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江
2012年一个夏日的午后,我们一行8人,从大昭寺出来后直奔玛吉阿米而去。
玛吉阿米餐厅位于八廓街的东南角,于1997年开张,是一座三层高的黄房子。在八廓街两侧林立的商铺中,这种类型的建筑比比皆是,因此混迹其中,可以说一点儿也不显眼。但做为一个餐厅而言,这样特殊的位置恰恰成就了她最主要的特色:身处餐厅中,不仅可以品尝美食,休息小憩;更可以俯瞰布满熙熙攘攘转经人群的八廓街,充分体会信徒的虔诚和藏传佛教古老的气息。真是既可陶醉其中,却又能置身其外,仅仅是颈项的微转,就能体会到时空的翻转。餐厅的另一个特色就是她的字:玛吉阿米,她不仅仅就是字面上“未出嫁的少女”这么个简单的含义,在这个名字的背后有着一个美丽的故事。
我们一行人走到了楼下,从外观上看,玛吉阿米足有三层高,可真走近才发现,原来一层并不属于餐厅,而是一个小卖店。仔细寻找了一下,才在小卖店左侧的一角发现了一个狭窄且陡峭的木楼梯,沿梯而上才真正进入了餐厅。我们8人拾级而上,到二楼左侧有个小平台,平台上坐了5至6个人。在进入餐厅的门口,一个笑容可掬的小帅哥说,请拿号排队,我们拿的预约号是82号,等了近半个小时,才进入了餐厅。
这餐厅的面积并不是很大,大约也就是百十平米的样子,由于两侧都有大玻璃窗,因此显得还算亮堂。在这不大的空间里,沿着墙根安置着一圈古色古香的木制桌椅,中间很随意地摆放着一张矮几和几张沙发,屋内显得很拥挤,却很随意、舒适。在有些发黑的墙上,是玛吉阿米的画像和一些美丽的壁挂。所有这些搭配在一起,使得整个餐厅显得深沉、浓重,既给人一种历史的沧桑感,还略带些神秘的味道。餐厅里最耀眼的要算是进门处的吧台了,不仅完全是藏式的风格,而且表面还都是鎏金的工艺,显得非常华贵。窗外,就是大昭寺的后门和八廓街上不息的人流。
我们分两桌,坐在与进入门成对角线的角落上,点了家酿酸奶加蜜每人一份,每份12元,藏式奶茶与印尼奶茶各一壺,每壶24元,等待上茶的时间里,我们观察到虽然整个二层餐厅显得非常古朴、淳厚,但大部分坐在这里用餐的人几乎都是出于无奈,只是我们的桌边,有一个古朴的书架,书架上不仅有很多各种文字介绍西藏的书籍,可供食客翻阅;更为有特色的是,书架上还有很多的留言本供食客随意留言,抒发感受,看来用文化搭台,饮食唱戏,被这个老板理解的非常透彻呀!
七月底的拉萨,阳光洒落满地,透过窗口,照得人暖暖的,空气中飘散开朱哲琴天籁般的吟唱,那一刻一种恍如隔世的感觉涌上心头。仓央嘉措,一个英俊潇洒、才华横溢的僧人,一个被推上圣坛的凡人,一个宫墙内吟诵的诗人,一个不幸的幸运者。玛吉阿米,一个善良美丽、温柔多情的少女,一个被活佛爱上的民间女子,一个渴望爱情的藏家少女,他们在该地邂逅,却再未重逢,成为一场美丽的遗梦。多少年过去了,这里依然留着两个青春男女永恒的记忆……而我,也无可救药地爱上了这个地方。记不得那天在玛吉阿米的情景,只记得玛吉阿米的下午充满无限的想像。
不一会儿,我们的茶水上来了,就一边吃酸奶、品奶茶,一边看留言本。虽然书架上与散落在各个餐桌上的留言本很多,但这只能算是玛吉阿米留言本的冰山一角。据说在2004年,北京出版社出版了一本《玛吉阿米的留言簿》,足已可见其名气之大。
这里留言大多写在藏纸本上,加了药材的藏纸传说可以长久保存。也据说这里留言簿也被一些游客偷走,也许那些留言的魅力实在是太大了。
关于爱情,总是永恒的话题,哪怕是在旅途中,我发现2011年9月16日张剃留下了的一段文字:我问佛,如果遇见爱的人,却又不能把握该怎么办?佛曰:留人间多少爱,迎浮世千重变,和有情人,做快乐事,别问是劫是缘。我问佛,世间为什么有那么多不快乐?佛曰:这是一个婆娑世界……。有一位署名“老男人”的男子,在留言簿的很多页角上都留下了简短却深情的话,连我都能感受到他所爱的那位女孩的幸福。还有一位写道:大昭寺,八角街的一位智者;玛吉阿米,八角街的一位姑娘。智者把故事向我们娓娓道来,姑娘微微地笑……
还有一些人在简短的留言中表达了对生活的态度。当然,也有对行走的热爱,尤其是从印度到尼泊尔再到拉萨的这位女士,最后也不忘宣传自己的MSN SPACE。许多人还在留言本上留下了MSN之类的联系方式。更让人开怀大笑的是,一些人在留言本上作画配图。或写实,或写意,林林总总,诙谐幽默。更有趣的是晴天霹雳先生,在他能够拿到的留言本上,都写上了江苏盐城,让来到这里的盐城人看了,留下些许温馨。而杨柳青青,一手拿着笔,一手压在留言本上,或左右盼兮,或静静地思考,熟思了许久许久,才留下了一段留言,具体留下的是什么留言,就不得而知了,只有她自己知道,道出了她的所思所想吧,否则她的留言不会是这么慎重。
在玛吉阿米,我们遇到了从广东清远来的琳琅姑娘,天生丽质,明艳动人,柳眉杏眼里透出水灵秀气,褛空钩花白衬衣配孔雀羽叶色民族长裙,展示出迷人的身姿,可谓恰到好处。她一会儿在仓央嘉措见玛吉阿米的地方或发呆,或留影,一会儿又细读玛吉阿米的留言簿,一会儿又品茶与同伴聊着什么,一会儿又坐在窗口看着不急不慢,淡定的藏民在转经、劳作,好像玛吉阿米就是她的家,她的精神乐园一样,特别开心。通过与她交谈得知,她是一位麦田守望者,资助了两个学生,还做了许多公益的事,同时也是一位麦田传播者,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常常去山里给孩子们讲故事,捐衣捐物。我给她在玛吉阿米拍摄了几张图片,留下了她在玛吉阿米的倩影。
离开了玛吉阿米,我还在想,如果在一个慵懒的下午,再去一趟玛吉阿米,要一杯茶,然后静静地坐上大半天,发呆大半天,并在留言本上留下一段留言,填补我没有留言的空白,该是多么浪漫而美好的事情。但因为琐事缠身,至今没能实现这个愿望。
但我却记住了玛吉阿米这个地方,玛吉阿米也逐渐成长为一个具有独特内涵的品牌,他是一本书,一个人,一个店,一个梦,一个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