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艳
摘 要:由于人类活动所引发的水土流失,严重威胁到了自然生态系统的安全和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如何保护利用好人居环境的水土资源,维持大自然的生态平衡,解决水土流失带来的一系列问题,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生态问题。通过对从江县侗族稻鱼鸭共生系统的调查,发现这种看似简单的生计方式中却蕴含着丰富的生态知识。稻鱼鸭共生系统不仅给当地居民带来富足的经济收入,而且在对水土资源的保护方面更是收效显著,也为现代社会治理水土流失提供了借鉴。
关键词:水土资源;稻鱼鸭共生系统;应用价值;地方性知识
中图分类号:X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21X(2016)02-0027-06
从江县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东南部,地处云贵高原向广西丘陵山地过渡地带,全县有大小山峰1615座,其中海拔1200米以上有270座,最高峰为九万大山元头界峰,海拔1670米,最低为都柳江出境处,海拔145米,相对高差1535米。全县地势以都柳江为横轴两翼递升,都柳江两翼山势的递变轮廓,构成了从江县地形骨架,山地面积2963平方千米,占总面积的9134%[1]。截止2011年,从江县总人数32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数的94%,境内聚居着苗族、侗族、瑶族等19个民族。各民族成员依托其特有的地理环境创造了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侗族也不例外。据载,侗族是古百越族中的一支,是一个典型的滨水民族,凭借平原河网以渔猎为生,同时也从事粗放耕作,曾长期居住在东南沿海,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向岭南进兵,古百越族中的一部分人因为战乱辗转迁徙至湘、黔、桂边区定居。虽然远离江海,但该民族仍长期保留着“饭稻羹鱼”的生活传统[2]。
2011年,从江侗乡稻鱼鸭系统入选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IAHS)保护试点地。这一殊荣的获得使得从江侗乡吸引了全世界人们的眼球。稻鱼鸭共生系统最早源于用溪水灌溉稻田,随溪水而来的小鱼便生长在了稻田中,侗人在秋天的时候就一并收获了稻谷与鲜鱼,后来又在稻田择时放鸭,同年收获稻鱼鸭。并在长期的传承和发展中,在原有农业生态系统的基础上,加以巧妙的嫁接和改良,此后便形成了稻鱼鸭共生系统。稻鱼鸭共生系统作为传统民族文化距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在上千年的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当地生态系统不仅没有因为频繁利用遭到破坏,在利用的同时水土资源还得到了较好的维护。这充分的证明地球表面水资源的循环它本身虽然是一个可以超长期稳定的常态,但是水资源在陆上生态系统中的循环却离不开各类生态系统的驱动,相关的民族文化拥有局部的调控能力,恰好可以在这一范畴内发挥积极的作用[3]。
一、民族传统文化重归人们视野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丰厚的食物来源于水土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中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中华民族的祖先在历史上创造出了丰厚农业文化遗产,使我们这个大部分土地瘠薄、自然条件并不算优越的国家,在数千年间实现了农业稳定发展,采用的传统耕作技术基本实现了对土地的持续性利用,用占世界7%的可利用土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低耗能,高产出,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近年来,随着化肥、农药等西方现代耕作方式的引入,加上人口增长导致的过度放牧、滥砍滥伐等非理性的掠夺和使用,我们的土地已出现硬化、板结、地力下降、酸碱度失衡等一系列水土资源恶化的问题,且有越演越烈之势。水土资源作为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石,水土资源保养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一个国家綜合实力的强弱和发展的步伐。