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晋
摘 要: 众所周知,“中国梦”的提出对于我国各项事业的建设和发展都指明了方向,并成为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可以说,将“中国梦”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中来,对于推动大学生的思政教育成果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详细的分析了将“中国梦”融入到思政教育的必要性,以期提出加强大学生思政教育的有效对策与建议,进而指导于具体的教育实践。
关键词:“中国梦”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號:1003-9082(2017)03-0231-01
一、“中国梦”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
“中国梦”是全国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指引着我国社会主义各项事业发展的方向,特别是对于高校的思政教育工作来说,也更是如此。“中国梦”的有效融入,不仅能够增强大学生的责任感,坚定崇高的理想信念,而且还能使得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等。
1.“中国梦”的融入坚定了大学生的理想信念
通过详细的研读“中国梦”的内容和目标可以发现,“中国梦”实际上是一种价值理念,对于坚定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来说,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当前,有相当数量的大学生存在着理想信念不够坚定的情况,“中国梦”内容的融入,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激励大学生,培养他们的责任意识,增加他们的历史使命感,对于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有着强化的作用。
2.“中国梦”的融入提升了思政教育的实效性
众所周知,“中国梦”对于人们思想境界的提高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也丰富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中国梦”分别在理想信念教育、遵规守章教育等方面做出了具体要求,指明了教育的基本内容,为思政教育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源泉。值得一提的是,“中国梦”在思想指引上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摆正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向,着力在爱国主义教育、思想道德品德教育上下大力气,为实现我国伟大的复兴梦提供了重要的思想保障。可见,“中国梦”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两者之间有着相辅相成的作用,“中国梦”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而思想政治教育则为“中国梦”起到了基本的保障作用。可以说,“中国梦”的融入提升了思政教育的实效性。
3.“中国梦”的融入有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新时期,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推进,我国在经济、贸易、文化上的交流日益加强,西方一些不良的思想也影响着人们原有的价值观。大学生由于其思想意识状态还并未完全成熟,极易受到不良思想的影响,也会产生个人主义倾向。而大学生作为祖国未来建设的中坚力量,对于他们价值观的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那么,就要求高校的相关工作者,应当高度重视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当将“中国梦”融入到思政教育中来,培养大学生具有正确的价值观,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
二、“中国梦”融入思政教育的对策与建议
1.融入思政教学的具体过程中
一般来说,高校所开设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途径。作为相关的教育工作者来说,应当有效的利用好这一主渠道,将“中国梦”融入思政教学的具体过程中来。另外,在教学活动的方式方法上,还应当不断的创新,选取大学生感兴趣的问题,组织大家进行深入的讨论,以期发挥大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2.融入实践教学活动中来
任何教育活动,都需要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有机配合。对于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来说,也需要如此。作为相关的教育工作者,应当在为大学生讲解完基本的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引导大学生将理论转化为实践,通过具体的行为来践行“中国梦”。例如,高校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通过介绍先进的事迹,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
3.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中来
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对于大学生思想道德境界的提高,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因此,高校层面应当加强在这方面的建设工作,并将“中国梦”的精神内涵融入到校园文化建设中来。具体来说,高校层面可以定期举办形式各样的校园文化活动,如以“中国梦”为主题的演讲比赛等,努力将“中国梦”的科学内涵撒播在校园的每个角落,通过校园文化载体将“中国梦”内涵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三、结语
综上所述,“中国梦”对于我国社会主义各项事业的现代化建设有着重要的作用,指引着前进的方向。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应当将“中国梦”有机的融入其中。这是因为,“中国梦”的融入能够坚定了大学生的理想信念,不仅提升了思政教育的实效性,而且有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具体来说,作为相关的教育工作者,应当将 “中国梦”的内容融入思政教学的具体过程中来,融入实践教学活动中来,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中来,最终做到切实的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董建,王丽君.“中国梦”融入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及路径[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3).
[2]陈月霄,裴文庆,王彬彬.“中国梦”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及路径分析[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01).
[3]徐湘蓉.将“中国梦”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J].教育探索,201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