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整体世界史观视角看,“一带一路”战略符合世界历史发展规律,它是世界历史纵向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合理产物,是世界各地区之间横向联系进一步加强的体现,会促进世界历史的纵向发展进程和横向联系,也是对当代世界体系实质的诠释和探索。可以预见,它将会促进我们国家的经济结构转型升级,促进我国与周边国家之间的经济联系和经济发展。
整体世界史观是吴于廑先生关于世界史研究的理论成果,其最基本的观点是认为人类历史发展的过程就是“由相互闭塞发展为密切联系、由分散演变为整体的全部历程”,[1]这种发展分为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二者互为条件相互制约。当前,中国秉持开放的区域合作精神,提出“一带一路”战略,既承载了曾经丝绸之路的记忆,也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有加强中国与东亚、欧洲和非洲间的密切联系的考虑。从整体世界史观的视角来观察“一带一路”战略,有助于我们以更宏观的视野看待“一带一路”战略在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对其发展前景也有一个更好的判断。
“一带一路”战略是世界历史纵向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合理产物
依据整体世界史观的观点,纵向发展指“人类物质生产史上不同生产方式的演变和由此引起的不同社会形态的更迭”,[2]吴于廑先生认为世界历史纵向向前发展,人类历史由低级社会向高级社会发展演进。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生产力的不断进步,二是世界横向联系的不断加强。
一方面,人类历史的发展史也是生产力的发展史,人类社会经过了原始文明、农耕文明、工业文明到后工业文明时期,从原始生产方式、手工业为主的生产方式到大批量生产方式,生产力不断提高。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日益精细的社会分工、全球范围内的资源配置和信息化技术的发展等大大促进了生产力的解放。另一方面,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尤其是资本主义工业化与技术革命,生产力进一步解放,促进了各地区之间的横向联系,经济领域尤为明显,各国之间经济联系不断密切,全球性贸易组织和区域性的经济集团越来越多。
对于我国来说,改革开放之后,生产力水平极大提高。经济增速长期保持高速增长,经济规模日益庞大,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经济体,我国的发展从某种程度来说也是世界历史纵向快速发展的缩影。当前,我们国家也成为世界第一大贸易国,与其他国家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这也是整体世界史观视角下纵向发展促进横向发展的广度和深度的体现。然而生产力的提高也带来了一些问题,比如产能过剩、产业结构不合理及科技快速发展带来的物品快速折旧等,阻碍了我国的经济发展,宏观上看,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世界历史的纵向发展。
“一带一路”战略,客观上是历史纵向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合理产物,它是生产力高度发达、生产方式的变革和全球化分工的必然结果。一方面,它的提出可以促进现阶段生产力的发展,解决我国产能过剩和寻求产业结构升级。目前,我国既有具备参与国际竞争基础和實力的发达地区与先进产业,也有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的发展地区,还有以资源劳动密集型、外来产品加工型产业为主导的欠发达地区,目前全球产能过剩的问题亟需我国调整产业结构,“一带一路”战略正好可以将我们国家的资源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转移,而这种转移也能为这些沿线国家带去经济发展机遇和提供工作机会,促进经济发展,互惠互利。另一方面,这一战略的提出也可以进一步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间的横向联系,加强经济联系、政治联系和文化联系,顺应世界历史纵向发展过程中横向联系不断加强的潮流趋势。
“一带一路”战略是世界各地区之间横向联系进一步加强的体现
横向发展是指“历史由各地区间的相互闭塞到逐步开放,由彼此分散到逐步联系密切,终于发展成为整体的世界历史这一客观过程”。[3]当前,全球化加速发展,这一横向联系的过程也处于飞速发展的阶段,其中最明显的就是经济的全球化发展。全球资本的流动和跨国公司的发展,客观上要求跨越民族和国界的国际分工,寻求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最佳配置。
