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是一种以小见大的文学艺术形式小,其题材广泛而又注重生活真实,笔法灵活而又讲究文情并茂的文学题材。它能迅速地反映现实生活,表现人们的思想情趣,同时也夹杂着对历史和文化的情感。
散文是作家对历史文化的独特鉴赏,这主要体现在文化散文。无论是余秋雨的一系列“文化散文”,还是李元洛的“中国大散文系列”,他们都始终贯彻着一个鲜明的主题——对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的追溯、思索和反问。一个民族的历史,是这个民族共同的精神财富,是这个民族的民族特性中正面因素和负面因素纠结而成的“沉淀物”。历史是走向未来的阶梯,忘却了历史,也就丧失了通往未来的立足点。所以散文是人心灵之弦上迸发出的音符,心弦的每一拨动无不都在跳动着生命的节律;散文是一种与时俱进,它无时不在关呼着人类、自然和社会现象的发生、发展。
散文是一种永远追随与人类相生相伴的人类文明的创造活动。
对于散文,只有有一定阅历、心静得下来并且能做到收放自如的人才能写出好的作品来。能把“形散”与“神聚”结合起来,做到寓控制于放纵,这是余秋雨散文的一个显著特点。从放纵一面说,丰富想象、说理畅达、冲谈平和,这些因素构成放纵的张力,使他的笔如同奔马,纵横驰骋,叙事、联想显得自由自在、游刃有余,表现出情溢于言,理胜于辞的文章气势。从控制一面说,叙述、描写、议论、抒情总是贯串着这样的思想线索——低徊、感伤的历史氛围。在题材的剪裁、缝合和表现主题的过程中,散文的线索成为内在的凝聚力,使叙事、写景、议论和一切知识性材料,时时 、处处都紧扣住说理或抒情的“中心”,散而归一,杂而不乱,形散而神不散。在他的每一篇散文中,都叙述着鲜为人知的掌故、轶闻、趣事、传说、故事以及中国和世界各地的风土人情,这些丰富的历史知识,有助于思想的敏捷,想象的翱翔,以及作品内容的深厚和境界的开拓。如在《上海人》一文中,作者思接千载,天马行空的联想,举重若轻地把文史等多方面的知识积累融入了感性的叙述中,写了徐光启的文化性格,上海的历史等,无不成为余秋雨恰如其分地阐释构建上海文明新形态这样一个主题思想的生动、形象的材料。其他如《千年庭院》、《进士》等都是以思想的线索贯串全篇,并注意运笔的轻重浓淡,抑扬张驰,在波起云涌的变化中间取得结合的形神的统一。
散文还是生命的体验。散文,这种文本格式一开始就是一种生命的礼赞,它因生命而产生,因生命的传承而发展,因生命的绚烂而成为一种生命的终极关照,旨在实现绿色生命世界。
记得大学老师讲课时曾向我们推荐史铁生的《我与地坛》,其实早在中学时就已经读过,只是那时没有深刻体会出对命运、对人生的感悟。人自何处来又向何处去,说来就象一根无始无终的直线,而人类可以用文字的形式把一种最富性灵的东西涂画在这根直线上,在人类向前的过程中的某一回首,得到一种生存暗示和动力参照。也就在这一瞬间,人被从不良中解放出来获得自由,自然人与自由人在这里合一而成为直线上的灿烂星座,散文就象直线上的精神画笔成为解放人类精神的使者和武器,经过不断的精神修复和不断的思想革命,让人类成为真正的人类自身而不是兽类。所以散文是生命的体验,是一种艺术的生命体验,如同一种哲学的生命思考和生命的哲学思考。
散文是心灵随笔,是跟自己进行心灵交流的一种说话方式,也是读者与笔者的一种心灵交流方式。
记得上学时有个教授说过现在已经是全民皆散文的时代了。日常中所看所闻所思,逐一形成自己的心境,然后用文字的形式展现出来,便成了感悟,成了心灵随笔,成了自由散文。其实我们在微博、日志上发表的心情感悟都是自由散文的一种表现。
所以散文是直接表达我们与心灵有关的情感。心灵的坐标,心灵的色彩,心灵的轨迹,心灵的颤动,都靠思想感情来打整。其中真情是散文中的灵魂,而真情是心灵的“倒影”。因此,得做到笔随心到,笔随心走,笔随心涌。用优美的文字直透内心的感应和理智的回响。
对于散文,之所以我们采用这种文学形式,我觉得应该归功于它对作者来说,不必太拘泥于如何拥有奇妙的构思或情节,它很随意,很灵活多变,这样的文章可以自然而然地开头,就像和一个老朋友在悄声诉说自己的感受,这样你当然会继续地说下去,笔下就行云流水般记录下去。关键是要有情,不管是议论的随笔,还是记叙性的或笔记类的文章,总之,散文有各种类别可以充分表达作者的感受,只是散文也要有独到的观点或视点,感动了自己才会感动别人。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化,春花秋月、春华秋实,有多少的文人墨客用文字对生活进行了演繹和诠释,然而又有多少文字能够留传下来?每个时期都会有一些为文者独领风骚,他们的文字犹如万绿丛中的一点红,观赏了它,旁者便黯然失色,他们的引人入胜处就在于抓住了时代的脉博,在国难当头能对花花世界当头棒喝,虽然经历了很多年,如今我们一读,还会为之一振。
作者简介:马晶(1985-),女,汉族,黑龙江哈尔滨人,本科,单位:北京航空旅游专修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