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如有待 联语本无私
——文化视野中的

2017-05-24 11:20张志春
对联 2017年5期
关键词:联语

●张志春

首先,陕西联语创作有着自唐宋以来的历史。这是值得重视的悠久而未断线的传统,并且有辉煌的业绩。建中四年(七八三)颜真卿受朝廷之命,前往宣抚反叛的李希烈而被囚,颜在囚室题壁几十字,文尾写一联:

人心无路见;时事只天知。

是联语与否,见仁见智。若说此联悬而未定,那么寇准,题仓颉陵:

盘古斯文地;开天圣人家。

张载联语自题:夜眠人静后;早起鸡啼先。

则凿凿有据,至少可向上追溯到宋代,向下扫瞄到当今。从此如渭泾沣涝潏滈浐灞汇黄河,汉水注长江,泊天浴日,时有壮观,浩浩汤汤千余年未曾断绝。资料丰赡辉煌,可以构筑千年地域联语史。屈指数数,宋有寇准、张载、陈抟、张舜民,还有在仙游寺撰联的苏东坡;明有王徵、李梦阳;清有孙髯、王杰、陈大纲、李联芳、路德、张鹏翔、伍生辉、宋伯鲁、白遇道等;民国有于右任等。联语为举世公认可称大家者代不乏人。有的姓名看来陌生,其实说到他们的作品,大家可能会觉得原来那么熟悉。如在国内很有影响的,为论者一再津津乐道者,有清嘉庆进士、高陵陈大纲题岳阳楼:

结合新工艺的成本优势,又对比传统上使用湿法工艺处理的含镍1%的低品位红土镍矿进行了侧吹浸没燃烧工艺成本核算,见表5。

四面湖山来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

清顺治进士、长安张鹏翔题三苏祠:

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

清光绪年间四川绵竹知县、泾阳伍生辉题薛涛井:

古井冷斜阳,问几树枇杷,何处是校书门巷;大江横曲槛,点一楼烟月,要平分工部草堂。

等等。而集句为联且出版煌煌七八卷者,有清末进士高陵白遇道。

第二,陕西联语有着与时俱进的蓬勃生机,有着令人仰慕的创作业绩。在中国文学范围内,作为一种文体,独自闯入文学史者,正是人们熟知的孙髯所作昆明大观楼长联。短联佳作更是不胜枚举。如叶伯英题灞桥:

诗思向谁寻,风雪一天驴背上;客魂销欲尽,云山万里马蹄前。

蒲城张东白的挽郭坚:

一生多奇志,允推当代英雄汉;盖棺难论定,须待他年太史公。

于右任题留侯祠:

辞汉万户;送秦一椎。

无名氏集句题乾陵武则天的也很出色:

六宫粉黛无颜色;万国衣冠拜冕旒。

近代教育家梁海峰题祠堂联,博大幽深:

积德胜似遗金,恰如种树栽花,世世厚培根本地;读书所学何事,守定家规人范,时时善体祖宗心。

口头联语照样入木三分而精彩纷呈。

如一九六零年代出现在关中地区的口头春联:

说什么新春旧岁;也不过昨夜今朝。

横批: 又是一年

将中国历史的停滞甚至倒退的荒谬现状撕破给人看; 一九七零年代出现的品评干部:

情况不明决心大;胸中无数办法多。

联语冷静客观, 活写出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唯上邀宠、盲目逞能、大轰大嗡的冒进官员肖像画;写舞台而辐射广远的:

角色在身,穿谁衣服说谁话;高台出彩,上场容易下场难。……

而这些历时性的作品列举, 或独善其身,或兼济天下,或俯今仰古,或激浊扬清, 似乎让我们看到文学审美趣味多向度地呈现, 似也可以看出民族记忆的史诗性轮廓叙述。可以说,顺着历史不断延伸的陕西联坛, 至今也是中国联语文学未能超越的一方高地。

