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洁
摘 要:对于高校教师队伍出现的新特点与新问题,深入系统地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当前高校基层党组织面臨的重要课题。从拓展有效途径和优化运行机制入手,探讨加强高校教师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现实对策。
关键词:高校教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策
当前,在高校的师资队伍建设中,普遍重视教师队伍的年龄、学历和专业技术职务,以及选拔和培养学科带头人,而对教师队伍的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视程度有所弱化。高校教师存在政治热情淡化、育人观念淡薄、敬业精神不佳和价值取向倾斜等新问题。只有深入系统地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才能使教师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培育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和改革创新精神,自觉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保证社会主义高教事业的蓬勃发展。
一、高校教师队伍出现的新特点与新问题
当前我国正处于发展机遇期和矛盾凸显期,社会的深刻变革,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对高校教师产生了深刻影响。高校教师在政治信仰、价值观念、理想信念、道德修养等方面面临着一些问题。
(一)高校教师队伍日趋高学历、年轻化
2013年教育部公布,高等教育专任教师为153.1万人,比上年增加5.1万人,增长3.4%。其中,普通高校专任教师有149.7万人,比上年增加5.7万人,增长3.9%。普通高校教师学历层次继续提高。2013年,普通高校研究生学历教师比例为64.4%,比上年提高2个百分点;普通本科院校为74.5%,比上年提高1.9个百分点;高职(专科)院校为40.0%,比上年提高2个百分点。
仅仅1997-2006年间,研究生层次教师数则增加了312222人,增幅273.38%,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增加了93105人,增幅达到了600.68%。研究生层次中的硕士专任教师年均增幅为16.29%,博士层次的专任教师年均增幅则达到27.93%。到2008年,硕士学历增幅达34.13%,可见我国高校教师学历层次上移速度较快,博士学历教师所占比例逐渐超过了硕士学历教师比例。在我国重点大学中获得博士学位的教师,无论从数量还是从比例上都有较大幅度的上升。其总体的构成已经从传统的“金字塔型”慢慢发展成为“橄榄球型”,甚至部分著名大学已经从“橄榄球型”发展到“倒金字塔型”(即获得博士学位的占大多数,硕士学位的次之,其他更少)。
同时,高校教师队伍整体日益年轻化。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司长王定华在2016年8月31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透露,截至2015年,全国51万所各级各类学校共有专任教师1539万人,中青年教师已成为高校教师的主体,高校教师中45岁以下者占71%。
高学历教师经历了长期系统的学习,形成了自己专业的研究领域,具有比较完善的知识结构。但部分髙学历教师专注于科学研究,轻视政治理论学习,政治素养相对贫乏,甚至出现在课堂上发泄牢骚、言论不当以及是非不分的情况。而一些青年教师偏重“自我设计”和“个人奋斗”,对社会责任和集体利益不以为然;实用主义、功利主义倾向明显;职业道德匮乏,育人意识淡薄,甚至出现道德行为失范。为此,必须加强对高学历、年轻教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让他们能更好地为高等教育事业、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二)高校教师队伍中,国外留学或交流经历者日渐増多
在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背景下,一方面,高校为改善教师队伍学历和学缘结构,大力引进海外留学的优秀人才。中国教育在线已于2007年至2015年成功举办19届“全国高校海外人才招聘会”,为广大高校和海外高层次人才之间的交流搭建了优质的网络平台。累计参加人数超过100万人次,其中应聘人员中具有博士及博士以上学历的占到总数的70%以上。另一方面,进一步增加了高校教师队伍中国外交流经历者的数量。2015年国家留学基金委全额资助公派访问学者(含博士后)名额由2014年的2600人,增加到3000人,人数增加了15%;青年骨干教师出国研修项目资助人数为3000人。
具有海外留学或交流经历的教师,掌握了先进的科学技术,吸取了大量国外较为前沿的教育理念,他们投身于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对我国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但不可避免他们受到国外的许多价值观念和政治文化的熏陶和影响,有些内容与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社会主义国家倡导的价值理念相冲突,由此产生一些思想政治上的问题和不足。为此,需要对他们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确保高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意义
加强对高校教师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能使教师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培育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和改革创新精神,自觉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确保高校教师思想道德素质的提升,确保高校人才培养的方向。
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高校教师,才能确保高校教师在党的领导下,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方向继续发展。