水土资源丰厚则发展的潜力越充分,动力越强劲,反之,水土资源匮乏,则使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教育等方面受到不同程度的制约,更直接影响依赖水土资源的人类社会的生存。水土流失问题若不能得到有效的治理,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将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如何保护利用好人居环境的水土资源,维持大自然的生态平衡,解决水土流失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各学科学人纷纷从不同的学科立场出发提出了不同的治理方案。主要的治理方案为大兴水利工程和提倡节约用水。大兴水利工程的治理方式虽然已取得一些成效,但受生存环境和生计方式等各方面因素的制约影响,这些治理手段只能治标,而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同时,有些水利工程的修建并未考虑与大自然的兼容能力,往往出现旧问题还没解决,又伴生出新问题的现象。而节约用水则是从道德立场去规约,没有奖惩和监管,效果更是不理想。
现代化的工业手段和道德手段均不能有效地改善目前的水土资源环境,于是学者们将目光投向了民族学科。传统的民族文化知识是各民族成员千百年来与当地生态环境不断磨合适应而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因地制宜的为当地各民族千百年的稳态延续和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保障,同时还能保证在利用生态资源的同时对当地的生态环境起到保护作用。而其中最为人称道并成效显著的我国侗族尤其是贵州省从江县侗族的稻鱼鸭共生生计方式,不仅实现了水稻的稳产,同时还起到了推动水资源再生、优化土壤等效果。基于此,本文以从江县作为田野调查点,对侗族“稻鱼鸭共生系统”这一生计方式在水土资源维护中的价值进行了系统的调查研究,希望通过对这一生计方式的探析,建立一种科学、规范、合理的利用传统民族文化去解决现代化所带来的生态问题的新途径,为治理我国水土流失问题找到切实可行的方法对策。
二、稻鱼鸭共生系统的核心技术
从江地处分水岭高原台地上,地表崎岖不平,从常理来讲,这样的地势并不适合水源的截留和储养,然而在历史的发展进程中,从江侗族经过长期的探索,通过水平开作稻田等方式完成了对半山区的自然环境改造。这样的人造高山水域环境具有了拦截大气降水,降低地表径流流速的功效,在增加山涧生态系统多样化的水平的同时,还使得一些生物属性本是喜好湿地环境的生物物种能够在高海拔地区生存,为稻、鱼、鸭生活在一个环境内创造了基本条件,稻鱼鸭共生系统便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稻鱼鸭共生系统这一生计方式则是立足于对当地生态系统的特点去应对不利因素,从而确保了当地生态系统与民族文化的可持续运行。因此,要借鉴这一生态系统制定相应的水土资源维护对策,关键就是要对这一生态进行发掘和解读。
当地乡民告诉我们为了保证鱼苗的健康,他们都是自己培育鱼苗,很少从外面购买。每年四月底五月初左右插秧时,就把已经培育好的鱼苗一起放入稻田里,等秧苗长了半个月左右再把小雏鸭放入稻田。在外人看来,这样的操作方式非常简单,好像只是按照顺序把三者放入稻田之中就可以,真正要实现三者之间的和谐共处却绝非我们想象中那般容易。在这一过程中不仅要兼顾到各个生物的生物属性,同时还要保证三者在同一环境内生存,相互之间能够做到相生而不相克。
从三者的生物属性来看水稻生长的条件主要是高温多雨,雨热同期,按常理来说我国南方的热带雨林气候,具有降水量多和热量足的特点,是水稻生产的天然地。然而这一前提是相对于平原地区而言,在高海拔的山地丛林地带,要想达到湿、热、光三要素的匹配那就很难兼顾。另外由于山地丛林树木繁茂,有的水田日照时间还达不到4个小时,最高温度不会超过25 ℃,有时会低至11 ℃[4]。在如此恶劣的自然环境下,如果种植的是常规水稻,水稻几乎无法生长,收获粮食也自然更是无从谈起。因此侗乡乡民不得不另辟蹊径,从水稻的种类入手,种植适合当地自然环境的高杆水稻。当地乡民告诉我们,目前从江县种植的水稻有金洞糯、万年糯、红禾等10多个品种,在通过走访和调查过程中我们发现当地的水稻相较于平原地的种植区的普通水稻而言具有3个特性。
其一,水稻出土杆的高度超过150厘米,最高的甚至高过200厘米[5];其二,水稻还具有耐水淹的性质,30厘米水淹的状况下,稻种依然能够顺利的出芽生长;其三,就算遇到阴湿浓雾的季节,这里的水稻依然能够扬花结果。水稻的这3个特性在平原地区也许毫无意义,然而在稻鱼鸭共生系统中这些特性却意义重大。
