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星有多远?

2017-05-23 19:33李佩宁
基础教育参考 2017年9期
关键词:测距距离物体

李佩宁

科学原理常常是在理想条件下抽象出来的,但是当我们应用这些科学原理时,会遇到实验条件、实验误差、资源限制等方面的问题。视差法就是运用三角形的相似性原理来测量遥远距离的常用方法。通过把原理落实到应用的过程,提升学生在现实情境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课程重点

通过探究实验使学生了解视差法原理,要求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测试月亮到地球的距离;使学生在实验中发现要测量的距离越远,误差就越大,并能够分析误差的成因,提出解决办法。

【涉及领域】天文、物理、技术、工程、几何

【建议年级】小学高年级

【建议时间】90分钟

【建议材料】胶带、回形针、尺子、纸、硬纸盒或卡纸、非定向光源(灯泡或去掉灯罩的台灯)

二、课程任务

课程开始,学生需要通过一系列实验来学习视差法,并从中总结出相似三角形的原理,然后通过重新设计实验方案来测量地月距离。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视差法最远能够测量的距离,形成小组实验总结报告。

三、课程步骤

1.导入(10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向前伸出一只拇指,分别闭上左眼和右眼,看教室里的某个物体。学生会发现,左眼和右眼看到的物体位置不一样。教师用以下问题引导,要求小组讨论后给出解释。

(1)左眼和右眼看到的位置为什么不一样?

(2)物体的位置相差多少?

(3)怎么测量这个差距?(用尺代替手)

(4)除了直接用尺,还有什么方法能测量出你和某物之间的距离?

教师在黑板上画图讲解:由于两只眼之间有一定的距离,在越过手指看物体时,会产生一个视差角。请同伴协助分别测量两眼之间的距离、眼睛与手指之间的距离、手指移动的距离和物体的距离,将发现下面的规律:

物体距离/两眼距离=(物体距离-手指距离)/手指移动的距离

2.宣布任务和评价量规(10分钟)

宣布任务:教室中间将放置一盏模拟月球的灯,各小组设计并制作一个装置,来测量观测点到灯泡的距离。教师展示评价量规(见表1)。

3.人眼如何判断距离(10分钟)

用双眼观看空间景物时,形成立体视觉的因素称为双眼立体信息。人的两眼相距约58~72mm,因此,用双眼同时观看同一物体时,左、右两眼视线方位不同,物体在左、右两眼视网膜上的成像亦稍有差异,这种差异即双眼视差(见图1)。双眼视差经过大脑加工,以“距离”的方式传送到意识,使人看东西有“深度感”,这也是3D电影等技术的原理。请学生闭上一只眼睛,感受没有距离感的图像和有距离感的立体视觉有什么区别。

4.相似三角形(15分钟)

将上面的实验总结成几何图形,将发现顶角相同、底边平行的三角形存在三种不同情况(见图2),请学生讨论,教师用以下问题引导。

(1)这三种情况有什么异同?

(2)这三种情况边长和距离的关系如何?

(3)三种情况都可以用于测距吗?(第二种情况不适用,但也可用于三角测距)

(4)请分别画出设计图解释在这三种情况下怎样测距。

5.模拟星球实验(25分钟)

将一盏灯放在教室的正中,请各小组设计实验方案来求出测量点到灯泡的距离。各小组提交设计图纸后领取材料。

针对第一种相似三角形,用双眼视差法可以计算出测量点到燈泡的距离(见图3)。

针对第三种相似三角形,可以制作如图4的盒子来测量距离。测距时改变盒子的位置,灯泡在盒子里留下的光斑也会改变位置。通过计算可得到灯泡距离。请各小组将实验方案及距离列举在黑板上。

教师直接测量距离,与学生测量结果比较,看哪一组的实验结果最精确。引导学生讨论以下问题。

(1)假设把灯放到操场,这种方法还能用吗?

(2)这种方法最远能测多远的距离?

(3)影响实验精确度的原因有哪些?

(4)采取哪些手段可避免这些干扰因素?

6.总结和展示(20分钟)

给每个小组至少5分钟时间展示并讨论。

(1)能否用地球在宇宙中移动的距离当做短边,测量某颗星球到地球的距离?

(2)怎样才能更精确地测距?

(3)请查阅相关资料,完善总结展示报告。

【拓展作业】测量月亮的距离(课后完成)

请各小组重新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测量地球到月球之间的距离。如果在家中没有条件实验,在总结报告中提出方案设想并进行解释即可。

猜你喜欢
测距距离物体
距离美
距离
电力电缆故障测距分析与应用
220 kV电网行波测距系统组网运行实践探讨
床到马桶的距离
揭开物体沉浮的秘密
为什么同一物体在世界各地重量不一样?
“力”常考易错点扫描
悬浮的鸡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