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动研究法在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自我管理行为干预中的应用

2017-05-22 09:26:50路明惠侯桂英
护理研究 2017年15期
关键词:研究法维持性血液

刘 霞,路明惠,徐 岩,侯桂英



行动研究法在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自我管理行为干预中的应用

刘 霞,路明惠,徐 岩,侯桂英

[目的]探讨行动研究法在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自我管理行为干预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透析中心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6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血液净化中心常规健康教育和指导;干预组应用行动研究法建立自我管理行为流程,即确定、评估问题后按计划、行动、观察、反思、修正计划实施干预,如此螺旋式循环3个阶段后评价两组自我管理能力。[结果]干预后干预组自我管理总分及伙伴关系、情绪处理、问题解决和自我护理得分均高于对照组。[结论]行动研究法应用于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自我管理行为中可提高病人的自我管理能力。

血液透析;常规健康教育;行动研究法;自我管理行为

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是终末期肾病(end stage renal disease,ESRD)常采用的治疗方法,在我国 89.5%的终末期肾病病人采用血液透析治疗[1]。由于血液透析只能替代肾脏排泄和滤过部分功能,无法替代肾脏的重吸收、内分泌等功能,长期治疗会导致心血管疾病、贫血、甲状旁腺疾病等多种并发症发生,加之病人自护能力较差,严重影响病人生活质量[2-3]。据相关文献报道,血液透析病人的自我管理行为与其生活质量呈正相关。因此,在透析治疗的同时,如何发挥病人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其自我管理能力,是提高病人生存质量、减少并发症发生的关键,也是广大护理工作者所要追求的目标[4]。鉴此,本研究应用行动研究法,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自我管理水平低下的原因,给予恰当的护理干预,分析和反思计划执行效果,进行再计划,从而提高病人的自我管理能力。我院将行动研究法应用于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的自我管理行为干预中,取得了显著的效果,获得了有价值的经验。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用便利抽样方法,选取 2015年6月—2016年5月在我院血液净化中心行血液透析的病人60 例。纳入标准:①接受血液透析治疗3个月以上;②无心、脑、肺等严重并发症,无精神疾病、严重意识及认知障碍,病情相对稳定,意识清楚;③年龄18岁以上,有阅读能力,病人意识清楚,能进行口头和书面交流。排除标准:①有精神疾病或智力障碍,不能有效完成问卷;②有严重心、脑、肺等严重并发症及急性感染和肿瘤,严重认知功能障碍,合并严重并发症,听力、语言沟通障碍,生活不能自理者。干预前向病人及其家属说明研究的目的及方法,取得同意后签署知情同意书并对调查保密。两组病人年龄、性别、职业、文化程度、病程、对血液透析相关知识掌握和自我管理能力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具有可比性。60例病人一般资料见表1。

表1 60例终末期肾病病人一般资料

1.2 方法

1.2.1 护理干预方法 将60例病人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30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给予血液净化中心常规健康教育和指导。干预组采用行动研究法,即发现问题—制订计划—行动—观察—反思及进行再计划的循环模式进行干预,以2个月为 l个循环,共进行3个循环,干预时间为期6个月。

1.2.1.1 发现问题 分析血液透析病人自我管理能力低下的原因,将“如何提高血液透析病人自我管理能力”确定为研究问题。通过查阅国内外文献,对病人进行访谈,分析、归纳影响病人自我管理行为的相关因素。

1.2.1.2 首次计划和措施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鼓励病人消除顾虑,了解病人的需求和问题,帮助病人找出日常自我管理行为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分析可能的原因,帮助病人制定提高自护能力的方案。让病人意识到自我管理行为的重要性,纠正病人以往错误的行为习惯。让病人正确掌握血液透析方法、注意事项、透析前后护理要点及日常生活护理要点等,同时,鼓励家属监督病人的日常行为,及时发现并反馈存在的问题,并加以改进,逐步建立良好的行为习惯。

1.2.1.3 行动 为病人提供相关资料,组织开展讲座、报告会,对病人及家属进行知识讲解与健康指导。①家庭监测:指导病人及家属测量血压、体重、腹围、尿量的方法并进行记录。②透析知识指导:向病人及其家属介绍饮食、用药、运动、心理等方面的基本知识以及透析的不良反应及应对措施,让病人掌握常见的并发症以及防治方法。③自我管理知识指导:根据病人自我管理行为情况,制订血液透析病人的自我管理计划,发放血液透析病人日常管理手册。告知病人饮食不当及液体摄入过量的危害;嘱病人定期检查,遵医嘱定期透析,规律用药,并指导病人认识检查结果;指导病人动静脉内瘘的护理及检查,如有渗血、感染、水肿等情况需立即就诊;研究者定期总结护理中的不足并制订相应的应对措施,定期对病人进行随访,对病人自护行为进行指导,鼓励家属负责监督并给予支持,以便于病人良好行为习惯的建立。每月召开1次座谈会,方便病人进行经验交流。会后多学科团队成员召开全体会议,根据病人反馈的结果修正计划。

