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大华
摘 要:随着国家治理环境和节能减排力度的不断加大,绿色建筑和建筑节能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特别是在建筑工程领域,建筑节能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这里主要简谈建筑外墙保温板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关键词:建筑工程 外墙保温 质量控制要点
一、建筑外墙保温施工现状分析
1、材料方面:目前市场上外墙保温材料种类很多,材料质量不一,建筑市场对其需求量巨大,实际所用的外墙保温材料阻燃等级很难达都到B1级以上,各地常发生在施工过程中外墙保温材料火灾事故,出现施工防火安全与阻燃保温材料选用、供求之间的矛盾。
2、施工工艺方面: 虽然外墙保温施工都有审批的专项施工方案(或作业指导书),但由于施工管理不到位,工序检验不能严格按照设计及交底要求执行,施工操作人员技术素质不一,重进度轻质量,经常出现施工质量通病,影响了建筑物的节能效果。
二、外墙保温现状处理对策
1、外墙保温材料的生产和销售要借鉴钢筋、水泥原材料质量管理一样进行质量双控,生产厂家不合格的产品不能销售,施工方要严格按照取样规定对保温材料复检,杜绝不合格的材料用于工程上;
2、正确处理施工防火安全与建筑成本之间的关系,所用的保温材料做到:安全、适用、经济、合理,要把外墙保温施工防火管理纳入现场安全过程管理内容。
3、在外墻保温大面积施工前,提前做好“样板墙”,确保各施工工序质量。
4、施工单位要组建专业的外墙保温施工队伍,施工操作人员象要求做建筑防水工程施工一样持证上岗。
三、外墙保温板施工要点(以无机材料保温板为例)
1、工艺流程:
基层清理(防水层施工)--弹控制线、吊垂直线、预排保温板--金属支撑托架安装--保温板胶粘剂粘贴--钻孔及安装第一遍锚栓--涂刷第一遍抹面胶浆(抗裂砂浆)--网格布压入抹面胶浆表面--第二遍锚栓固定--第二遍抹面胶浆--补洞及修理—养护
2、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2.1保温板基层处理应满足设计及施工方案的要求。
基层应坚实、平整、无灰尘、无污垢、无油渍、无残留灰块。
2.1.1、墙面清洗干净,无油渍、无浮尘;
2.1.2、墙面凸起物超10mm铲平 ;
2.1.3、砼墙、砖墙交接部位设钢丝网片;
2.1.4、基层平整度控制偏差±4mm;
验收方法及工具:目测、2米铝合金靠尺;
2.2、防水砂浆找平层
基层墙体上应设置一道防水砂浆,防止保温面层开裂后引起外墙面渗漏。
2.2.1、基层防水宜采用聚合物水泥防水砂浆,不适合选用防水涂料、卷材(起不到找平效果,还会产生隔离作用易脱落)等防水材料;
2.2.2、混凝土剪力墙部分可不设防水砂浆;
2.2.3、聚合物水泥防水砂浆:干粉类和乳液类
(1)、干粉型:现场施工时加入适量水,分二至三遍抹于基层,厚度一般为3~5mm。
(2)、乳液型:按水泥:砂:胶:水=1:1.5 ~ 2.5:0.1~0.5:适量水,厚度一般大于 8~25mm,分层抹压平整。由提供乳液厂家同时提供配合比。砂浆表面需二次压光。一天后保湿润养护5天,未硬化前不得浇水养护。
2.3弹控制线、吊垂直线、预排保温板、设置变形缝
2.3.1、在外墙面弹水平线、吊垂直控制线, 以控制保温板粘贴的垂直度、平整度;
2.3.2、应按建筑立面设计,现场实际绘制保温板排板图;
2.3.3 、弹出变形缝的位置线,并沿变形缝位置通长临时固定硬质木条或金属条。
2.4、经防腐处理的金属支撑托架应设置在钢筋混凝土框架梁位置,采用锚栓固定于基层上。托架规格尺寸应满足保温层厚度要求。
2.5保温板胶粘剂粘贴
胶粘剂和抹面胶浆等浆料类单组份材料的配制,应视季节不同在2h-4h内使用完毕。
2.5.1、粘贴保温板前,先设置翻包耐碱玻纤网布并满足下列要求:
2.5.1.1、应在门窗洞口、系统变形缝两侧、墙身变形缝、檐口和勒脚等边缘处的基层上预粘160g/m2普通型耐碱玻纤网布;
2.5.1.2、翻包耐碱玻纤网布宽度不应小于“100mm+保温板板厚度100mm”;
2.5.1.3、应先在翻包处基层表面抹宽度100mm,厚度约2mm 的胶粘剂,将翻包网布的一侧100mm 宽压入胶粘剂内,余下的另一侧甩出待保温板粘贴牢固后进行翻包。
2.5.2、保温板采用胶粘剂粘贴,并应满足下列要求:
2.5.2.1 、保温板非标准尺寸和局部不规则处可用切割机现场切割。墙面边角处使用的保温板材最小尺寸应大于200 mm;
