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家安
阅读是学生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语文知识的重要板块,是彰显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重要内容,因此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我们语文老师不可推卸的责任。针对传统阅读教学“教学费时、理解缓慢、效果偏低”的弊端,在新课程改革的形势下,我们应本着尊重学生、从学生实际来教学的原则,从学生能接受的层面来组织教学,在完成三维教学目标的同时,真正培养会独立思考、有独特情感体验的学生。正如《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的那样,阅读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体验及实践,要珍视学生阅读的独特感受和理解。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是引导者、组织者,是为每一个学生服务的。教育专家高林生曾打过这样一个比方:“教师是婚姻介绍所的,介绍学生和课文谈恋爱,不宜太多地在一旁介绍。”意思就是说,课堂上,要求老师摆正自己的位置:引导学生自己去读书实践,从读中感悟、从读中体会。而课堂上,我们仍然不难看到这样的现象:老师的个人情感占主体,老师将自己对文本的理解,没有丝毫商量的余地强行塞给学生,甚至肢解文本内容,用自己偏执的理解诠释文本,让学生做个听话的好孩子,不断地复制老师的理解,记录老师讲义上的答案。这样的教学模式是不科学的、虐待性的,甚至是危险的,它带来的后果不仅是教给了学生不科学的知识,更是扼杀了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和天分。因此,在课堂上进行有效的阅读教学可以从以下几个环节把握。
一、学生自我阅读
阅读是“听说读写”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是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思想感情的基本途径,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手段。好的阅读,包含着浓缩了的个人体会和独特感受。文本中准确的词语概念、生动的修辞手法、含蓄雋永的语句含义、巧妙的构思布局、感人的情节内容、优美的韵律节奏和严谨的逻辑序列等方面,通过阅读,学生得以发现其中概要,得到具体的启迪,加之自我思考,起到讲解达不到的作用——感受真情,培养语感,领悟表达。更重要的是,学生第一次接触文本,获得的感悟和理解是独一无二的,是不可替代的,因为所有的理解都打上了学生独特个性、经历、阅历的深深烙印。通过文本阅读,学生将文本内容与自我感悟结合起来,从字里行间发现其内在的精神和外在的表达形式,发现其中蕴含的作为人所共有的感情和内核。读到怎样的景物画面或者故事叙述,可以产生怎样的情感,无论作者还是读者都是有固定套路的。比如怀念童年的文章,那一定是留下美好回忆的,文本要写童年趣事,学生结合自身经历,不能深有体会都略能揣摩。如果反映悲伤的童年,即使学生没有经历过,也能够想象。看到人家办丧事,我们也只能暗自神伤,不可能弹冠相庆,除非秦桧、毛人凤之类的人升天,因为前面的事达不成后面的情。又比如人的情绪,喜悦的时候,看见的是春暖花开,夏日浓荫,秋高气爽,冬阳暖心。读到春花烂漫、蝶飞蜂舞,如果心情愉悦,这叫以乐景写乐情;如果心情沮丧、多愁善感,这叫以乐景衬哀情。也就是说,人悲伤的时候,哀景乐景都可以写,这叫各有其法;人高兴的时候,就几乎没有人去写那些叫人心痛的场景。这些都是合理的,因为它包含着我们惯有的技法、人类共通的情怀。而学生阅读的收获,就是利用这些基础与作者发生情感和思维的碰撞而得来的。
二、教师提问点拨
苏赫姆林斯基说:“只有能够激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所谓自我教育,在阅读教学中就是给学生提供独立阅读的时间和空间,给自己特定的生活背景,尊重学生在一定范围内的阅读选择。因为我们的学生都有自己特定的生活背景,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所以我们的教学就应满足学生不同的个性需求,尽可能地为学生创设一个博览群书、思想自由驰骋的阅读环境。”只有这样,老师才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通过学生的自我阅读,可以说,学生对文本已经有了一定的感悟,掌握也就接近了“最近发展区”的知识范畴,这时,再要前进,就需要老师的点拨和讲解。
