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丽娜+张梅
区域游戏是幼儿自主游戏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区域材料的投放是否适宜直接影响幼儿自主游戏的质量。为了保证区域材料投放的有效性和适宜性,教师需要细致地观察、有针对性地指导幼儿与材料的互动,运用专业知识对材料的投放过程作出全面的评价,并不断调整和完善投放的材料。本文以小班益智区材料的投放为例,再现“教师材料投放的思路——观察并指导幼儿与材料的互动——评价材料投放的有效性和适宜性——进一步调整和完善投放的材料”的过程,进而总结出观察评价区域材料投放的经验,希望能引发教师们的思考。
一、材料投放的思路
班里的小动物玩具很受孩子们欢迎,这些小动物种类较多,有螃蟹、龙虾、海星、章鱼、海豚、企鹅等,它们颜色鲜艳,有红色的、黄色的、绿色的、橙色的等(见图1)。考虑到小班幼儿的发展目标,教师根据这些玩具的特点,预设了匹配、点数、按数取物三方面的教育内容。结合小班幼儿喜欢在游戏情境中学习的特点,教师设计了“送小动物回家”的游戏。在设计小动物的家时,考虑到材料要具有多样性、层次性,教师设计了由不同颜色组合而成的塑封背景板,如红、绿两种颜色家的组合(每种颜色各占1/2 ),红、绿、黄三种颜色家的组合(红、绿各占1/4,黄占1/2 ),红、绿、黄、橙四种颜色家的组合(每种颜色各占1/4 )等。幼儿可以将不同颜色的小动物送回对应颜色的家中,然后数一数家里住着多少个小动物,还可以送一定数量的小动物回家等,从而实现按颜色匹配、手口一致点数、按数取物的教育目标。在这一过程中,幼儿还有可能发现家的大小与居住小动物的多少实际上隐含着一定的对应关系。
二、观察并指导幼儿与材料的互动
教师向幼儿介绍游戏后,幼儿与材料的互动主要表现为把同样颜色的小动物全放到相应颜色的家里,把家里摆得满满的(见图2)。幼儿喜欢尝试运用多种背景板来游戏,比如尝试完两种颜色家的组合后,还想要尝试三种、四种颜色的组合,并且基本能按颜色将小动物正确匹配。幼儿在尝试运用不同背景板操作时明显受到游戏情境的影响和带有情感倾向。有幼儿在操作时出现了找不到匹配对象的情况,如一个幼儿想要把黄色的海星送回家,但背景板中没有黄色的家,她就按自己的意愿把黄色的海星放在了绿色的家中,“那让海星跟海龟住在一起吧”(见图3),体现出幼儿想将所有颜色小动物分完的愿望,尝试按颜色分类。有的幼儿在操作时会倾向于把同种类的小动物放在一起,如有幼儿拿到两只颜色不一样的龙虾时会说“它们两个是好朋友”,也有幼儿喜欢把所有海星挑出来放在一起(见图4),体现出幼儿按照动物名称给小动物分类的初步尝试。还有幼儿喜欢按自己的意愿送一种小动物回家,如有的幼儿只送不同颜色的海豹回家,将红色的海豹送到红颜色家中,将蓝色的海豹送到蓝颜色家中……因为“我只喜欢海豹,我要送它回家”,体现出幼儿想尝试从颜色和动物名称两个维度进行分类(见图5)。
观察到幼儿与材料的初步互动后,教师引发幼儿讨论:“家里住了这么多小动物,实在太拥挤了,怎么办呢?”进而引导幼儿在小块颜色的家中放2~3个小动物,在大块颜色的家中放4~5个小动物。幼儿基本都能送2個小动物回家,并且手口一致地进行点数和说出总数。在点数3个以上小动物时,个别幼儿出现了手口不一致而导致数错的现象,如将3个小动物数成了5个。这时,教师一般会通过示范或手把手跟幼儿一起点数的方式引导幼儿学习手口一致地点数。也有幼儿出现点数顺序错乱导致数错的现象,如把同一个小动物点数了两次,或者漏数了某个小动物等。这时,教师一般会点数一遍,询问幼儿:“怎么我们两个人数出来的结果不一样呢?”引导幼儿重新点数。能正确点数的幼儿在点数顺序上体现出一定的方向性,如从起点横向或纵向数到终点,或者从起点转着数一圈再回到起点(见图6)。在教师引导幼儿送2个小动物回家时,幼儿往往会一次同时拿2个小动物,然后把它们一起送回家(见图7)。当教师引导幼儿送3个及以上的较多数量的小动物回家时,幼儿一般会送一个数一个,直到送完规定数量的小动物。
在游戏不断推进的过程中,有幼儿在跟同伴游戏时出现了自发比较数量多少的现象,如一个幼儿送小动物回家后跟好朋友说:“我家里的小动物比你多。”而好朋友却说:“不对,我的比你多。”这时,教师会通过引导两个幼儿分别数一数自己的家里有多少个小动物的方式,或者通过引导两个幼儿将小动物一一对应摆成两排的方式,比一比谁家的小动物更多、多几个。也有个别幼儿在多次游戏后,对送小动物回家的游戏不再感兴趣,而是喜欢把小动物拿出来放在桌子上排队,但往往是按自己的喜好来摆放。这时,教师会尝试引导他们按照AB模式给小动物排排队,如“一只企鹅、一只青蛙,一只企鹅、一只青蛙……”(见图8)。
三、评价材料投放的有效性和适宜性
了解区域材料的投放是否有效和适宜,需要教师在观察指导幼儿与材料互动情况的基础上,分析和评价幼儿与材料互动的质量及效果。观察和评价幼儿与材料互动情况的维度可一致,在评价幼儿与该益智区材料的互动质量和效果时,我们主要从以下三方面进行分析。
