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苗青
什么是寄养生?这里的寄养生是指孩子不与父母生活在一起,因为种种原因,由亲友、辅导站老师照顾。这些孩子因这种特殊的原因而产生不健康的心理,他们的心理呈现出多样化的消极状态,对身心的健康成长形成了严重的威胁,因此,在了解这些学生心理障碍成因的基础上开展有效的心理疏导工作,是当前教师所面临的一个问题。
一、寄养生心理问题的成因和表现
1.亲和独立挫折:四、五、六年级的孩子处于小学心理发展的重要时期,他们总是期望自己在亲情上得到满足,在家庭中受到关爱,在学校得到老师的关注和肯定,可由于自身的顽劣、教师的势利、家长的武断,很多学生成了被遗忘的角落的常客。随着心里不断成熟,他们有了自己的主见,叛逆意识增强,对家长老师的观点并不全盘认同,开始用自己的思维处理问题,但他们还是期望家长的爱护,也还是需要独立和自由。
2.选择造成的心理冲突:心理矛盾是指在个体目标的达成与学生实际能力之间产生矛盾的心理现象。小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自主能力增强,想搞好成绩,又想不做作业;想自由行事,又不想老师批评;想跃跃欲试展现自己,却又害怕在公共场所露面;想拥有纯真的友谊,又不想让别人指出缺点;想通过努力取得成功,却往往获取的是失败的痛苦。在形成青春期矛盾的多面体之前,心理也不免面临彷徨无奈,造成新的心理冲突。
3.生活的环境(这是最关键的一点):孩子寄宿后,与父母的亲情、互动缺失,孩子自身轻松愉快成长的环境也没有了。教师自有威严,学生在学校已经受到约束,回到“家”還见不到父母关切的目光,心理压力非常大。一个在正常家庭成长的孩子,回家后,会对学校接触的各种事件,向父母发表感受、意见,这其实是一个表达和宣泄的过程,但不在自己家,孩子的很多心理问题没有及时得到宣泄,有些需要父母引导的问题也失去机会,孩子也就慢慢地变得内向、忧郁,对父母没有感情,形成自我封闭的性格,而自我封闭是成人后很多心理问题的起因。
二、造成寄养生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
1.这类孩子中有些心理缺少依靠,缺乏父母正规的管教,他们就像一根根随风飘摇的稻草,难以找到关爱。
2.有些孩子长期离开父母,往往受到抚养者长期的过分溺爱,娇生惯养,比较任性,他们不懂得理解、尊重别人,对自己要求不严格,好享乐,一不满意就发脾气,任何事情都缺乏耐心和毅力,依赖性强。在完整家庭中,他们的父母都在乡下,忙于工作,把孩子寄养在亲戚、朋友家中,以求得更好的教育。他们中有不少也有一些轻微心理问题,最突出的是孤独感。
3.成长环境的教育方式影响孩子性格。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的教育影响学生的性格成长。有些孩子在寄养家庭某些不良的影响下形成了很大的心理阴影,养成了自私、好斗、狭隘、偏执的性格,形成了巨大的偏差,其性格的弱点成为心理的最大障碍。
4.学校教育的弊端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由于社会、家长对教育的关注越来越多,要求也越来越高,学校对安全事故视如老虎,把安全提到最高的境界,生怕学生出了什么问题,惹上麻烦。于是凡是与安全有关的活动一律取消,就差把学生锁到教室里,安上保险箱了。学校生活单一乏味,缺少趣味性。这样的后果是安全取代了学校的教育活动,学生缺乏必要的放松和发泄,长期这样就会使学生心情抑郁,出现多种心理问题。
三、调控学生心理问题的对策
1.优化学校成长环境
根据西方哲学家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人的需求可分为由低到高的五个层次,而人的安全需要摆在了第二位。这就要求教师建立一种没有威胁、批评,而有不同意见、想法均能受到重视、尊重、赞扬与鼓励的环境。让孩子们在没有恐惧和不安,不受无谓的心理束缚的环境下,产生高度的心理自由和轻松愉快感,它是一种处于非强制性的学习状态。它并不是仅仅体现在允许学生随意走动,相互交谈等外交形式上,给学生以舒展灵性,畅所欲言,我口说我心,我口表我意的精神自由是更为重要的,使学生的思维活跃,使巨大的创造潜能释放出来。
2.暖化家庭环境
寄养生最缺少正常的家庭温暖,如何让这些在心理上有障碍或者内心缺少家庭温暖、灌输的孩子在家庭中重新找回生命的激情、学习的动力?最直接的方法是密切与家长的联系,加强与家长的沟通,指导家长在和孩子相处的时间里以爱心呵护孩子的成长、以爱心温暖孩子的心扉,让家长在对孩子的教育上能和学校达成一致。就如我班里的这位孩子,我每周主动和他妈妈通电话,告诉她孩子的情况,孩子的妈妈也每周都会回来陪孩子住两天,经常打电话给孩子等一些方式来关心爱护孩子,孩子也不像以前那样,慢慢走出了自己心理的不良环境。
3.运化理性的情绪疗法
理性情绪疗法认为人的情绪和行为障碍不是由于某一激发事件直接引起的,而是由于经受这一事件的个体对它不正确的认知和评价所引起的信念,最后导致在特定情景下的情绪和行为后果,这就称为ABC理论,认为A只是C的间接原因,B即个体对A的认知和评价而产生的信念才是直接的原因。
面对孩子们一些不合理的认知,家长老师要善于运用情绪疗法引导孩子们控制情绪。
(1)教会学生去体味酸甜苦辣的感受,体会享受生命的快乐,教师首先要给学生做好表率,使之心理问题都可迎刃而解。
(2)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面对困难,让学生树立一颗平常心。鼓励他们看到自己的实力,树立信心,引导学生想想自己成功的经历,勇敢接受挑战,把问题看得小一点,减轻心理压力。
(3)教他们辩证地看待思考问题,把自己放到一个大的生存环境下去思考,别总认为自己是最倒霉的人,看看别人,在这个社会上,每天都有战争,死亡、伤病,在这些面前,你的苦难算得了什么?你会觉得自己还算是一个幸运儿。教会学生这样的心态,学生就不会太极端,往往能从大方面思考问题。
(4)家长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对学生问题理性分析,因势利导,承认学生的缺点,允许孩子失败,不要求全责备,不要总是用成人名人的观点来要求孩子,给学生自我调整的空间,学生要善于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尽最大努力搞好学习,不求完美,力求尽力。
总之,他们心理的健康与否将直接关系到班级、学校、家庭乃至社会的稳定,但只要我们方法得当,措施有力,就一定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