“一带一路”战略是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各地区之间横向联系进一步加强的体现,是我们国家加强与其他国家之间横向联系的明智举措。改革开放提出之后,中国全方位发展对外贸易,当前已成为世界第一大贸易国,与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紧密的贸易关系,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都有很多的贸易往来。“一带一路”战略从经济层面看,旨在推动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和经济发展及沿路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现代化,这是我国与这些国家共同利益的真正契合点。“一带一路”沿途国家处于不同发展阶段、具有各自不同的优势,经济发展潜力巨大,在农业、能源、基础设施建设、金融、科技等诸多领域有着广阔的合作空间。“一带一路”沿途连接着中亚经济圈和欧洲经济圈。欧洲经济圈经济发达,科技水平高,尤其是节能环保产业。中亚经济圈经济发展潜力大,资源丰富,而建筑、纺织、汽车、食品、光电通信等都是中亚等国发展相对较弱的产业,与中国具有很强的产业互补性。中国可利用自身产业优势,加强投资,转移过剩产能,进一步完善产业结构,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从政治层面和文化层面看,这一战略合作不仅符合双方国家的经济利益和需求,同时有助于改善我国的形象,加强与沿线国家的文化交流,形成全方位的命运和利益相互依存的共同体,提高我国的政治地位。
“一带一路”战略是世界各地区之间横向联系进一步加强的体现,也会加速各地区之间横向联系的进程,微观上看,就是会加强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之间的密切联系。
“一带一路”战略是对当代世界体系实质的诠释和探索
吴于廑先生认为,当代世界体系的实质就是工业化以及以何种方式完成全球的工业化。理解现代化的共性与特性也可以从这两个方面,工业化源于人类发展进化的共同要求,而完成工业化方式的不同路径则源于世界历史发展的不平衡性和人类社会发展的多样性。
“一带一路”战略提出的根本原因在于生产力的发展和工业文明的发展,是全球化大生产背景下资源优化配置的体现,在于寻求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之间经济优势之间的互补。经济全球化不可逆转,不同国家之间的经济联系会越来越紧密,我们国家所需要考虑的是如何更好地融入世界体系中,如何更好地建立与其他国家地区之间的联系。“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不一,体现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多样性和世界历史发展的不平衡性,我们同这些国家一起都有完成全球工业化进程的需求,而这一战略的提出正契合同沿线各国一同探索如何更好地完成全球的工业化进程。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化蓝皮书:“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工业化进程报告》指出,预计到2020年,中国基本实现工业化。“一带一路”战略的推出,表明中国的工业化进程正在产生“外溢”效应,中国将与“一帶一路”沿线国家合作,在国家层面推动产业升级和工业化进程,实现工业产能合作以及其他方面更广、更深层面的经济合作,这对世界工业化进程的推进意义巨大。
“一带一路”战略是对世界历史合理未来的科学追求
吴于廑先生认为世界历史的合理未来是“合理地生产、合理地分配、合理地应用科学技术、合理地满足人类群体和个体不断提高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需要”。
2014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上,新加坡商会会长Dorothy曾表示,中国作为第二大经济体,牵头启动“一带一路”,将带领APEC国家更好配置亚太地区的资源和机会。
经济全球化旨在通过国家间的贸易、资本流动、技术转移、相互依存、相互联系而形成全球范围的有机经济整体,促进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广泛流动和合理配置。“一带一路”战略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也有促进“一带一路”区域范围内资金、自然资源、市场、劳动力等资源在相对小范围内的合理分配的作用。中国将通过“一带一路”战略提升区域经济的一体化水平,带动区域间贸易活动的增长和更广泛的区域合作,充分发挥各经济体的比较优势,做到贸易成本的最小化,从而促进区域间资源的合理配置。
从长远来看,这种小范围内的资源合理配置会促进全球范围内更好的资源配置,促进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因而“一带一路”战略是对世界历史合理未来的科学追求。
注释
[1]吴于廑.中国大百科全书·外国历史[J].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2][3]吴于廑.吴于廑学术论著自选集[J].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参考文献
[1]吴于廑.中国大百科全书·外国历史[J].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9(4).
[2]吴于廑.吴于廑学术论著自选集[J].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2).
[3]陈志强.论吴于廑整体世界史观[J].世界历史,2013(4).
[4]刘景华.吴于廑先生对整体世界史观学术渊源的探讨[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3(11).
[5]胡德坤,邢伟旌.“一带一路”战略构想对世界历史发展的积极意义[J].武汉大学学报,2017(1).
作者简介
李青勇 武汉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在读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