一是幼儿对材料是否有持续的操作兴趣。幼儿的兴趣能否持续,取决于材料和游戏是否有趣,是否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发展水平。从我们观察到的情况来看,幼儿对小动物玩具本身以及“送小动物回家”的游戏都有比较浓厚的兴趣。在教师介绍完游戏后,几乎每个幼儿都愿意主动尝试送小动物回家,并且想要尝试多种颜色组合的背景板。在尝试完所有背景板后,幼儿对送小动物回家的游戏逐渐失去兴趣,有的幼儿开始探索其他玩法,也有幼儿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不断挑战新任务,如点数、送不同数量小动物回家等,才能对材料和游戏保持持续的兴趣。幼儿要保持兴趣,更多依赖于教师不断提出新任务,以及任务完成后获得的及时表扬,而非探索材料本身。
二是幼儿与材料是否产生了多样化的互动。多样化的互动取决于材料本身的开放性:是否具有多种操作和游戏的可能,是否能满足幼儿的个体差异。在观察中发现,幼儿在玩颜色匹配游戏之外,还初步尝试按小动物颜色分类、按小动物名称分类等。在教师引导幼儿点数和按数取物之后,幼儿又出现了自发比较谁家的小动物更多、给小动物排队等玩法。可见,由于材料和游戏都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幼儿能够按照自己的想法和兴趣自主探索出更多的玩法。材料和游戏的开放性给幼儿提供了选择适合自己游戏的机会,使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都可以参与到游戏中,从而产生多样化的互动。通过观察也发现,要满足幼儿与材料的多样化互动,该材料的投放还有进一步调整和完善的空间。
三是幼儿在与材料的互动中是否实现目标并获得发展。教师设计材料的目标有三个:按颜色匹配、点数、按数取物。幼儿基本能在材料和游戏情境的提示下实现按颜色匹配的目标,但在教师引导之前几乎没有幼儿出现自发点数的行为。在材料投放过程中,幼儿需要在教师的不断引导下才能有意识地进行点数,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实现点数和按数取物的目标。可见,材料虽能支持幼儿实现预设的发展目标,但材料自身的引导性较弱,需要借助教师的不断引导,这也是幼儿兴趣的保持需依赖教师的重要原因。值得肯定的是,材料和游戏设计具有一定的层次性,这使幼儿的发展更加具体和动态化。从匹配和分类来看,幼儿可以先尝试按颜色匹配,进而尝试按小动物颜色或名称进行分类。从数与数量关系来看,幼儿可以先尝试点数和送2个小动物回家,逐步发展到送3个、4个、5个小动物回家,获得5以内手口一致点数和按数取物的经验和能力,进而逐步关注数量关系和学习比较数量的方法等。可见,该材料投放的目标涵盖了幼儿发展的不同阶段和更多可能,當教师给予幼儿适宜的支持和引导时,幼儿就能在与材料的互动中逐步实现目标,获得发展。
四、进一步调整和完善材料
区域材料的进一步调整和完善应基于幼儿与材料互动时的表现,以及幼儿进一步探索和发展的需要。
观察发现,要实现材料投放的预定目标,目前最主要的问题是材料自身的引导性还比较弱,不能引导幼儿自主点数和按数取物。因此,材料需要重新调整以增加其对幼儿点数、按数取物的提示功能。教师可以在每个小动物的家中标上不同数量的圆点,表示家里居住小动物的数量(如小家标2~3个圆点,大家标4~5个圆点),引导幼儿通过点数圆点的数量,实现按数取物的目标(见图9)。
在材料投放的过程中,幼儿与材料产生了多样化的互动,其中既有幼儿自主探索的玩法,也有幼儿在原有玩法基础上的拓展。
在颜色匹配操作中,有幼儿尝试按小动物颜色或者名称进行分类,还有幼儿尝试同时按颜色和名称对小动物进行分类,但可以看到,材料并不足以支持幼儿的多种分类游戏。因此,教师需要继续补充支持幼儿探索多种匹配和分类方法的材料,如提供分块并且有动物图标提示的白色背景板,让幼儿探索按动物名称进行匹配(见图10);提供只有分块的白色背景板,让幼儿尝试按自己的想法进行分类。
在给小动物排队的操作中,由于缺乏材料的支持,幼儿起初只能在桌面上随意排列小动物。对此,教师可以给幼儿提供模式排序提示卡,引导幼儿按照卡片提示的模式进行排序,如“一个红海马、一个蓝鳐鱼,一个红海马、一个蓝鳐鱼……”(见图11)。
在送不同数量小动物回家的操作中,幼儿开始对“谁家的小动物更多”产生了兴趣,但在比较方法上缺乏经验。教师可以引导幼儿讨论比较数量多少的方法,并提供可支持幼儿通过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数量多少的卡片式材料,引导幼儿自主探索谁家的小动物更多、多几个(见图12)。
材料的调整和完善并不是材料投放的结束。区域材料的投放是一个螺旋上升的动态过程,不仅需要经历设计材料、观察幼儿与材料的互动、评价互动质量与效果、调整与完善材料的过程,还需要经历互动效果的再观察、互动质量的再评价、材料的再调整……本文仅呈现了区域材料投放过程的一部分,希望我们对这一过程的观察评价能引发教师对区域材料投放的进一步思考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