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与对联

2017-05-24 09:33:17王贞虎
对联 2017年4期
关键词:童生举人树花

●王贞虎

科举考试是历代封建皇朝招揽人才的手段,也是统治者控制、束缚知识分子的统治术。十年寒窗,一举成名,便会荣华富贵,身价百倍。可是,真正头戴鸟纱、身穿锦袍的,能有几多?大部分人钻在四书五经堆里,到头来却是一无所得。而且还要常常受到老婆的斥骂:“读书高,读书高,米也没得吃,柴也没得烧!”其痛苦心情,无法形容。有一个穷学究,晚年贫病交困,自知不久人世,于是便作了一副自挽联。联云:

想吾生竭力经营,无非是之乎者也;

问此去何等快乐,不管它柴米油盐。

联语故作旷达之状,实则沉痛辛酸。又某老儒一生落第,命乖运蹇,悲愤之余,常作嘲谑词聊以自遣,有自挽联云:

这回吃亏受苦,都因入孔氏圈中,坐冷板凳,做老猢狲,只说限期已满,竟换到头童齿豁,两袖俱空,书呆子真可怜矣;

此去喜地欢天,必须到孟婆庄外,赏剑树花,观刀山瀑,可称眼界大开,再和些酒鬼诗魔,一尊常聚,南面王无以易之。

虽是自我嘲谑,却奇气横溢,读了令人解颐。

前清时候,有一童生,年已花甲,仍赴院参加应试。学使见他年纪这么大,想借此机会成全他的夙愿。随提堂命题,令其默经,谁知老童苦思冥想多时,竟不能背诵一字,学使哭笑不得,随即赠其一联:

行年六秩尚称童,可云寿考;

到老五经犹未熟,不愧书生。

妙语双关。安徽无为州诸生某,曾因年老被钦赐为举人,戏作堂联云:

并未出房,全亏得白头发秀士;

何尝中式,倒靠了黑耳朵举人。

旧时衙门中未上名的帮差,俗称黑耳朵。中式,即科举制度中,乡试或会试合格者称为中式举人或进士。是联据事直书,妙趣横生。

一廪膳生得钦赐副榜,自书一堂联云:

说甚功名,只免得三年一考;

有何体面,倒少了四两八钱。

明代府、州、县学生员最初都给廪膳,补助其生活。四两八钱,即廪禄也。

旧时,士子赴京赶考,动以月计,不仅花费川资多,而且路途遥遥,跋涉艰苦。边省某君莅场后,作联自嘲云:

四千里盘费花尽,故里喜遄归,亏我此番熬过去;

十三篇文章草率,今朝休盼望,请君下次早些来。

语意慨然,感情真切。又如某童生赴郡应试,偶然想起家中新婚的妻子,于是戏书一联云:

充无罪之军三百里,

守有夫之寡二十天。

猜你喜欢
童生举人树花
举人
感恩生活,给生命一树花开——读《花田半亩》有感
井冈教育(2022年2期)2022-10-14 03:11:40
一句台词
送你一树花
陌上花开文学社:播撒文学之种,静待一树花开
学生天地(2019年36期)2019-08-25 08:59:44
清朝名医叶天士拜师故事
保健与生活(2018年1期)2018-04-20 03:15:47
韩童生 陶慧敏(下)
论宋代的举官制度——以崔与之的举人为中心
韩童生:60岁只是人生前半场
晚晴(2015年9期)2015-05-30 10:48:04
灰树花中锌的存在形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