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利军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积累语言,培养语感。”正如叶澜教授所说:“我们的语文教学,只有充分激活原本凝固的语言文字,才能使其变成生命的涌动。”没有获得感性认知的词语是不可能被主体顺利调遣或正确使用的,只有当词语与学生的精神领域建立广泛而紧密的联系时,这些词语在学生的心中才会有生命。反之,则可能对文本的解读没有任何促进作用,或许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有失偏颇,或许对课文主旨的把握不够透彻,或许对课文安排的结构不能明理,因而也不能让学生在对语言文字理解、感悟、积累、运用的基础上去实现语文能力的自我成长。
一、勾连全文,读出词语的广度
一篇课文里往往有最富有表现力、最能帮助读者理解整个作品的关键词语,在教学中,如果能紧扣关键词语突破开来,便能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有利于学生素养的提升。比如在教学《每逢佳节倍思亲》时,通过查字典,学生理解了“佳”就是美好的意思。如何引领学生感悟“美好”?要求学生在文章中读一读、找一找。“热闹”:大街上热热闹闹、喜气洋洋,这种场景是美好的;“扶老携幼”:老老少少一家子都在一起,团团圆圆、尊老爱幼,这种亲情是美好的;“兴高采烈”:快乐,这种心情是美好的;“登高远眺”、“头插茱萸”:古人登高插茱萸,为了避灾,这种心愿是美好的;“手挽着手”:浓浓的兄弟情是美好的;“欢聚”:团聚是美好的。不管是场景的美好还是心情的美好,不管是心愿的美好还是情谊的美好,学生感受到的这份美好都不是单调的,而是立体的、多维的,这份美好隐藏在了文章的字里行间,需要老师引导学生勾连全文,词语的内涵就丰富了。又比如执教《沙漠中的绿洲》时,抓住关键词“代价”,在理解“代价”本义的基础上,要求学生想想阿联酋人在培植花草树木上花了哪些代价?又是多大的代价?通过阅读全文,学生逐渐理解了阿联酋人民为了种植花草树木花费了相当多的金钱,还有他们的辛勤劳动、花费的心思、出奇的智慧、执着的勇气……勾连了全文,学生对“代价”的理解就能变得透彻到位,多维立体。
二、扣字追问,读出词语的深度
词语,如果仅仅是表面意思,学生通过工具书很能容易理解,但是对文字背后的深层次的内容不加以追问,学生的语言和思维能力就得不到很好的发展,情感的体验就得不到深化。如《第一次抱母亲》的课文中有这么一段话:“在我的记忆中,母亲总是手里拉着我,背上背着妹妹,肩上再挑100多斤重的担子翻山越岭。这样年复一年,直到我们长大。我们长大后,可以千活了,但逢有重担,母亲总是叫我们放下,让她来挑。我一直以为母亲力大无穷,没想到她用80多斤的身体,去承受那么重的担子。”这段话叙述了作者印象中的母亲。在解读这段话时,如果我们仅仅把重担理解为很重的物品担子,那么学生对含辛茹苦、任劳任怨、无私奉献、坚强伟大的母亲形象的理解是不丰满的。一位执教者独具慧眼,准确把握教材,引领学生从两个层面理解重担的含义:在理解重担表面意思的基础上追问学生:母亲挑起的仅仅是一百多斤重的担子吗?适时展开想象训练“我得了重病,连续三天高烧不退……”“开春了,家家户户忙着插秧,而我们家只有母亲……”“过年了,我和妹妹嚷着要穿新衣裳,我们根本不知道家里只有仅有的几块钱了……”教师总结:贫穷、疾病、忙碌,太多太多了……你理解了重担的含义吗?仅仅是一百多斤重的担子吗?在老师的追问下,学生明白了除此之外,还有家里所有的家事、遇到的困难、养育儿女的艰辛……这所有的一切都是家庭的重担、生活的重担、为人母的责任重担。而母亲对于这些重担却总是叫我们放下,让她来挑。在理解了“重担”的基础上再来感受母亲的形象,这时候母亲的形象是立体的、有血有肉的、真实的、伟大的。以上教学中,学生在老师的追问中思辨、想象、理解、表达,读出了词语背后的意思,而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语言和思维等能力都得到了有效的发展,情感的体验得到了深化。
三、追溯来源,读出词语的厚度
四、质疑比较,读出词语的温度
比如在教学《每逢佳节倍思亲》时,引导质疑:为什么每次遇到美好的节日就更加思念亲人呢?——文中两句话“15岁那年,就离开家乡,来到京城长安,不觉已经两年了。”“可如今,王维和兄弟们却天各一方,不能相会。”足以说明王维离家时年龄小、与亲人分离时间长、距离家乡远,王维孤身一人,一份孤独、一份落寞、一份寂寥跃然纸上。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再读“独在异乡为异客”,读着读着,引导学生质疑:素来讲究用词凝练的古诗,在一行诗句中,出现了两个相同的字—异,这是为什么?靜默、思辨,逐步明晰这个“异”不仅仅指别的故乡,而是作者内心情感的真实流露,更加强调孤独之感。诗人不吝用词重复,只是为了让读者能充分感受诗人的孤独与思念。
词语的理解,如果仅仅就一说一,就二说二,停留在字典、词典中,那么这样的词语教学就是单一而苍白的。词语的呈现往往有语境,只要我们教师能智慧运用策略扎实词语教学,词语就能真正发挥好它在文本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