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叶与根的情怀

2017-05-22 09:27罗洪波
普洱 2016年10期
关键词:普洱茶普洱茶文化

罗洪波

一杯茶,一本书,一片天。

在岁月陪伴你的日子,总会相遇一些幸运的事。我的幸运就是因10年前与《普洱》杂志的相逢,便有了10年的故事和生命中的难忘。于是一杯茶,一本《普洱》杂志,推开窗,窗外便有了无数的风景……

在秋高气爽的某一天,点开微信,我欣喜地看到在“中国最美期刊”100家公示名单中《普洱》杂志再次榜上有名,这是普洱茶给予普洱文化的机会,这是中共普洱市委、市人民政府高度重视的结果,是《普洱》杂志团队沉淀创新的努力,同时也是《普洱》杂志对一贯给予支持与厚爱的专家团队、茶人、茶商、读者所表达的一份绿叶对根的回馈与情怀。

翻开今年的八月刊,我情不自禁地回想起六月份拜访瑞河先生的场景,记忆的片段在我的脑海中翻腾……在福建闽南田园的“瑞草堂”,已至耄耋之年的瑞河先生,用充满亲和儒雅的神态和幽默睿智的语言,侃侃而谈他59岁时在大陆创业的故事。聆听瑞河先生的创业故事,在随意和轻松中,让人感觉创业如品茗,有苦涩,更有甘甜。瑞河先生坚定地相信“21世纪是中国人的世纪,也必将是中国茶的世纪”。我发现瑞河先生今天所取得的辉煌业绩是一个坚定中华文化传承儒商的成功……在采访瑞河先生的日子里,满是文化创意的总编王洪波老师与满怀诗一样深情的专栏作家何真老师有一些消瘦,有一些疲惫 。我突然觉得,人生没有几个10年,一本杂志的10年也并不漫长,这是一个沉淀、积累和付出的过程。在这次福建采访之行中,我对文化有了一份更为深切的体验,我发现文化的真正魅力之所在:文化是生命与智慧的创造、绽放过程,《普洱》杂志承载的普洱茶文化,是千百年来普洱茶乡各族人民的智慧和创意的结晶。

过去的10年,《普洱》杂志社积极参加全国各地的茶业展会,在每一次茶业展会上,《普洱》杂志总是如文化珍珠般自然而高贵地亮相展台,让生长在莽荒之地、粗枝大叶的普洱茶在大雅之堂上楚楚动人;在每一次茶业展会上,《普洱》杂志社立足文化创意开发出的合订本、典藏本、连环画、系列丛书等产品让同行们大开眼界,成为期刊创新发展的一种模式。在一次国际茶业大会上,一位部级官员对《普洱》杂志的工作人员说:“感谢你们,你们让中国茶文化充满了自信,你们为世界茶文化做出了贡献”。一位大学校长惊奇地说:“没有想到期刊竟然可以这样来办,并且还能办得如此精彩!”我在想,精彩才刚刚开始……

以多种语言文字出版的宣纸版《普洱茶》连环画在中国茶书中因其大气和深厚,呈现出普洱茶及普洱茶历史文化的极端之美,它记录的不仅是故事、流传的不仅是精神,而是人类对茶文化的认知和尊重……

《普洱》杂志社编辑出版的余秋雨先生的《品鉴普洱茶》,满怀深情地,细腻地描绘了普洱茶的美、深刻地揭示了普洱茶可以俗雅共赏的善良与高贵,发行二十八万册还仍然供不应求的需求,反映的不仅是读者对学者大家的仰慕之情,更是大众对普洱茶茶艺茶道的追捧。

在10年的发展历程中,《普洱》杂志共计出刊96期、印数270余万册,发行地区遍及全国各个省份及美国等5个国家,在全国各地建立了220多个读者俱乐部。目前在中国,《普洱》杂志是唯一把地名、产品、文化等元素“天衣无缝”地融合在一起的唯一一本刊物,它既是产业的文化,也是文化的符号,它就茶叶入笔,一纸茶香,写出了中国产业文化的深度,开创了中国地州级文化创意产业的典范,创新了中国地州级期刊发展的模式。

10年的发展历程,《普洱》杂志始终以科学普洱的思维、品牌创新的思路、生态文明的倡导,铸就了刊物的个性和品质,始终以坚定的思想、创意的思维积极引导产业发展、健康生活。