积极宣传核心价值体系所蕴涵的科学理论、共同理想、民族和时代精神以及社会主义的道德规范,引领高校教师提高认识、坚定信念、塑造灵魂、完善素质,能确保高校文明和谐风尚的形成。
三、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具体措施
随着改革开放的持续深入、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加快,多元价值观念的不断涌现、异质文化的交融碰撞,高校教师思想道德建设的任务会更重,要求会更高。
(一)拓展教育的有效途径
1.有效开展政治理论学习
首先,按照党和国家对教师政治素质的要求、高校所面临的任务和教师的思想实际,以及考虑各层次教师的要求,安排好政治理论学习的内容。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为主要内容,加强对国际国内形势、党和国家重大方针和相关政策的正确解读,并且开展法制教育,提高依法施教的意识。
其次,学校党委有针对性地制定系统的、全面的教育计划和教育制度,并制定具体的院系領导或支部书记负责落实实施。必须健全和完善相应的管理制度,如学习时间保障制度、抽查巡视制度、考勤签到制度、考核评优制度等等,与党团民主生活会制度、思想汇报制度以及党团培训制度相结合,引导高校教师把政治理论学习作为提升自我思想道德品质和业务素质的重要途径。
再次,在学习方式上,力求做到理论学习与育人相结合、理论学习与实际业务工作相结合、理论学习与当前国际国内形势相结合、理论学习与学校发展实际相结合。只有在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上做到这四个结合,才能赋予理论学习生命力和感染力。也可采用形势报告会、理论专题讲座、社会情况调查、影视教育等形式多样的学习方式和途径。
2.深入开展社会实践考察
建立长效机制,保障高校教师开展社会实践考察。积极引导教师们走出校门、深入实际,开展教学实践、专业学习、社会调查等。开展社会实践考察,对于促进高校教师了解国情民意,增强与工农大众的感情,提高教学技能,提升思想政治素质,都具有重要意义。
高校教师只有深入基层实践,参与国内外观摩学习与交流,才能找出自身素质的不足,发现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对策。
高校教师通过社会实践考察, 检验和丰富知识,磨练意志和作风,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才能确立正确的政治立场。
3.更好地运用现代网络媒体
首先,建立思想政治教育的专题网站和信息库,进行信息传播与渗透。其次,开辟即时交互渠道,发挥网络媒体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势作用。
各高校可建立针对教师群体的中小型思想政治教育网络信息库,满足一般教师对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基本信息的需要。同时,把思想政治教育网络信息渗透到教师的学习与业务信息中。
充分运用网络即时交互渠道。对于高校教师比较感兴趣、影响较大、有象征性的主题可以通过电子公告板、电子新闻组等形式开展讨论。对于高校教师一些私密性的内容可以通过电子邮件、实时聊天系统、博客等交互工具进行。
(二)健全教育的运行机制
1.完善学校组织管理机制
各级党委是高校教师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导者和决策者,坚持党委领导,对教师的核心价值观教育做出全面部署和统筹安排。学校党委主要负责教育方针、任务决策等重大问题,二级院(系) 根据学校党委的部署安排,结合实际情况制定计划,独立开展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各级行政部门必须密切配合党委,与人事劳资、教学科研等工作有机结合。工会负责经常深入联系教师,了解教师思想动态。协调党政工团在教师核心价值观教育工作中的地位与关系。
2.形成学校与社会合力机制
首先,高校教师的教学科研、学习生活涉及学校的方方面面,对教师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需要学校党、政、工、团齐抓共管,形成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工作合力。其次,各级政府应从政策上保障高校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常态化开展,比如通过制定《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意见》,明确工作目标、任务、原则、队伍和保障等内容。而全社会的媒体、文艺、出版等方面要弘扬主旋律,以正面宣传为主,开展高校教师道德模范评选活动,大力宣传高校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先进典型和优秀高校教师的先进事迹。另外,充分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对高校教师的教育作用,各类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能对高校教师集体参观实行免费。党政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以及街道、社区、村镇等能配合高校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为高校教师社会实践创造条件,提供便利。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EB/OL].2013.
[2] 何祥林、黄吴静、徐丽.关于当前我国高校师德建设现状的调研报告[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10).
[3] 许玉乾.构建符合时代精神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1(11).
[4] 张艳.高校教师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西南大学2013年博士学位论文,2013.
[5] 刘新庚.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6] 孙诚、王占军.我国普通高等学校师资队伍结构现状分析[J].大学(学术版),2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