首先,稻鱼鸭共生系统中鸭子为了觅食每天都要穿行于生长着的稻谷间,如果是高度正常的水稻,那么很难做到在不伤害稻穗的同时让鸭子自由觅食,而高杆水稻却可以很轻易的做到这一点。同时山地丛林带不同于平原地区,常规水稻在这样的自然条件下很难争取到阳光的照射,而高杆糯稻则可以在丛林的夹缝中尽可能多的争取阳光的照射。
其次,水稻也和其他动、植物一样需要进行呼吸,它的叶子可以通过吸收空气中的氧气以及光合作用中释放的氧气,通过叶鞘和茎秆的通气组织输送到根系,供根系呼吸。常规水稻只能在一段时间内忍受缺氧的环境,如果长期淹水缺氧,就会出现烂秧死苗的后果[6]。然而从江地区的水稻由于长期生活在深水中,形成了特别耐淹的遗传特性。即使水位升高,仍然能获得正常产量。这样耐淹的特性在增加了储水量的同时,还为稻田里的各种生物增加了生存空间,扩大了鱼饵等饲料的繁殖范围,避免了鱼鸭因为争夺生存空间而减少产量,无形中增加各种生物的生产量。同时田中贮水越深,对水稻防御冻害也十分有利,确保了水资源配置的稳定,在旱季补给水源十分有利。
再次,水稻正常生长过程中,氧气、水、温度等各项指标缺一不可,常规水稻遭遇生育最低临界温度以下的低温影响,就会导致水稻不能正常生长发育而减产,因此低温冷害是寒地稻作生产的主要障碍之一。由于受当地的气候影响,从江县种植的水稻如果没有耐寒这一特异性,那么稻鱼鸭共生系统也就很难实现。从江县很多稻田都是开作在高山丛林之中,形成了农业和林业之间互不干扰的模式,因此也就形成了一个稳定的生态系统,不论外界天气如何,稻田里的湿度等都可以保障鱼鸭的正常生长[7]。
读到这容易形成一个误会,好像在稻鱼鸭共生系统中都是水稻的功效,鸭子和鱼好像没有作为,实则不然。从宏观的角度来讲,不论是過去还是现在,我们注意到的最理想的生态安全状况,应当是各种生态系统的稳态延续。而在稻鱼鸭共生系统中,稻、鱼、鸭、微生物之间相互合作,在这一生态系统中分别充当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的职能,也由此而形成了一个稳定的内循环的生态系统[8]。这种稳定所带来的好处就是在保护生态的前提下实现了在同一块土地面积上既产出稻米又收获鱼鸭。
这些事实充分的向我们说明地方性知识绝不是愚昧落后无用的,千年之前的质朴老农在与大自然的不断磨合中已经有意无意地,自觉不自觉间运用了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并且付诸实践,大胆创新,取得了可喜成果。那么,在前人累积经验基础上,更进一步深入研究其内部机理,充分拓展其可行性实验,并用这样的经验再回过头来治理现有的生态问题也就变得顺理成章和义不容辞了。
三、稻鱼鸭共生系统的水土资源保护功能
早前曾有学者提出, 生态系统是一个整体,如果一个整体或者某一部分受到损耗,那么这个系统中的其他方面也必然将受到影响,整体则因之破坏。因此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必须是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三者并存、缺一不可。毫无疑问,稻鱼鸭共生系统既然从基础生态系统演变而来,那么上述原理和规律通通适用。而千百年来从江地区侗族乡民对水土资源充分利用后,水土资源的储养能力没有下降反而提升则是因为稻鱼鸭共生系统的以下三大功能。
(一)稻田兼为微型水库、截留大气降水
在稻鱼鸭共生系统中,要想保证鱼、稻、鸭的生存,就必须保证田块水源不断,鉴于这一情况,雨季时就要尽可能多的储水。侗乡的稻田一般水位都会在30厘米以上,这些水田的最大深度可达到05米,储水超过10天也不会影响糯稻的生长,也就是说暴雨季节,1亩地可以储水多330立方米[9]。这种深水稻田具有巨大的水资源储备潜力,具有蓄洪和储养水源的双重功效,俨然一座座“微形水库”。这样的例子不仅在我国有,在日本也同样存在。日本的河流,流程短,水流湍急,如果没有稻田,大量截流大气降水,河流就会暴涨暴落,不仅会引发水旱灾害,还会导致珍贵水源流入海中而浪费。日本是个多山的国度,很多稻田都是沿山梯田,修成稻田后,可以将大气降水截留在高海拔区段,然后再通过地下,渗流到下游,因而梯田的存在,也是一种有力的水土保持措施。稻田可以在截流、储养、水质净化、大气水再生4个方面,都能有效提高地表水的可利用量。日本就是通过这样的手段,在确保全国用水量丰足的同时,又防范了水旱灾害的发生[10]。不仅如此,这样的坡面稻田还能在暴雨季节,拦截大量的洪水,使江河下游减轻洪峰的威胁。干旱季节,又能通过缓洪,给下游地区补充水源,真可以说得上是利己又利他的水土治理良方。
(二)构建完整生态系统、增强土壤保肥供肥能力
侗族乡民善于根据各种生物的属性,对这些生物进行充分的利用。生长在稻鱼鸭共生水田周围的草木等,都被设置成了浅草带,不仅不会影响水稻的产量,保证鸭子的白天活动和鸭子的夜间行走的同时,还具有监控地表径流速度的功效,能有效的控制地表土的移动。
