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铁民
在闽南地区,有一首传统方言歌谣:
君你在番邦,害阮(自己)看无人,日夜守空房,相思病很重。
劝你姊妹千万不可嫁给南洋尪(wang ,丈夫)。
这是旧时福建广大侨妇心灵的写照。讲起过去福建侨区姑娘出嫁华侨,真是一宗难言的哀怨史。过去,福建广大农村土地贫瘠。穷苦人受尽贪官污吏压迫、地主剥削,衣食无着,生活贫困,难找生计,加上逃兵役,千方百计逃出虎口,离乡背井,漂洋过海去南洋各地谋生,他们混过几年,年纪渐大,締结的婚姻就出现许多特殊的婚配习俗。
已婚男人抛下妻儿,只身外出,寻找活路,他们中有的固守本分,不被海外花花世界所感染,始终如一地不忘结发妻子,每年或数年回家探亲一次,每次数天或几个月,与家人团聚。他们的妻室安分守己,当个贤妻侨属,在家当地户主,维护传统的家风,教养子女。要是已婚男人,出国后身边无人照料,便在海外娶妾,称“两头家”。当妾的,有华人的女子(又称侨生);有的是当地民族的女子,称之为“番婆”。这时,家乡的原配,一般理解丈夫娶妾的愿望,同情丈夫只身在外,自己无法侍候左右,又可避免丈夫在海外嫖娼染上恶疾,默认这种“两头家”的家庭框架。她们在家乡赡养老人,勤俭持家,当个“大娘”身份,只要丈夫不会忘记结发恩情,又能时而寄钱回来,三年五载回乡一趟,便相对满足了。至于海外的妾,称为“二婶”,一般跟丈夫传承中国的礼俗,笃信宗法观念。“二婶”极少到丈夫的家乡与“大娘”见面。一旦丈夫去世,“二婶”便继承海外的财产。有的能认同中国的家,不时从经济上接济“大娘”,并能与“大娘”建立姊妹感情。如果“大娘”亦去世,“二婶”便回到中国的丈夫家,承担起家主的职责,抚养所有的子女。当然,有的“二婶”一旦丈夫去世,便与中国的家不再联系,再经两代、三代的后裔,更淡化了“中国的祖先”的观念。有的已婚男人,妻子留在家乡,他本人不愿意或不便娶妾,为了事业上交际需要,在海外寻找一位女子,作为“名誉夫妻”。这种名誉夫妻不举行任何婚礼仪式,也不同居,只是在需要双方一齐露面时才出现,过后又像平常一样来往。这些女子,有的是男子公司的雇员,有的是为增加一点收入情愿充当这种角色。
未婚青年只身渡洋,抛下年老的父母,他们在海外经海外亲友介绍,娶海外同乡的女子为多。这样,语言相通,生活方式相同,乡土情谊较浓,利于结合,要是经济富裕者,更举行两次结婚仪式,即在海外举行婚礼,又双双回乡再度举行仪式,拜祖先,宴请乡亲,满足两地亲友的心愿。
海外侨胞的后裔寻找当地民族的女子结婚已屡见不鲜。他们保持中国的风俗,烧香拜祖先,拜“大伯公”(土地公)。有的“汉人娶本地土番妇者,必入其教,礼天主堂,用油水画十字于印堂。”(陈伦《东南洋记》)。当地民族的女子嫁给华人,一般是因目睹华人勤俭耐劳,为人诚实。有的是因她们没有固定职业,嫁给华人,侍候丈夫,生活有依靠,即便当妾也心甘情愿。要是娘家经济条件优越,本人又能做生意,愿招华人入赘女家。华人被当地民族入赘为婿,宋末周密《齐东野语》卷十八已有记载:“安南王陈者……本福州长乐邑人,姓名为谢升卿。”谢升卿在广西边界贸易市上,被越南的陈孝招赘为婿,改名为陈承。他是后来越南陈朝太宗皇帝的父亲,后被封为陈朝太祖。
许多华侨的青年,由家乡的亲属为他们物色对象,让他们回国结婚,再只身重返海外,留下新妇。要是家乡亲人物色好女子,海外青年又不能回乡举行婚礼,新娘便与小叔拜天地,无小叔则用公鸡代替,婚礼后设法让新妇出国找丈夫,有甚者是指腹为婚,或招童养妇等待来日办婚事称“待夫媳妇”。
华人青年中的文化人或商人,近年较多的是自己寻找对象,以两性互爱为原则。文化人中有交笔友,结良缘。他们在报刊“征友”栏里,选择与自己年龄相当、志趣相同的对象互相通信,增进友情;进而交换照片,相约会面而生爱情。有的青年的文章,引起对方的好感,通过报刊编辑寻找知友,达到以文会友,终于喜结良缘。
家乡的女子许配海外侨胞,心情复杂。闽南有句俗话:“白银买人心。”姑娘羡慕富裕,寄望结婚后自己是侨属,又争得出国机会。娘家又水涨船高,生活富裕,还希望海外的女婿能牵引亲人出洋。要是富户或名门的女子,不愿与农民攀亲。则望嫁给华侨,以利较优,俗谓“绅士结交番客”,但她们也担心将来丈夫在海外另有娶妾,扔下自己,守一生活寡。文章开头的歌谣便是广大侨妇心情的流露。因为丈夫在外,夫妻离别久,感情逐渐疏淡,加上汇款少,书信少,苦闷之心难以言传。要是丈夫在海外遇上不幸,书信断绝,妻子在家乡有坐守空房之虑。这些都是历史留下的遗恨。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