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党建理论的基础上与时俱进

2017-05-24 14:18元萌王利军
魅力中国 2016年37期
关键词:思想观念全球化观念

元萌 王利军

【摘 要】随着新的历史方位和执政环境的不断发生变化,中国共产党党建理论既面临着难得的历史机遇,又面临着诸多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和挑战。在这个紧要关头,谈党的建设,就一定要站在新的历史方位,开创执政党建设理论研究的新阶段【关键词】全球化;党建;创新 一、国际执政环境新变化1、经济全球化进一步加快随着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的大力发展,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已经逐步明朗。信息技术革命带來的世界生产力的质变,其不仅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强大的物质基础和手段,而且造就了全球经济最具活力的新增长点,使经济全球化得以发展。信息产业在现时代已经成为全球经济的主导产业。信息产业国际互联网的产生和发展使信息的生产、传播和利用日益扩散到全球范围。信息技术的革命将电子商务引入人们的生活,人们可以坐在家里通过电脑进行购买和销售产品,一个跨国或跨地区机构可以通过连接电脑进行机构内的信息互通、组织协调。总公司相当于机构的大脑,分公司类似于器官,而电子信息技术相当于连接大脑和器官的神经系统。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将全球的生产系统、加工系统、销售系统、服务系统等密切相连,传统通信方式被成功取代,任何一个企业都可以随时加入到世界经济关系体之中。地区区域性特征被打破,信息的流通使得人们可以轻而易举地通过电脑获取到世界各地的产品报价和信息。2、文化多极化的发展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至今,我们在一个国家一个地域内所接触的信仰和习俗从原有的单一化的形势发展为多元素的融合,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相信未来的世界文化体系也应该是多元的。”文化多样化是指"文化在不同的时代和不同的地方具有各种不同的表现形式,具体表现为构成人类各群体和各个社会的独特性及其全部独特性所构成的多样化"。这些描述充分反映了文化本身就是存在着差异性的,是各具特点的,是合理多元的,从来就不是自上而下整齐划一的。文化多元化是一种坚持主流文化前提下,允许多种文化并存、交融和共同发展的态势。文化多元化具有着多元共存、和而不同、融合创新、长期稳定的特征。没有任何文化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也没有一种文化是一无是处、错误连篇的。每个国家、每个民族都有权利根据自己的传统和信仰选择自己的文化方向。各种文化的存在都是平等的,既有平等的起源,又具备平等的发展空间。因此多种不同文化之间应该是一种和平共处、互利互惠的关系。在文化传播的同时,我们需要清醒的认识到如果所有的文化都是相同的,那么是不符合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因此需要将不同文化包容并举、融合创新。我们在信息快速传播的今天,既不能盲目排斥外来文化,更不能盲目的学习外来文化,只有通过对外來文化的摒弃与继承,才能真正的求同存异,才能长期稳定的融合创新。二、国情新特征1、经济体制的深刻变革现如今,市场配置资源的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取代了行政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成为了我国经济体制的主体。在这个过程中,必然会有促进经济较快发展的方面,又会有阻碍我国社会主义进程的方面。市场经济的介入使我国社会生产力显著增强,综合国力稳步提升,但是同时出现了贫富差距过大,一些不法分子根据市场机制的漏洞谋取暴利等局面。这既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功绩概括,又是教训的总结。实践告诉我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符合我国当前国情的经济体制,是科学的发展体制,只有中国共产党人不断与时俱进,不断开拓创新才能够最大化、最有效地利用市场经济为国民谋幸福,为国家谋发展。2、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动多年来我国的人口结构、就业结构、城乡结构社会阶层均出现了较大变化。当前我国已经进入了老龄化社会前期,如何赡养这部分老人成了当下发展中国的重要课题。另外,随着我国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我国已经实现了历史性的文化高度跨越,教育事业和人口文化素质已经有了突飞猛进的提高。当前我国就业问题的两个突出表现是大量的应届毕业生和农民工问题,总结来看就是就业总量压力大以及结构性矛盾并存的两个特征。城乡结构中我国的农村人口迁移到城市已经成为了一大热潮,大批量农民进入城市需要接受城市的社会化、工业化、人文化的重新洗礼。我国的城乡结构也因此改变,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进程又迈上了一个新的高度。于此同时,我国的社会阶层分化也更为细致,农民阶级和工人阶级都发生了变化,一些新的社会阶层也诞生了。那么在我们发展社会主义的过程中如何处理好各个阶层之间的相互关系,如何增强各个阶层的幸福感又成为了改革进程中的一项新的历史使命。3、思想观念的深刻变化从"两个凡是"到"中国梦",从"温饱不足"转向"整体小康",我国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建设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我国生产力的发展必然带来人们思想观念的深刻变化。我国的发展过程就是一个新旧思想观念相互碰撞过程,是一个新的思想观念战胜旧的思想观念从而推动社会进步的过程。在政治领域,我国科学、民主、法治建设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在经济领域,封闭保守、害怕竞争、粗放增长的思想观念不断被抛弃,开放观念、竞争观念、发展观念、效益观念逐步加以树立,市场经济才可以不断完善和发展。在社会领域中,随着行政体制改革的不斷深化与和谐社会建设的深入推进,抱残守缺、偏重管理、忽视人才的思想观念不断被抛弃,改革创新观念、服务观念、人才观念得以逐步树立。在个人领域,随着人们的独立性、选择性、差异性日益增强,轻视财富、依赖政府、过度节俭的思想观念不断被抛弃,与时代发展相吻合的利益观、择业观、消费观得以逐步树立。总之,要以加强执政党建设理论研究和党的自身建设,同时借鉴其他国家的有益做法,构建中国特色的执政党建设理论体系。【参考文献】[1]金晓钟,唐晓清.中国共产党执政党建设基本理论研究[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2]王增杰.我党推进党的建设科学化的历史经验[J].胜利油田党校学报,2010,(1).[3]韩文瑜.努力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J].理论参考,2010,(3).[4]杨立新.先进文化建设的规律与科学方法论的运用[J].理论学刊,2005,(7).[5]许青云.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内涵、意义及基本途径[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0,(2).endprint

猜你喜欢
思想观念全球化观念
钓鱼的观念
中国现代独幕剧的30年(1919年-1949年)
当观念成为艺术
殷周时期“中”观念的生成演变
马云 阿里巴巴集团创始人 协助中小企业全球化
从全球化、逆全球化到有选择的全球化
“一带一路”是实体经济的全球化
思想政治工作是卫生工作的生命线
智能手机普及化时代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创新研究
高中体育教学现状与改革对策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