生长于稻田的杂草却应另当别论。稻田在生长过程中很容易滋生杂草,这些杂草对于水稻的生长不仅毫无价值,还会与水稻争夺阳光,空气,水分等资源,为了保证水稻能够充分的吸收各种养分,就需要及时的对这些杂草进行清除。最古老的做法是采用人工除草的方式,但是这样的操作手段收效甚微,还浪费大量的财力物力。到了现代化社会,除草剂等化学用品被广泛的应用于农业操作之中。这种做法虽然极大的节约了时间和人力成本,但是使用这些化学药品带来成效的同时各种恶果也跟随而至。因为除草剂中富含大量的氯酸钠、硼砂、砒酸盐、三氯醋酸等化学成分,这些成分虽然可以快速的致杂草死亡,但同时也不可避免的会对其他植物造成一定的影响,即便除草有效,其所带来的危害影响深远,难以清除。
稻鱼鸭共生系统则是充分利用了鱼、鸭食用杂草等这一属性,使它们能够代替人类清理水中的杂草和水稻下的脚叶,做到第一时间对稻田中的昆虫和植物的尸体进行分解。昆虫、植物尸体如果得不到及时的降解,漂浮于水面,则必然会导致水体污染、水质下降。水中的微生物如果想直接对这些动、植物的尸体进行分解则需要一个十分漫长的过程。然而有鱼、鸭的存在,鱼、鸭捕食各种动、植物尸体,经过消化吸收形成粪便,则可以轻而易举的被微生物分解掉,不仅不会对水体造成污染,同时还可以形成有机肥料滋养土地,在降低甲烷排放量的同时,还极大地增加了土壤中有机物的含量。
有机物含量的高低,是衡量土壤肥力的重要指标,直接决定了土壤的潜能和动力,能有效的提高供肥能力。鱼和鸭游动过程中的翻土效应,搅动水层增加水中氧气含量,进而提高了土壤的溶氧量,因此优化了土壤的通气条件,进一步改善了土壤性质,直接改变了土壤的结构,导致土壤的孔隙度进一步增加,有提高含氧量的直接功效、促进水稻的健康生长,优点显而易见。同时稻鱼鸭共生系统中,作为消费者,鱼和鸭的活动每时每刻都在进行[11]。与现代化手段通过化肥等化合物来改善土壤方式相比,稻鱼鸭共生系统具有绝对优势。具体来讲,化学肥料由于营养元素的种类比较单一,因此对改良土壤的作用不大,甚至会起到窒息土壤微生物副作用,引发土壤板结。然而鱼和鸭产生的肥粪往往比较全面,对土壤性质的改良具有明显的优势,不会引发土壤的板结,同时还能支持土壤微生物的生长,能进一步起到调节土壤PH度等物理性能作用。更重要的则是鱼鸭分辨提供的有机肥不仅能改善土壤的成分和性质,还会影响到水稻的口感和品质。
(三)保护生物多样性、增强水土抗灾能力
一个生态系统中物种丰富度和空间结构,是衡量群落健康程度的重要指标,生物群落普遍存在分层现象,稻鱼鸭共生系统也不例外。稻鱼鸭共生系统中,稻,鱼,鸭占主导地位,事实上,稻鱼鸭共生系统的中的生物种类远不止这三种。不同空间位置条件各不相同,所分布的生物种类也不一样。以水稻为主的一批挺水植物分布于水上层,表水层分布着种类繁多的漂浮植物,比如浮萍、满江红等等,鱼主要在中水层活动,最下面的底水层,分布着沉水植物和底栖动物(螺与河蚌等)[12],水下土层包括挺水植物的根和茎,以及各种伴生的动物和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一个生态系统的复杂程度,物种数目的多少,直接决定了外界环境剧变时抗力能力的强弱,物种越多,抗风险能力越强。物种越少,则抗风险能力越薄弱。稻鱼鸭共生系统中,由于生物种类繁多,其自动调节能力大大增强,大大提高了水土资源的抗灾能力,水土保持的稳定性有了显著提高。保护生物多样性——稻鱼鸭共生系统的这项功能,从整体观的角度出发,与前三项功能密切相关,保护水土资源的具体优势,就建立在这整体性功能之上。
四、结论
当今中国乃至全世界都面临“水荒”的前提下,如何从自身的现状出发,采用最优化的手段达到对水土资源维护的目的是当前我们最需思考的问题。采取正确的治理方式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反之,如果不加思索和判断,盲目的采用大兴水利工程等现代化手段来维护我们的水土资源,那么必然会做许多无用功。兴修水利工程等方式在平原地区能够充分发挥其功效,但是当我们需要维护的对象是地势并不平坦的坡面山地時,受地理环境等因素的制约,实施这样的方式其复杂性和难度系数则会大幅度提高。不仅政府需要投入超乎寻常的人力、财力,对当地乡民的生活生产还会造成一定的影响。
而从江县侗族乡民在与当地的生态环境不断适应过程中,创建的稻鱼鸭共生体系,以稻、鱼、鸭三种生物为核心和依托,根据其各自的生物属性,以及利用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制约的关系,将水生系统和陆生系统进行组织和拼接并联合应用。不仅充分利用了该生态系统内的空间和资源,杜绝了浪费。同时通过这一方式,将水资源的储养、高效利用和水质维护三大目标融为了一体。并在文化的调控下做到森林与农田的兼容,畜牧与农耕的兼容。从而使得地处分水岭区段的侗族社区,不仅自身的水源供给极为丰裕,遇到干旱时节还能做到与周边各民族共同分享水资源,达到利人又利己的目的。
