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辅导员话语是辅导员将思想政治教育的权威内容重构后转化为学生能接受的话语。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权威性,弱化了其亲和力,单一的“灌输”已不适应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需求,辅导员话语能否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进而引导其价值判断,最后外化于行是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能否见实效的关键因素之一。新媒体背景下的话语环境,要求辅导员熟悉新媒体背景下的学生特点、新媒体的话语规律,进而提升话语的亲和力。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 辅导员话语 新媒体
“工人阶级本来也不可能有社会民主主义意识,这种意识只能从外面灌输进去”,“灌输”仍然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最为重要的方法论之一,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应将“灌输”分为“猛灌”与“滴灌”。在革命时代,以“猛灌”的方式向人民群众灌输革命思想,得到人民群众的热烈欢迎,说明此时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是具有亲和力的。
亲和力本是化学和生物学术语,两种物质结合成化合物时相互作用的力。后来,亲和力也引进了思想政治教育,到目前为止,学界尚未形成规范、统一的亲和力的概念,但亲近、认同、接受这三个词在亲和力的定义中已形成共识。辅导员话语亲和力就是指思想政治教育权威内容经辅导员话语解码后,能让学生感到亲近,增加学生的认同度,提升学生的接受度,从而实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新媒体以网络技术和数字技术为基础,通过计算机等终端设备,为用户提供信息和服务的传播载体。新媒体具有发布信息内容丰富性与及时性、信息传播的交互性、需求的个性化、传播方式的形象化等特征。
一、發挥学生的主体性,在平等亲和的对话中增加话语的亲近度
学生个性在新媒体的传播语境下得到张扬、主体性得到进一步发挥。对权威的认同度降低,甚至以反权威作为其个性张扬、主体存在的方式,比如QQ、论坛等,均具有强烈的个性色彩。辅导员话语权威性强,一是由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是权威化的内容,具有强烈的权威性;二是辅导员话语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采用了权威性的表达方式,最稳妥的把控方式就是复制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粘贴到学生上。辅导员权威性的话语弱化了学生的情感参与,降低了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亲近度。
一是辅导员应充分认识到发挥学生主体性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积极作用。“肯定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与把学生置于消极被动的客体地位,压抑学生的学习能动性,是新旧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的分水岭。”辅导员在日常思想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往往忽视了学生的主体的地位,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的较多,教育方式上还是非常保守,虽然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已是多种多样,仍然没有改变曲高和寡的现象,其根本原因还是对学生的主体性认识不够,还在坚持教师是主体,学生是客体的教育理念。特别是在新媒体背景下,学生主体性得到了充分的彰显,要求辅导员加深对学生主体性的认识,辅导员话语必须要有相应的改变,平等对话,尊重学生的主体性。
二是坚持思想政治教育的权威内容,弱化权威性的表达方式。新媒体语境激发了学生的主体性和个性,反之也要求辅导员话语及时跟进新媒体语境甚至在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中要引领新媒体语境,尊重学生的主体性与个性,弱化思政教育权威性的表达方式,不是让学生仰望思想政治教育,而是让学生就感觉到自己就身在其中,激发其情感参与。弱化权威性的表达方式,并非弱化权威性的教育内容,而是通过更合理、更亲近学生的方式,潜移默化的引导学生接受。
三是充分利用新媒体语境的表达形式。新媒体语境中有许多流行词汇,比如十然动拒等网络热词,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来讲,这些词汇有些无厘头。但是,这些词汇的出现,反映了新时代背景下学生的思维、情感特点。辅导员应该用好新媒体语境中的表达方式,贴近学生,将学生引导到思想政治教育中来,比如用好网络流行语,辅导员在组织学生学习十八届六中全会的精神时,就可以利用一些网络流行语进行解码,“亲们,习大大在十八届六中全会上又做了喜大奔普的讲话了……”,更利于调动学生的情感参与。
二、发挥新媒体的交互性,在价值澄清的互动中提升学生的认同度