1.2.1.4 观察、反思、修正计划和实施 第一循环:①观察、反思。80%的病人提出由于对宣教内容无法全部掌握,缺乏改变不良饮食习惯的信心和决心。②修正计划和实施。帮助病人提出目标,要求参加者根据存在的问题,提出纠正不健康饮食习惯的计划和步骤,并且督促病人严格按照计划实施。建议病人使用记录本记录饮食的改变,以此控制饮食,进而积极参与疾病的管理。第二循环:①观察、反思。经过第一循环,95%病人能够掌握透析的相关知识,但是有60%病人缺乏相关的家庭支持以及社会支持,对控制疾病与自我管理缺乏具体可行的目标,难以坚持。②修正计划和实施。深入了解病人及家属对于健康状态的期望值,获取相关社会支持,保持良好的沟通与交流,设立现实可行的健康目标及具体实施方案。如病人希望能够较好地控制液体的摄入量,减少超滤量,却难以实现时需给予适当的鼓励与引导,细化目标。提倡护理目标与病人目标相结合,与病人探讨假设问题解决后即可获得的收益,共同设立可行性健康目标。第三循环:①观察、反思。90%病人家属在经过第二循环后能够主动督促并支持病人建立良好的自我管理行为,但是有部分家属提出病人在遇到困难或合并并发症时易产生不良情绪,对疾病控制丧失信心,对社交活动产生规避心理。②修正计划和实施。帮助病人克服不良情绪,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支持鼓励病人参与定期举办的交流会,参与互动,沟通与解决自我管理过程中的新问题。研究结束后,逐渐扩大规模,增加人员,让更多的血液透析病人从中受益。

1.2.2 评价工具及方法

1.2.2.1 一般资料问卷 由研究者自行设计,内容包括一般人口学资料和血液透析临床资料。

1.2.2.2 血液透析自我管理量表 该量表由宋艺君等[5]研制,经北京协和医院进行调试[6],该量表包含伙伴关系、情绪处理、问题解决和自我护理4个维度20个条目,伙伴关系(4个条目),问题解决(5个条目),情绪处理(4个条目),自我护理(7个条目)。采用4 级评分法,总分20分~80分,得分越高,表明病人自我管理行为越好。干预6个月后的第1周由不知分组情况的研究组人员统一进行评价。

1.2.2.3 调查方法 在获得病人知情同意的情况下,于干预前后分别将调查问卷发放给病人,并向其讲解填写要求,按照问卷要求逐项填写,一般由病人独立完成,如有特殊情况可由调查人员帮助其完成。问卷完成后及时收回,并检查问卷的完成度,确保问卷有效。本研究发放问卷60份,回收60份,全部有效,有效回收率100%。

1.2.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包建立数据库,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见表2)

3 讨论

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进步以及医学模式的转变,延长病人生命已经不是血液透析治疗的唯一目标,强化病人自我管理意识、改善生存质量变得尤为重要。血液透析病人的自我管理行为是指病人为预防并发症和改善健康状况而采取的行为,包括饮食行为、对并发症的管理、病情的监控、社会心理行为和治疗行为[7]。然而,目前我国血液透析病人的自我管理状况并不理想,血液透析病人大多为非住院病人,缺乏系统的健康教育,加之社会支持资源匮乏,导致病人难以获得自我管理相关信息,因而对自我管理内容缺乏认识。研究显示:大部分血液透析病人自我护理能力相对较低,有些病人甚至无法坚持治疗[8-9]。较低的自我管理行为依从性会降低透析的有效性,延长透析时间,严重影响病人生存质量和生存率[10]。因此,加强血液透析病人自我管理干预尤为重要。

以往对血液透析病人的护理方式以简单、短暂的常规健康教育为主,大部分病人在治疗过程中较为被动,不能主动参与疾病的管理与康复,容易忽略病人的主观能动性和遵医行为,导致一部分病人虽然掌握了一些疾病相关知识,却由于种种原因未能付诸行动或难以坚持,从而影响自我管理能力的提高[11]。行动研究法是以解决问题为核心内容,通过研究人员分析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再经查阅文献资料后,将其分解为可逐个解决的小问题,设定可实现的目标,制定解决问题的方案并实施,同时动态监测效果,及时修订方案,反思过程呈螺旋循环,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解决问题的同时防止问题的再次发生[12-13]。应用该方法指导护理,要求对临床护理问题进行评判性分析并予以针对性解决[14]。它强调护士创造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其宗旨是向血液透析病人及其照顾者提供更系统、更专业的护理干预,帮助病人建立自我管理意识,增强病人的自我管理能力,进一步提高生活质量。