利用这样的生态学原理与知识不需要国家和政府过多的额外投入,却能以微型水库的方式,发挥大型水利工程都难以发挥的水土保持功效,同时还能保证当地乡民的正常生活和生产。充分的说明利用传统民族文化来治理现代化生态问题绝非空口闲谈,而是切实可行的对策。综上所述,从江县稻鱼鸭共生系统在水土资源维护中的价值,充分证明了要想达到水土资源维护的目的,就必须调整思路,高度重视传统民族文化在生态维护中的价值所在。这种利用传统民族文化治理生态问题的方式值得我们思考,其他民族也可以起到借鉴之效。若是能够直接将这样的资源利用方式和水土保持在生态维护的规约下捆绑起来,而不是作为优秀文化遗产保护起来,那么水土资源的维护和治理问题,也将迎刃而解[13]。
参考文献:
[1] 何 露,张 丹.传统农业地区农业发展模式探讨——以贵州省从江县为例[J].资源科学,2009(6):956.
[2] 杨庭硕.侗族生态智慧与技术漫谈[J].大自然,2004(1):39.
[3] 杨庭硕,罗康智.侗族传统生计与水资源的储养与利用[J].鄱阳湖学刊,2009(2):62.
[4] 罗康隆.侗族传统生计方式与生态安全的文化阐释[J].思想战线,2009(2):35.
[5] 罗康隆,杨庭硕.传统稻作农业在稳定中国南方淡水资源的价值[J].农业考古,2009(1):60.
[6] 熊 伟,杨 婕.中国水稻生产对历史气候变化的敏感性和脆弱性[J].生态学报,2013(2):189.
[7] 罗康隆,王 秀.论侗族民间生态智慧对维护生态安全的价值[J].广西民族研究,2008(4):88.
[8] 杨庭硕.侗乡稻鱼鸭:坎坷的命运——从“原始落后”到农业文化遗产[J].人与生物圈,2008(5):2.
[9] 罗康智.侗族美丽生存中的稻鱼鸭共生模式——以贵州黎平黄岗侗族为例[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2011(1):13.
[10]张 侠,赵 德.水土保持研究综述[J].地质技术经济管理,2004(6):26.
[11]崔海洋.侗族传统糯稻种植生计的生态价值[J].安徽农业科学,2009(16):9.
[12]麻春霞.生态人类学的方法论[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2006(6):9.
[13]杨庭硕,田 紅.本土生态知识引论[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0:281.
On the Application Value of the “Rice-Fish-Duck” Symbiotic
System of in Soil and Water Resources Protection: A Case
Study of the Dong Villages in Congjiang County
LI Yan
(School of History and Culture, Jishou University, Jishou, Hunan, 416000, China)
Abstract: Soil erosion caused by human activities has seriously threatened the safety of natural ecosystems and society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How to protect the water and soil resources and maintain the ecological balance of nature, to solve a series of problems caused by soil erosion,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ecological problem to be solved urgently. Through the investigation of “Rice-Fish-Duck” symbiotic system in Congjiang County, it was found that this simple way of living contains rich ecological knowledge. The “Rice-Fish-Duck” system not only brings abundant income to the local people, but also has a significant effect on the protection of water and soil resources. It also provides a reference for the modern society to control soil and water loss.
Key words: water and soil resources; “Rice-Fish-Duck” symbiotic system; application value; local knowled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