10年的发展历程,《普洱》杂志始终坚持文化传承与创意结合,始终坚持以提升文化推介力量、創建新型文化品牌、打造经典旅游路线、共享优势资源的理念,提出并坚持开展“茶山行”杂志文化活动,成功促成了旅游与茶文化、养生文化的结合。《普洱》杂志用连续七届成功举办“茶山行”文化活动的实践告诉人们,专业杂志服务产业、服务地方不仅要“坐而论道”传播文化,更要结合实际融入社会、融入生活、不断探索实践、努力创新发展产业……

10年的发展历程,《普洱》杂志举办的系列论坛将中国茶文化的价值世界化、将中国茶文化的魅力无限化。《普洱》杂志结合实际探索出来的建立读者俱乐部等有效发行销售模式,颠覆了中国期刊的传统发行模式,开辟了期刊的全新生存与发展路径。《普洱》不仅服务了中国茶产业、传播了中国茶文化,也为中国期刊文化产业的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不知不觉间,《普洱》杂志已然走过了10年,作为目前全国发行量最大的茶专业杂志,我们要告诉世人的是:《普洱》杂志很薄、很薄,一片普洱绿叶很轻很轻,可是,当文化、生态与经济相碰撞的时候,《普洱》杂志的扉页就会飘舞,普洱茶的绿叶就会沁人心脾。每一期《普洱》杂志,都在努力从茶叶研究者、茶叶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的诉说中挖掘茶文化,探索自然生命的神奇密码,不断追寻中华民族几千年文化传统中的那种如普洱茶香般含蓄、淡定、深厚的诗意,为后工业化的现代人寻找一种强健体质、温润心田,重归自然的质朴与宁静;每一期《普洱》杂志,都在讲述着普洱茶如何从中国茶类边缘配角跻身到中国名茶行列的“有志者事竟成”的最朴实道理;每一期《普洱》杂志,都在不断拓展普洱茶品饮、器具、服饰、茶道、茶艺等普洱茶文化元素的审美空间,努力展现普洱茶的文化艺术魅力,努力让人们的精神情感变得更加丰富、细腻、空灵。

创刊10年,《普洱》杂志获得行内诸多荣誉,连续两届获评为“中国最美期刊”,迈入了与《三联生活周刊》《中国国家地理》《新周刊》《十月》等国内知名期刊同榜的百强行列。面对荣誉,我们更加自豪、更加坚定、更加自信,我们始终相信中国茶的强大吸引力及厚重的产业基础,在普洱市委、市政府的强力支持下,我们将一如既往,不忘初心,永葆文化情怀……

创刊10年,《普洱》杂志坚持不懈地探索和重新梳理了普洱茶的文化传承源流,以一系列重磅文章,探索了普洱茶独特的地理价值、生态价值、健康价值和生活价值,凸现了边疆少数民族多元文化为内涵的中国普洱茶文化价值观,强化了普洱是世界上茶树原产地中心和天然基因库这一认识,厘清了许多关于普洱茶的错误理解。这10年,正是由于《普洱》杂志坚持努力让普洱茶艺术化、生活化、日常化,普洱茶文化才进一步充满了活力。10年的发展,《普洱》杂志不仅架设了一条沟通普洱茶科学、文化、产业与生活之间的美丽桥梁,也为普洱茶构筑了一条唯美的、充满活力的、通向美好未来的道路。

创刊10年,我见证了《普洱》杂志的诞生与成长,与《普洱》相逢、相伴,这是上苍给予我的一份美好礼物。因《普洱》杂志,我的人生变得更加有意义、更加有价值。我深信,中国茶及中国茶文化的未来,一定是开满鲜花的未来。此刻,我又想起瑞河先生神采奕奕、挥杆打球老当益壮的样子,而10年的《普洱》杂志才刚刚起步,方才挥杆……

猜你喜欢
普洱茶普洱茶文化
在普洱半山酒店寻找诗和远方
绿色是普洱的底色
Cosmetea新型美妆茶文化品牌店
世界各地的茶文化
别具特色的俄罗斯茶文化
收藏普洱茶对市场供需量的影响
普洱茶怎么泡
一杯普洱的姐妹情怀
普洱茶叶加工大赛
普洱茶膏抗小鼠衰老的保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