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嬗变,新的机会来了?
网红直播正成为服装企业拓展消费的又一渠道。
这一年,电商发展呈现新的特点,虽维持增长势头,但增势放缓态势十分明显。此外,移动电商发力、个性化与网红经济互补、三四线城市发力等特点愈发突出。
从商务部发布数据可见,2016年中国网络零售交易额达5.16万亿元,同比增长26.2%,是同期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的两倍有余。其中,实物商品网络销售交易额近4.2万亿元,占同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逾八分之一,占比较2016年同期提高了近2个百分点。
近年电商一直是中国零售业绩增长的主要动力。据官方对重点零售企业的监测结果显示,电商增速为25.4%,远高于百货店、超市和购物中心等其他零售业态的增速。然而,电商行业仍然难掩放缓趋势。
在电商发展逐渐放缓之际,一个十分值得关注的现象是:消费者正由PC段转投移动端的怀抱。根据艾瑞咨询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16年移动电商交易规模约为3.3万亿元,占电商总交易规模的70.2%,继2015年超过PC端之后,移动端占比继续扩大,已经成为网络购物的主流渠道。
消费者钟爱移动购物,最主要的原因是便利,消费者可以随时随地进行消费,智能手机的发展为这种便利提供了最直接的条件。
而对服装企业来说,移动电商因大数据的支撑,可以更快捷地掌握消费者的消费全过程,对用户进行精准分析和个性化推荐。同时,企业可据此调整供应链和营销策略,提高决策的准确性,电商提供的大数据是服装企业调整供应链的重要依据。
PC端当然也可以依据大数据进行分析,但PC端较为被动,若消费者并未进行账号登录,则很难追踪记录,并将同一账号的数据进行合并。从这一角度来看,移动端的数据更为精准。
值得关注的是,保持了长时间的高速发展后,移动电商也出现疲态,根据艾瑞数据统计,2016年中国网民数量超7亿,其中手机网民规模达6.6亿元,市场增量空间减少。
与此同时,一组数据显示,2016年移动购物市场交易规模增速为57.9%,首次低于100%。可见,增速放缓是移动电商平台的一大特征,未来,移动电商将进入平稳发展期。
在国内新一轮消费升级环境下,消费者对个性化消费的期待不断高涨。网红经济中红人效应的不断释放,加速了线上服装服饰的升级。
这一特征主要表现在:首先,由网红参与研发、设计的凸显个人风格的独立个人品牌在今后会不断涌现;其次,在平台规模化销售之外,由设计师参与的个性化、定制化高端服装服饰单品,也成为线上服装服饰下一步进入上升渠道的机会。
网红直播正成为服装企业拓展消费的又一渠道。随着以微博、微信等移动社交平台为依托,通过自媒体的粉丝经济模式分享传播来获取用户,消费者的购买需求会在人们碎片化的社交场景中随时激发,例如淘宝直播平台以达人分享服饰搭配的方式,通过与粉丝互动引导用户消费。
一位山东济宁的时尚买手因具有干练外形、专业服饰搭配经验和独到眼光而在淘宝直播中积累了大量粉丝,消费者“风口上的珠珠”表示:“我已经关注主播三个月了,在她带动下消费了3000多元。并且我已经养成了这样的消费习惯,比如想要买风衣就建议主播选风衣主题,想买鞋子就建议主播挑选鞋子,主播一般延后三至四天就会进行相应的服装推荐。”
记者发现,这种由主播代言服装的形式已经十分普遍,有的主播就是淘宝店主,有的主播则是专业买手,同时代言多家店铺产品,他们代言的服装除了小部分基本款,多是个性化服饰,而这种消费形式已经拥有庞大粉丝群体,并且大步流星迈向了个性化消费方向。
近年来,三四线城市成为零售业拓展发展空间的重要战场,不止实体零售业在进行渠道下沉,B2C电商也在积极角逐三四线市场。据商务部数据,中国中西部地区和三线以下城市网购订单增长明显快于平均水平,成为新的消费驱动力。不少制造业企业利用电商平台积累的海量数据,适应消费者需求变化,推出新产品。
记者在春节期间进行实地采访,一位来自四线城市的唐小姐表示:“以前买衣服我只相信实体店,但是这两年用智能手机后,我已经习惯了网购,觉得又方便又惊喜,我可以以更低的价格买到同等质量的产品。”
调查发现,抱有此消费观念的消费者年龄覆盖在18~45岁,以拥有智能手机的消费者居多,因手机相比电脑普及度更高,因此在这里移动电商更受欢迎。
三四线城市不仅隐藏着消费主力军,更孕育着重要的服装货源地。难得一见的是,三四线城市的服装企业如今与直播平台实现了联姻。因大多数服装加工制造企业集中在三四线城市,随着信息的同步,货源地的服装经营者快速迈进了直播时代。
直播正在颠覆三四线城市的服装经营模式。在这里,服装店家只要拥有一台电脑、一张椅子,注册一家网店,便可以在实体店直播服装搭配,与以往实体店客流量靠运气、靠节假日的时代相比,直播带来的成交量十分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