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小学数学高校课堂中的合作学习

2017-05-24 12:55马艳红
魅力中国 2016年37期
关键词:分组成员创设

马艳红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明显,那么,如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开展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呢?我个人认为应注重从三方面着手:首先是基础环节,即组建合理的合作学习小组;然后是中心环节,即在课堂中开展高效实在的小组合作学习活动;最后是反馈环节,即考察学生参与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和成效。

一、组建合理的合作学习小组是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前提和基础,合作學习的研究结果表明,小组的组成对合作学习的效果影响较大。我们应该尽量找出有效的分组方法,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率。

1、分组: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

所谓“异质”分组,就是把学习成绩、能力、性别、等方面不同的几名学生分在一个合作小组内。这样,小组内的学生之间在能力、个性、性别等方面是不同且互补的,便于学生之间互相学习、互相帮助,能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由于各小组是异质分组,这样就使得个小组间是同质的,为各小组站在同一起跑线上进行公平竞争打下了基础。这是合作学习的分组原则,是实现“组内合作,组间竞争”的重要技术。

2、小组分工。

在传统的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中,小组成员往往没有明确的个人责任,这样容易导致“责任扩散”,小组成员各做各的、一盘散沙,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合作,小组成为学生逃避责任的“避风港”。在合作学习小组中,往往通过角色、资源等的分配来明确小组成员的个人责任,使他们相互依赖。让不同的小组成员担任不同的角色:记录员,负责记录小组的决议并编写小组报告;检查员,负责保证小组所有成员都能清楚地说出小组得出的结论或答案;纠错员,负责纠正小组成员在解释或总结中的任何错误;总结报告员,负责重述小组的主要结论或答案;联络员,负责小组与教师及其他小组进行联络和协调。这样,小组成员分工负责,共同实现小组合作学习目标。

二、在课堂中开展高效实在的小组合作学习。

在数学科的课堂教学中,怎样组织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是个值得大家思考的课题。小组合作学习只是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多种学习方式中的一种,并没有固定的操作模式,我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是这样引导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

1、选好创设情境主题,激发动机。

数学问题的情境,密切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创设情境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沟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使课堂充满趣味,充满数学味,展现数学课的灵魂。这样才能有效的引起学生的数学思考。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创设特定的情境,以一定的具有挑战性的背景材料的展现来引发新的数学问题,激活学生的探究欲望。

2、明确学习任务,指明方向。

在创设问题情境之后,教师要向学生说明:合作学习的重要性,学习的内容和目标是什么,怎样完成任务,评价的标准是什么,这样才能体现小组合作学习的时效性。学生才会有明确的学习任务。与此同时,教师还要把创设情境或提出富有挑战性的问题与之结合起来,把任务分给小组中的每个成员,让人人参与,每个人都有事可做,注意小组成员之间的搭配。

学生明确了任务之后,教师就应该引导学生开始合作探究,这是小组合作学习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在这一环节中要充分保证合作探究的时间,特别是小组中的每个成员都要有一定的责任分工,保证每个成员都有事做,这样,每个人都明确了自己的任务,保证了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

3、交流评价,增强信心。

交流评价也就是学生间展示小组合作学习的成果、教师接受信息反馈并作出判断的过程,也是小组合作学习的最后环节。在学生交流中,要求学生尽量清楚表达小组的活动意见成果,同时还要求学生学会虚心的征求其他组的意见或评价,以博采众长,积极总结。在倾听了学生的汇报交流后,教师要以鼓励为主给各小组的合作过程及结果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成评价。教师作出评价是要突出整个小组,从而使孩子们在合作中更好的成长,在集体中不断发展。

小组合作学习虽然是一种重要的、有效的学习方式,但并不是万能的,它应与其它学习方式有机结合,特别是与自主探索有机结合才能发挥更好的合作效应。在教学中教师既要给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的时间和空间,又要为学生创造小组合作交流的机会,让学生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形成自己对知识的理解,在人与人合作交流中逐渐完善自己的想法,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

总之,小组合作学习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重要学习方式,也是促进学生学会学习,学会交往的重要方式。需要我们不断探索,努力研究,使这种学习方式更加科学,更加有效。

猜你喜欢
分组成员创设
创设未来
两只挂钟
最强新成员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我家的新成员
分组
“简约数学”创设简约课堂
每个人的朋友圈里都有一个分组叫“爸妈”
课题组成员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