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几点思考

2017-05-24 11:22王晓丹
魅力中国 2016年22期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

王晓丹

摘 要: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历史事实证明,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各国具体实践相结合,才能取得革命建设的胜利。为此,积极发掘中国传统哲学的精华,警惕传统哲学文化的消极因素;同时要与中国重大实际问题及时代特征相结合,以此来推动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建设。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 中国化 路径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过程,就是它传入中国并在中国得到运用和发展的过程。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就是要构建中国风格、中国形式、中国气派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理论的创新。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是当代中国社会发展实践的需要,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理论上的需要,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代发展的需要。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提出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最早始于五四运动时期, 1919年,李大钊在《新青年》发表了《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史观作出了初步梳理;陈独秀用唯物史观重新阐释了民主和科学,对民主和科学赋予新的内涵;瞿秋白则对苏俄普列汉诺夫的辩证唯物主义哲学理论构造进行改造,建立了以辩证法为主线的辩证唯物主义理论形式。

艾思奇在1938年4月《哲学的现状和任务》中也提出了:“现在需要一个哲学研究的中国化、现实化的运动”,这是中国哲学家首次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1938年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一文中提出 “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使之在其每一个表现中带着必须有的中国的特性,即是说,按照中國的特点去应用它,成为全党亟须解决的问题”。 ①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可能性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唯物主义与中国传统哲学的朴素唯物主义和朴素辩证法有一定的相通之处。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要回答这个问题,中国传统哲学也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为己任。虽然每个民族的思维方式和表达方法不尽相同,有自己的特点,但是也不难发现其中的一致性。比如,中国的《管子》以水为“万物之本原”,也是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原初的物质。”中国传统哲学“和而不同”的思想也包含着辩证法的智慧;中国朴素辩证法的集大成者王夫之提出的“合二为一”与“分一为二”等思想使中国的朴素辩证法思想达到了顶峰。正因为中国哲学中存在朴素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使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传入中国之后很容易被国人接受。中国传统哲学中的朴素辩证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文化基础,也是国人接受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历史文化基础。这就构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能够中国化的最大可能性。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路径

所谓路径,就是道路、路径,是指马克思主义哲学通过哪一条道路,什么样的路径实现中国化。构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形态,就要结合中国传统哲学的精华,与中国重大实际问题及时代特征相结合,构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当代形态。

(一)积极发掘中国传统哲学的精华,警惕传统哲学文化的消极因素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重要途径就是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人类各民族、各国家的哲学思想既有共性的一面,又有个性的一面,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分析问题的根本方法,具有普遍应用性,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与马克思主义哲学有着一致或者相通的一面。但是由于地域、时代的不同,不同国家的哲学也有着自己的优点和特点,存在一定的差别。中华传统哲学文化博大精深,中国哲学思想也有马克思主义哲学未能涉及的领域。马克思主义哲学只有借鉴中国传统哲学的优秀成分,借以丰富发展自己,才能在中国大地上获得新的生命力和活力。要将中国哲学中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相通或者相似的优秀成果融入马克思主义哲学,二者的对立和隔阂会造成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自我封闭和中国传统哲学文化的发展停滞。例如,毛泽东思想本身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产物,它的主要内容是来自于中国的传统哲学文化,而非来自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毛泽东思想中“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思想,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精神在当代的继承和弘扬。因此,通过探寻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精神实质、民族特色、基本范畴等等,寻找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哲学的最佳契合点,使中国传统哲学中的积极成分,成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有机组成部分。

我们在充分肯定中国传统文化价值的同时也要正视中国传统哲学文化中消极的、腐朽的东西,警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这些消极、腐朽东西的渗入。要用辩证的思维对其进行考察,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对中国传统文化过程中的消极因素的渗入还要有清醒的认识,有了这种警惕,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才能得到健康的发展。

(二)要与中国重大实际问题及时代特征相结合

任何一种哲学理论要在一个国家中进行发展,都和它能够满足这个国家的现实需要的程度有关,而与中国重大实际问题相结合,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重要途径之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只有将其与中国的重大实际问题相结合,才能更好的解决中国现实问题。毛泽东说:“马克思列宁来到中国之所以发生这样大的作用,是因为中国的社会条件有了这种需要,是因为同中国人民革命的实践发生了联系。”②这就说明,要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去分析、研究、解决中国重大实际问题,就要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对中国来说,就是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革命实践相结合,“使之在每一表现中带着必须有的中国特性”,具有“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③只有做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实际问题相结合,才能使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取得实质性进展,从而成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各种理论形态。比如在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时期形成的毛泽东思想,在改革开放新时期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等。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要求我们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现实的时代特征相结合。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必须立足于时代前沿,顺应时代潮流,紧扣时代脉搏,把握时代特征,体现时代要求,回答时代课题,应对时代挑战。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面对中国不同时期的众多问题,要找出每一个历史时期中那些由客观现实规定的、具有哲学意义的重大问题,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思维方式和思维逻辑,去分析、研究和解决这些中国的重大实际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任何一次和中国革命实践的时代性特征的结合都是一次突破性的发展,和中国民族解放实践的结合形成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改革开放实践的结合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当前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新常态要有新思考、新动力和新作为,面对市场经济、改革开放,面对全球化、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等时代课题,要以这些时代问题为导向,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时代特征相结合,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去分析、反思和研究中国重大实际问题所处的小时代的环境条件,结合这些时代特征来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

参考文献:

①毛泽东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534

②《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515页

③《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534页

猜你喜欢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
HIP –HOP AGANDA?
关于深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深入思考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主体”问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中的两个方法论问题
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专家笔谈
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推进策略解析
马克思主义专业学生应如何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成果
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需要弄清楚的三个为什么
高校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模式探索
五大发展理念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