课堂上,我们必须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自我见解,切忌用教师的固定的知识储备、备课的现成答案束缚学生。我们提倡学生在读书的基础上,通过教师提问——学生思考——老师指点,围绕重点展开讨论和交流,鼓励学生发表独立见解。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学会独立思考,学会读书,而且,在读书的过程中透析出方法。 放手让学生读,教师的作用就要体现在参与、指导、引导、评价上,“放手”并非不管不问,教师参与进来,就要指导、引导、疏导,再加上适当的评价,就会成为“读进”和“悟出”的桥梁。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至此方为长进。教师提出富有兴趣和价值的问题,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探讨问题的欲望,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智力。我们可以常在难点、重点、中心处设疑,比如“文章思路怎么样?”“你认为作者的见解怎么样?”“你和他读的不同,能不能说说你为什么这么读?”等等,主要作用就是“放手”“指导”“疏导”“悟出”。但是,有时候还是需要老师示范的,“该放的时候放,该收的时候收”教学才能真正成为“教学生学”,这就要点拨得法,讲解适度。
三、学生探索文本
作品的真正生命在于读者永无止境的解读之中。美国现代作家海明威,曾把艺术形象比喻为漂浮在大海上的一座冰山,形之于文字的那个部分就是这座冰山看得见的“八分之一”,而作品隐藏的内容则如同冰山下的“八分之七”。这就是所谓的思想大于形象。文本总是能提供比其形象更多的意蕴,而对这些丰富意蕴的体味必需靠我们为学生提供再造想象的条件,营造宽松、和谐的探究氛围。
传统语文文本解读方法以作者或文本为中心,而当今语文文本解读应突出文本读者这一主体,努力提升读者在文本解读中的地位,发掘学生钻研文本的潜力,发挥文本应有的审美价值,促使学生赢得诸多审美感召,使文本读者创造的文本意义和审美价值不断丰富和提升。 阅读是一种个性化的行为,需要学生充分发挥主导作用,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文字之中,去聆听,去触摸,去感受。学生通过初次阅读,加上老师的点拨,再结合自身的经验和感悟,咬文嚼字、潜心品读、悉心探究,咀嚼文本作者遣词造句乃至布局谋篇方面独到之处,在读书中“目视其文,口发其声,心同其情,耳醉其音”,能从平淡中见奇崛,于细微之处悟精髓,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的启迪,享受审美的愉悦。
四、主客交融,总结升华
文本以感情为经,以文字载体为纬,共谱人类的精神世界。一个好的阅读文本,总是凝结了我们人共通的情感体验和审美趋向——通过阅读,发现这是我们想说又没说或说不出来,抑或想表达又形象略显模糊。这时,学生就可以通过文本的解读进行总结、迁移、拓展、升华,形成准确统一的阅读认知,用于写作的再创造。比如刘禹锡《秋词》“ 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胜春潮。 晴空一鹤排云上, 便引诗情到碧霄”就是一反古人悲秋之常绪的典范。张抗抗的散文《故乡在远方》也一反中国人的“安土重迁观念”“寻根情结”,而把不断追求、寻找下一个精神家园(归宿地)作为人生的目标。教师可以因势利导,引导学生把它作为写作素材,用于自己的作文。也可以根据张抗抗的思路,结合自身的实际,写作高中毕业后自己追寻下一个人生目的地的文章。学生就不会因循固有的思维,写作故乡的文章,就些童年的美好回忆,寻找故土的根。这样的阅读,不仅掌握了文本知识,而且积累了作文素材,还升华了人生的境界,无异于用作家的思想来武装我们的人生。
总体来说,就文本而言,老师和学生都是读者,老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阅读水平,课堂教学要以学生为主导,把学生引导到文本中去,让他们主动从中接受熏陶、感染,发挥想象、创造,从而达到语文课堂阅读效果的有效提高,不断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