2.5.2.2将胶粘剂采取条粘法涂抹在保温板粘贴面,胶粘剂经粘贴挤压后厚度约为3-5mm,保温板有效粘结面积应不小于80%;
2.5.2.3保温板粘贴时应轻揉、均匀挤压密实,并用2m靠尺及橡皮锤对板进行调整。板与板之间要挤紧,板间接缝处侧面挤出的胶粘剂应及时清理干净;
2.5.2.4保温板粘贴宜分段自下而上沿水平方向横向铺贴,上下两排保温板宜竖向错缝1/2板长,局部最小错缝不得小于200mm;
2.5.2.5在墙体转角处,保温板端部应垂直交错互锁,并保证转角顺直。
2.6、钻孔及安装锚栓
2.6.1、 锚栓安装的数量、位置及在基层上的有效锚固深度应符合本导则的规定。锚栓距膨胀珍珠岩保温板边缘不应小于60mm;
2.6.2、在胶粘剂终凝后先安装占总量约30﹪膨胀锚栓,待铺设耐碱玻纤网格布后再安装其余70﹪膨胀锚栓;endprint
2.6.3、锚栓在混凝土基层内的锚固深度不得小于25mm,在填充墙砌体内的锚固深度不应小于50mm;
2.6.4、锚栓应按梅花状进行布设;
2.6.5、混凝土墙体、加气混凝土砌块墙采用普通的敲击式锚栓,对空心砖、多孔砖墙应采用摩擦和机械锁定承载(即带回拧打结型)锚栓;
2.7、抹面胶浆(抗裂砂浆)施工
采用涂料饰面层时,抗裂防护层用单层160g耐碱玻璃纤维网布做增强层,抗裂防护层厚度为3~5mm; 当采用面砖做饰面层时,应采用热镀锌电焊网做增强层,抗裂防护层厚度为8~10mm;
保温板铺贴结束后,视气候条件2-3d后及时进行涂抹抹面胶浆施工。并应符合以下要求:
2.7.1、抹面胶浆应分层施工。涂料、装饰砂浆、幕墙饰面的抹面胶浆分两遍进行施工,每遍厚度约2mm~3mm,总厚度不小于5mm;加强型墙面设置双层耐碱玻纖网布时,抹面胶浆分三遍施工,每遍厚度约2mm~3mm。在抗裂砂浆可操作时间内,将耐碱网格布压入底层抗裂砂浆中。弯曲的一面朝里,沿水平方向绷直铺平,用抹刀边缘抹压铺展固定,然后由中间向上下、左右方向将面层抗裂砂浆抹平整,确保网格布粘结牢固、表面平整,砂浆涂抹均匀。
2.7.2、在涂抹首遍抹面胶浆后应趁湿压入耐碱玻纤网布,待胶浆干硬时再抹第二遍,完全覆盖耐碱玻纤网布;
2.7.3、抹面胶浆施工间歇宜留在分格缝、阴阳角、挑板等自然断开处。在连续面上施工时如需停顿,面层抹面胶浆不应完全覆盖已铺好的耐碱玻纤网布,需与耐碱玻纤网布、底层胶浆留成坡茬,留茬宽度不小于150mm;
2.7.4、抹面层施工时,应在窗台、窗楣、雨篷、压顶以及其它突出墙面构件的顶面做出排水坡度,底面做出滴水槽或滴水线;
2.7.5、在同一墙面上,不同饰面面层之间应留设系统变形缝或设置装饰线条,并做好防水处理;
2.7.6、如保温板粘贴后因雨淋等原因受潮,应待其干燥后方可进行抹面胶浆施工;
2.7.7、抹面层施工后应及时做好养护,严禁水冲、撞击和振动。
2.8、耐碱玻纤网布铺设应符合下列要求:
2.8.1、耐碱玻纤网布应铺设在抹面胶浆中间位置,且应平整、无褶皱、无外露;耐碱玻纤网布的剪裁应顺经纬向进行;
2.8.2、网布平面位置搭接宽度不应小于100mm;在墙体阴、阳角部位,每边耐碱玻纤网布应双向绕角相互搭接,各侧搭接宽度不小于200mm。
2.8.3、预先甩出的翻包耐碱玻纤网布沿膨胀珍珠岩保温板侧面翻转后压入抹面胶浆中,并与板面网布进行搭接。
2.8.4、在外门窗洞口四角应附加一道300mm×400mm耐碱玻纤网布,铺贴方向为45°;
2.8.5、涂料饰面建筑物首层外保温宜在阳角处双层网布之间设专用金属护角,护角高度一般为2m。
2.9、补洞及修理
2.9.1、当脚手架与墙体的连接拆除后应及时修补孔洞,对于墙体孔洞应使用细石混凝土分次进行填补,并用1∶3微膨胀水泥砂浆找平;
2.9.2、根据孔洞尺寸切割保温板,板背面满涂胶粘剂后嵌入孔洞位置;
2.9.3、修补区域耐碱玻纤网布与周边相邻墙面中的耐碱玻纤网布搭接应不小于100mm;
2.9.4、在保温板表面涂抹底层抹面胶浆,压入修补的耐碱玻纤网布,再涂抹面层抹面胶浆,厚度应与周边一致。
四、结束语
保温墙体不是孤立的体系,从构造上,它大体上是由主体结构墙体、界面层、保温层、保护层以及外装饰防水层等组成,形成一个多功能的复合墙体,其体系长期暴露于大气环境中,对耐久性有更高的要求。
本文就我国较常使用的外墙外保温方法谈些体会,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席江峰. 房屋建筑外墙保温施工质量控制讨论[J]. 绿色环保建材,2016,01:27+2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