的调查研究——以浙江师范大学为例[J].大学英语,2014,(1):150-152.
[5]梁宁.论学术阅读的互动阅读策略教学[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5,(2):93-96.
(责任编校:宫彦军)
G644
A
1673-2219(2017)03-0145-04
2016-03-18
安徽省高校省级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项目编号SK2015B005);安徽省质量工程教学与研究一般项目(项目编号2015jyxm490);安徽省高校优秀青年人才支持计划一般项目(项目编号gxyq2017231)。
张静(1979-),女,安徽涡阳人,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英语课程与教学、应用语言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