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东
猴年金秋,迎来《普洱》杂志十周年庆,两鬓斑白,光影荏苒,这十年,也是我踏入茶界的十年,甘苦酸涩,韵味无穷。
初识《普洱》,好像是2007年的时候,那是普洱茶产业“大干快上”的时期,那时,有关普洱茶的专业书籍不多,有深度的杂志更少,记得那时候,《普洱》杂志还比较多“花前月下”的小资格调,对普洱茶界渴望关注的普洱茶实务极少涉足。
我喜欢看书,也喜欢参加各种文化活动,偶尔碰到《普洱》杂志的编辑,也很少有交流的话题,总感觉那时的《普洱》杂志还停留在“轻文艺”的定位,很是清高,很是抽象,文章里极少具象的普洱茶。
直到认识了黄素贞、毕琢雅、李楠等编辑后,从他们广泛走进普洱茶市场、走进茶博会、走进茶山,《普洱》杂志变了,文章不失風雅,关注行业深处,作为业界一本定位专一的杂志,坚持得很漂亮,所开展的活动,也广受推崇,引起业内业外的热议。
也就从那个时候,我们开始订阅《普洱》杂志,开始向客户推荐《普洱》杂志,我们在省外的很多客户,茶店里最主要的读物,就是《普洱》杂志,还经常在微信里就杂志文章的观点进行交流,在普洱专业图书匮乏的省外,《普洱》杂志几乎成了我们客户培养普洱茶客的唯一教材。
十年来,云南的茶刊物不少,伴随着行业的起伏,多少刊物已经成了明日黄花,曾经,茶论坛汹涌澎湃,风生水起,一番洗礼,仍旧极少幸存。
省外的茶刊物也不少,多数运转惨淡,多数既乏佳文可读,又无广告可润笔。
在普洱茶行业的风风雨雨中,一定需要一本好的杂志来记录这个行业的兴衰,记录活跃在这个行业里的风流人物,记录时代大潮的沙滩上那些闪着光芒的点点金光。
普洱茶的生命在于时间的延续,《普洱》杂志,希望在普洱茶漫长的嬗变过程中,天长地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