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中杰
作为学科教学,地图是地理的第二语言,是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等各种能力的重要工具,让学生学会读图,学会使用地图获取信息、进行思想表达,是地理教学最具学科性的目标。而实际教学中,教师发现学生的识图能力较差,总是发现学生要么有图不用,要么答非所问,不知道对图回答。为何教学已经进入读图时代,而有些学生却在地图分析、归纳地理事物方面显得力不从心?
一、造成学生读图能力弱的原因
学生识图能力较差,一是因为学生不知道如何查,另一种原因是学生不习惯查,或者压根儿就没想过查,以至于造成现状。造成学生识图能力弱的重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第一,因为传统地理多以背诵为主,也就没有所谓的专业化,不注重学生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多是接受性理念的传达,只是按部就班地传授知识,而不是关注动态变化,学习方式过于机械化。在读图能力的培养落实上有一定的差距,使学生在应用上往往是张冠李戴,很容易混淆。
第二,有些学生甚至学校对初中地理不重视,主观认识不够,还停留在地理副科的角度,听课质量、知识落实不够,往往听课一知半解,教学结果不理想。
第三,教师在教学中,不重视地图教学,忽视对学生读图、分析地图能力的培养。主要表现在“地球地图”章节中,可能因为时间紧,以教代学,缺乏了应有的实践和趣味化,学生没有意识到读图的意义,多为纸上谈兵,没有成为自己体悟后的查图方法。
第四,有些学生学习态度上存在问题,始终感受不到查图的成就感和快乐,游走在学习的边缘,长此以往,技能淡化,对于地理地图知识的落实效果不到位。
二、提高学生读图能力的措施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增加教学内容的趣味性,使学生在学习体验中感受学习知识、探究知识,在使用地图知识的过程中体会乐趣,从而转变学生学习的态度与热情。
所以,作为学生学业领路人的教师,一定要注意教学的优化,明确教学的责任。在教学中注意挖掘知识的脉略,并使用好地图,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在教学中贴近学生的认知特点进行教学。
第一,在地理学习第一课时,教师要让学生尝试通过不同地图的分析观察,解释身边的现象,感受读图的意义。比如结合假期学生去哪,让学生指图给大家介绍一下,一目了然,地图的作用也就可见一斑。再如,让学生解释大河多从西向东流,为什么四川盆地冬季温差还没有广州大,大比例地图为什么作为国家机密,“荆轲刺秦王,图穷匕首见”,一幅地图对于一个地区的发展,甚至对战争的输赢有重大影响,让学生不经意间感知地理知识,在体悟中享受地理给我们带来的便利。
第二,注意地图教学的不同阶段化。在集中进行地图知识学习的时候,要注意搜集各种信息地图,特别是一些特色地图,让学生感觉到生活化。如美食地图、旅游地图,让学生知道不同的目的、地图的种类不同,注意关键信息的归纳。 其次,教会学生掌握读图程序和方法,即引导学生先阅读图名、图例、比例尺以及重要地理界线,以此确定地图的类型、地域范围等,学会有序、有目的地阅读地图,从而找出地理特征、地理规律以及各要素之间的联系,达到准确理解图像内涵和正确结论的目的。
第三,地图教学可以合理使用板图板画、多媒体课件,尽可能做到动态化,信息的精简醒目化,让学生便于观察,从而可以加深学生对空间图形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为分析地图打下良好的基础。特别需要強调的是,一定要注意学生的参与与展示,确保每个学生都知道怎样查、怎样分析、怎样表达。如气候资料图,如何根据气温数据确定温度带,如何根据降水量叠加,归纳气候特点,得出气候类型,这些一定要让学生反复练习,习惯成自然。
第四,注意适当结合课堂课内教学,教学方式要多样化,适合学生成长阶段的需要。比如组织绘图比赛、查图比赛,让学生在合作竞争的游戏中变化。如地球仪的制作和展示,寻宝比赛——要求学生根据校园某一区域绘制地图,标注藏宝位置,分组进行寻宝评比,既是地图三要素的学习,也是读图基本功的练习,也与学生定向越野等电子游戏相联系,让学生感受到有图在手天下走的快意。
第五,地图是地理学的第二语言,是地理信息传输的通道。地图不仅能够形象、直观、综合表达地理知识,而且学生可以从地图上直接获取许多知识,并能启迪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发展记忆力。因此,地图是地理教学的得力工具。课堂教学中不论课前预习还是课后检测,彰显地图练习的地位:如填图、读图分析,让同学感到学习和使用地图有所成,掌握地图知识大有所用,从而能够从地图学习中尝到甜头,不断强化学生对地图的学习兴趣,感知地理教学中地图的魅力。
总之,优化教学,让学生步入读图时代,不仅是地理教学的必须,也是为学生将来生活发展的一种能力。教师要加强地图学习的有效性,引导学生挖掘和有效处理地图信息,并善于将热点问题及时通过地图表现,从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