网络新闻最精彩的往往不是其内容而是评论,这其实就是新媒体强大的交互性的体现。“每一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最高命题与归宿,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最高命题与归宿,也是每一个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生的内在需求,从这个角度而言,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需求是吻合的,也是具有亲和力的。但思想政治教育的表达方式,往往是单向的,缺乏交互的价值澄清过程,相当部分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持冷漠、怀疑态度。
一是要有开放包容的心态。但传统辅导员话语通常不具有交互性,往往就是辅导员老师一言堂,出现一言堂的原因,一方面是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惯性,另一方面则是辅导员的心态比较封闭,容不下学生的质疑,学生也不会轻易发表质疑。辅导员应能容下学生的质疑,甚至学生的观点是错误的,也应该给予学生予以表达的机会,更要让学生敢于互动、乐于互动。
二是充分营造具有交互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场景。利用新媒体中微信等方式进行互动,是有效方式的之一,可以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辅导员发布信息,学生能及时回应,或者学生发布信息,辅导员进行回应,回应的过程其实就是进行加工、理解的过程,也就是就是辅导员老师引导的过程,这样反复交互的过程,其实就是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澄清的过程,也是最有效的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辅导员老师还可以在现实场景中,实施具有价值澄清的的互动过程,比如改变主体班会的形式,以辩论赛的方式进行,学生和学生辩论,老师点评,甚至还可以学生和老师辩论等。
三是辅导员老师需要不断提升理论素养。辅导员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照本宣科,这当然是最简单,最容易实现的方式,且内容准确无误,但效果非常差。若辅导员能和学生有效的互动,则必须要求辅导员有很高的理论素养,能深入浅出的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进行解读,充分认识消极、错误思想的根源与危害,才会有底气与学生互动,否则就会适得其反,不但没有起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还会起到消极影响。
四、充分发挥新媒体的形象表达,在动态多维中提升学生接受度
有的辅导员老师在主题班会的发言时,被有的学生戏谑的称为“唐僧念经”,这是传统辅导员话语比较典型的反映,传统辅导员话语让学生觉得亲和力差,其主要原因有二:一是多是以口頭语言的方式将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传递给学生,形式单调,只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进行传递;二是内容缺乏形象性、系统性,让学生觉得枯燥、抽象,难以理解。
一是要积极学习新媒体的表达方式。从对新媒体的适应程度而言,很多辅导员老师已经落后于学生,有些辅导员甚至没有QQ、微信,不进贴吧,也没有用过博客之类的新媒体平台。而新媒体平台已经成为95后大学生群体的必需品,当辅导员老师对新媒体平台不予以关注,甚至是一无所知的话,必然会远离学生,其教育的实效性则无从谈起。辅导员不仅仅要学习使用新媒体,更要在新媒体中去引领潮流,在青年学生中去做舆论领袖,走在学生的前面。
二是充分运用新媒体的相关平台。新媒体集文字、声音、图像、动画、视频等为一体的传播方式,为辅导员话语的动态多维提供了平台,辅导员话语方式将不再是简单的口头语言表达,而是利用多媒体的各种元素多种方式表达;充分借助新媒体的平台与资源,让权威的、枯燥的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内容生动化、形象化、系统化;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辅导员话语表现空间不能仅局限于教室,表达的时间不能仅限于与学生面对面的时刻,特别是有时效性限制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应该应用新媒体及时准确、形象、深刻的向学生表达。
三是通过新媒体充分认识学生的认知特点。很多青年学生都会将其对重大时事热点的关注、个人思想动态等内容,通过QQ、微博、微视频电影等方式进行展现。辅导员老师不仅要用新媒体动态多维的表达方式来体现话语,更应该密切关注学生在新媒体背景下所表现出话语内容与方式,有针对性的方式进行引导,这样辅导员话语才更能触动学生的情绪、情感,提升话语的亲和力。
参考文献
[1]现代汉语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年6月,P1051.
[2]旺馨兰,戴钢书.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总446期.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5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提升研究》(编号:15JDSZ2067)成果之一,主持人:李建。
作者简介
李超,男,1983年生,副教授,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思政教学部,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