再次,上述列举,既是丰厚审美积淀的创作积存, 更是涵融着整个民族阅读期待的文化载体。联语既超尘,有营造意境的文学性;又入世,具有联通岁时年节人生礼仪的仪式性。 它是最具中国特色的世界独有的文体。它可以为天地立心,山川大地之美可以让一副悬贴的对子点透, 如同自然美景中选择一个最佳观赏点立一亭子, 让游人驻足沉浸于美景之中;可以为生民立命,平凡人家的岁时节庆、婚丧嫁娶、乔迁生子诸多人生仪礼活动中, 都可以成为此一时空重大的事件,张扬为庄严的文字,悬挂于光天化日之下,展示于众目睽睽之中。它的文学性直指人心, 它的仪式性去除了人们习以为常的等级陋习, 使得张三李四王麻子,任谁都可以成为众人关注的中心,焕发出光彩。于是渐渐涉及联语创作情境,每到逢年过节,婚丧嫁娶,乔迁庆生,在这个时刻,每家每户,每个草根平民,都会成为联语仪式所照耀的辉煌意象, 生活的每个环节场景仿佛经神秘的手指点染而灿烂,都成为可观赏的艺术品, 成为可歌可赞的对象;于是觉得写出来有的放矢颇有底气。可以说,联语是总把新桃换旧符的节日狂欢;同时更是具有日常生命意义的人生礼仪。文字的内容、纸的颜色、笔调、位置、运笔等等元素都将文学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质朴道理反向体现在普罗大众的日常实践当中。它以最简单的形式在时刻提醒着我们,文学不仅仅是文人墨客的案头艺术, 不仅仅只是辞藻秀美的一时之作, 更应该是蕴含个体、生命、社会、世界这四者互动中意义隽永的表达,更应该是在历史的旷野中,个体面对他者、面对世界的心灵独白。

当然, 对于以白话文创作为主体的当代作家来说,创作联语有一定难度。它是从格律文体派生而来的, 在形式格律上有一定要求。其实也简单。对仗,这问题不大。讲平仄, 难度就在于宋元之际汉语语音声调发生了变化,叫做平分阴阳,入派三声。 即传统的平上去入之中,平声一分为二,成为阴平阳平;入声字消失了,分别派入平上去三声。 总共有三百多字。 在关中方言中,是入派两声,入声字全进入阴平阳平之中了。如六、 七、 八、 石、 杰、 滑、 一、 十、 黑、 白等。 这是方言学家邢向东教授的观点。 二十多年来我一直提倡并获公认, 平仄讲究上可以新旧声并论。传统平声为平,上去入为仄; 现代语音呢,有四声,阴平阳平为平,上声去声为仄。讲究传统平仄, 我们有那么多的经典诗词可以借鉴参考, 那是我们审美趣味与汉语语感的重要培养基;讲究现代平仄,普通话或者方言, 我们拥有活态的须臾不可分离的语言实践,何乐而不为之?再说了,我们每每在新年市场上看到那么多春联销售摊点,纸质高档,规模宏大,印制鲜艳,而联语多是吉祥语的堆积; 看到银行等部门邀请书家撰写的赠送储户的春联, 张贴于千门万户,往往是形式大于内容的时候,我们似乎应该有创作的冲动! 我们还有那么多普通读书人家的书房期待着联语点缀, 陕西还有那么多国内外有名的风景名胜需要联语点题, 西安城墙年年春节还要悬挂高大火红的联语……。现实的巨量需求,则是这一文体拥有未来的宣告。

江山如有待,联语本无私。希望自己的表达将是一张广告或拉开一个幕布, 期待着随之而来的是新时代联家的精彩演出。

猜你喜欢
联语
张伯驹联语与诗钟研究
——以《张伯驹联语与诗钟集注》为例
联语
踏莎行·参观白莲河长岭岗村楹联陈列室
智解联语
“聆听书画里的读书声”读书日书画展联墨作品
联语和谜语在历史教学中的妙用
钟云舫在中国对联史上的地位
贾雨村口吟联语
切瓜分客
说“联语”(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