本研究中,研究人员获知病人自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主动寻求知识和信息,通过查阅文献分析解决问题,并且动态地制定了针对血液透析病人的自我管理行为干预方案,研究者不断反思,将发现的问题及时调整,以完善下一循环的流程,以优化干预的方案。结果显示:干预组病人的伙伴关系、情绪处理、问题解决、自我护理及自我管理总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

4 小结

综上所述,将行动研究法应用到血液透析病人的自我管理中是可行的,不仅纠正了病人不健康的饮食习惯,还提高了对疾病的监测能力。干预组病人在这个过程中互相鼓励、互相支持,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使病人更加主动地参与疾病的治疗和决策,提高了病人的自我管理能力和对治疗的依从性,从而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病人的生活质量。但本研究样本量较小,今后可增加样本量作进一步研究并推广。

[1] 王爱平,野泽明子.中国血液透析患者自我管理行为问卷的开发[J].中国临床康复,2004,8(24):5147-5150.

[2] 范汝艳,张红梅,常立阳,等.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体力活动能力状况及影响因素[J].中华护理杂志,2014,49(7):778-782.

[3] 张燕.协同护理模式对血液透析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5,21(7):824-827.

[4] 杜春玲,申屠磊华,胡红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自我管理教育[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8,25(3B):68-69.

[5] 宋艺君.血液透析病患自我管理量表之构建与测试[D].高雄:高雄医学大学,2009:1.

[6] 李慧.血液透析病人自我管理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D].北京:北京协和医学院,2011:1.

[7] 王爱平,冯茂玲.血液透析患者自我管理行为问卷的开发[J].中国卫生统计,2005,22(6):368-372.

[8] Kao TW,Lai MS,Tsai TJ,etal.Economic,social,and psychological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health-related quality of life of chronic hemodialysis patients in northern Taiwan:a multicenter study[J].Artificial Organs,2009,31(1):61-68.

[9] Kyriacon C,Vladeck F.A new model of care collaboration for community-dwelling elders:findings and lessons learned from the NORC-health care linkage evaluation[J].Int J Integr Care,2011,11(11):1-20.

[10] 罗世香,苏兰若,王爱平.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J].护理研究,2007,21(6B):1526-1528.

[11] 刘鹏飞,汪涛,王宜芝.慢性疾病自我管理的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06,41(4):354-356.

[12] 白姣姣 孙皎 沈宇峰,等.行动研究法在糖尿病患者足部健康行为干预中的应用[J].护理学杂志,2009,24(7): 11-13.

[13] 赵志红,王红艳,孟丽,等.“吞咽评估及吞咽仪康复干预护理流程表”设定的行动学研究[J].中国护理管理,2013,13(1):22-25.

[14] 冯艳艳.行动研究法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进食效果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6,13(5):30-31.

(本文编辑范秋霞)

Application of action research method in self-management behavior intervention of maintenance hemodialysis patients

Liu Xia,Lu Minghui,Xu Yan,etal(Nursing College of Qingdao University,Shandong 266003 China)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编号:81470973。

刘霞,护师,硕士研究生在读,单位:266003,青岛大学医学院护理学院;路明惠单位:266003,青岛大学医学院护理学院;徐岩、侯桂英(通讯作者)单位:266003,青岛大学附属医院。

R459.5

B

10.3969/j.issn.1009-6493.2017.15.033

1009-6493(2017)15-1894-03

2016-11-18;

2017-04-12)

引用信息 刘霞,路明惠,徐岩,等.行动研究法在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自我管理行为干预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7,31(15):1894-1896.

猜你喜欢
研究法维持性血液
坚守与通融——《中国画学全史》传统史学研究法探微
国画家(2023年1期)2023-02-16 07:57:00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现状及研究进展
多彩血液大揭秘
神奇血液
小布老虎(2017年3期)2017-08-10 08:22:35
给血液做个大扫除
学生天地(2016年32期)2016-04-16 05:16:19
“研究法”教学模式在《功能性食品》理论教学中的实践
考试周刊(2016年15期)2016-03-25 04:12:42
维持性血液透析并发红细胞增多症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透邪止痒汤治疗维持性血液净化患者皮肤瘙痒疗效观察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冠状动脉钙化的相关因素分析
前瞻性研究法和经验治疗法在改善妊娠贫血和分娩结果中的效果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