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思想教育工作中的六个“把握”

2017-05-24 14:51陈开长
魅力中国 2016年37期
关键词:把握犯错误育人

陈开长

【摘 要】在学生思想教育工作中,教师独特的教育方法和技巧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文以把握学生的“脉象”为统帅,论述了把握教育“温度”、“柔韧度”、“灵活度”、“尺度”、“时间度”在学生思想教育工作中的现实意义。【关键词】学生;思想;教育工作;把握 学生思想教育工作,历来是育人工作的一个难点,尤其是在物欲横流、价值观被严重扭曲的今天,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推行更显得力不从心。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工作,不仅是多种教育方法的交叉运用,更是对育人艺术的综合反映。如何才能在对学生思想教育的工作中做到有的放矢,不温不火,相得益彰,事半功倍,是许多教育人苦苦思索和努力探求的课题。有的教师简单地认为学生难教,难管。这实际是工作的方法不当、缺乏做学生思想工作的技巧所致。虽然语文教师不一定能写出脍炙人口的不朽文章,数学教师不一定能参加国际数学竞赛,但关键在于他能启动学生的智慧去完成这些任务。美国著名男女游泳教练霍曼菲尔德在亚特兰大世界杯游泳赛中指导选手先后获得了十二枚金牌,在最后一个男女混泳金牌拿到后,他被抛进游泳池中,结果他不会游泳,人们愕然。因此优秀的教师是用一种或多种方式帮助学生获得超过老师所提供的内容,这即是科学的教育方式所发生的神奇效果。“师不必贤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师”。最优秀的老师也不可能没有过失,我们承认,教师因受时空限制,自身条件限制,不可能提供完全的内容,但只要能抛砖引玉,帮助学生举一反三,即是成功的。科学的教育方式不是说得多,而在于精。庖丁解牛尽善尽美,为世人所赞,皆因其深谙牛的结构和解牛技巧。因此,讲究教育的方法和技巧,是取得对学生思想教育成功的关键。笔者根据教育理论的启示和教育工作实践,总结出几个方面与同仁们共勉。一、要做到耳聪目明,有的放矢,使育人工作更“把细”,学生思想教育工作要把握“脉象”所谓“脉象”,中医指脉搏的快慢、强弱、深浅。引申为学生思想的动态,即思想变化的根源或症结。把握“脉象”就是要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基本情况(年龄、性别、身体状况、心理特征、兴趣爱好等)、家庭结构(文化结构、人员结构、年龄结构、人员去向等)、家庭经济情况及来源、遗传病史及现状等,这是思想教育工作中做到耳聪目明、有的放矢的先决条件。当然,要真正把握住学生的“脉象”,教师在工作中不能居高临下,咄咄逼人,而是要讲究方法和策略。例如:类比法,当师生互信感建立起来之后,教师可以将自己的亲身经历或他人的典型事例向学生叙述,引起情感共鸣和宣泄欲望,从而达到了解學生的目的。在教育实践中,为帮助学生自我认识,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活动对学生加以引导。例如“列举我的优点和缺点”,一是要求学生自己罗列,二是由同学提出,三是老师指正。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的缺点在共同的见证下得到改正,而且有利于班级人际关系的改善和优秀集体的形成。二、坚信以情动人,以理服人,诚心育人,思想教育工作要把握“温度”人格理论以性格的倾向性标准将人分为内向型性格和外向型性格。针对两种不同性格类型的学生,教师教育“问题学生”释放的“温度”应该是有差异的。对内向型性格的学生,做思想工作要“小心翼翼”。要从侧面弄清楚事情的起因、转换及结果,防止偏听偏信,切忌言语刺激和行为冲撞,让学生“封闭”的心扉向你敞开,从而达到育人的目的,否则将得不偿失,让你更为操心。例如,利用书信、贺卡、qq、微信等方式与学生交流,既可以达到沟通的目的,又可以排除学生对老师的威严的恐惧,从而收到教育的效果;通过鼓励他主动参加群体活动或向他提供展示的机会,也能促进这类型学生的性格发生积极转化。对外向型性格的学生,除要弄清楚事情的起因和变化外,还必须让学生明白你的良苦用心是让他改正错误,好好学习,端端正正做人。语言要充满真诚和真情,能让学生懂得你对他的关心和爱护,让他感到老师的话“温度” 适宜,乐意接受批评,从而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三、恩威并施,刚柔适度,思想教育工作要把握“柔韧度”批评教育学生时,要防止“隔靴搔痒”不痛不痒,也要防止“暴风骤雨”火急火燎,这都容易让学生思想产生“适应症”。那么,怎样才能解决这一矛盾呢?笔者认为综合二者之利便能“相得益彰”:威严时能让学生感到关心和体贴;平和时能让学生产生心灵的震撼。这既能让犯错误的学生受到谴责,又能使学生感受到老师对他的关心,带给他温暖。如,学生上课搞恶作剧,这不仅影响别人的学习,自己也学不好,如果直截了当批评学生,他会很难接受,如果让学生列举恶作剧的坏处,让他自己明白恶作剧给他和同学们带来的危害比十次批评的效果好得多,并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四、因势利导,巧妙处理,思想教育工作要把握“灵活度”在批评学生时,偶尔会遇到掌握信息不准或采取方式不当给施教者带来的尴尬,这不仅会让教师的威信受到负面影响,甚至会让教师“下不了台”,也会委屈学生而让犯错者“逍遥法外”。为避免委屈学生和“放纵” 学生的情况出现,教师在工作中就要因势利导,巧妙处理,灵活运用工作的方式和方法。例如,某校有个学生经常翻围墙进学校采摘苗圃里的花朵,有天放学后,天要下大雨了,风吹得窗子“咣当”响,这个学生准备翻墙进教室关窗子。正巧老师路过学校,看见这个学生又在翻围墙,就责问道,“你又要去摘学校的花朵吗?”学生立即回答,“我已经改掉坏毛病了,我不是去摘花朵,而是进去关我们班上的窗子。”老师立即改变立场,叮嘱学生一定要小心,关好窗子从正门出来;第二天上课老师又表扬了这个学生。从此,这个学生对班级事务工作非常积极,经常助人为乐,再也未出现过翻墙行为。五、照章办事,以理育人,思想教育工作要把握“尺度”当有学生犯错,教师不能“得理不饶人”,要找准学生犯错误的动机和要点,选择恰当的教育方法。管理学生不是让学生听老师的话,而是要让学生听《学生守则》等道德规范的话,听学校和班级规章制度的话。这就要求教师首先要熟悉规章制度的条款、要求和目标,再针对学生的错误找出依据,帮助学明白错在哪里。教师要技高一筹的教育学生,规范学生的行为,而不能以“镇压手段”去吓唬学生;当学生对老师有冲撞时,不能吹胡子瞪眼睛,暴跳如雷,应具备应有的风度。这就是思想教育工作要把握的“尺度”。 六、坚持根据学生过错特点定调,因事制宜,思想教育工作要把握“时间度”学生所犯错误,有的具有伤害性、破坏性、危害性,而有的不具有这些特点。对前者若不及时制止,就会对学生、对班级、对学校乃至对社会造成伤害、破坏和危害;而对后者则不一定必须立即处理,正如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有时宽容引起的道德比惩罚更强烈。”宽容决不是姑息、放纵,而是对犯错误学生理解、尊重,给予反思的充分时间和改过自新的机会,而不是“一棍子打死”,使学生丧失信心;宽容的主要目的是让犯错误的学生,对自己的行为进行独立思考,然后作出评价,达到自己教育自己的目的。心理学家也告诉我们:对犯错误的学生打击、压制,会阻碍他们的个性发展,若采取宽容的态度,调动他们内在的积极性和内驱力,实现自我教育,会使学生有一个发展个性的良好空间。这就是思想教育工作要把握的“时间度”。总之,做学生思想教育工作,要求教师不仅有丰富的教育理论知识,具备完美的人格特质,而且还应研究民俗文化和现行规章制度,与时俱进获取教育的新信息。在教育过程中,教师要在把握学生“脉象”的基础上,要释放适宜的“温度”去感化学生,要有不急不火的“柔韧度”来克服情绪上的“熔点”与“冰点”,要具备教育机智来体现处理事情的“灵活度”,要克服“各打五十大板”和“抹稀泥”,运用好规章制度和道德规范的“尺度”,并根据学生过错特点选择紧急处理或延缓处理的“时间度”;在对学生价值观、道德观的培养上,要站在时代的高处,着眼社会发展的亮处,落点在解决问题的实处,为实现中国梦发挥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热情和能量。endprint

猜你喜欢
把握犯错误育人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完形乐园趣多多
普通高中文化育人的思考与实践
智珠二则
悦人亦育人 冬季里的音乐绽放
小学数学课堂中生成信息的回应策略
浅谈竹笛教学中音准和音色把握
犯错误找家长
第一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