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自杀性恐怖活动犯罪探析

2017-05-22 14:08武靓琪
法制与社会 2017年13期
关键词:恐怖组织青少年

摘 要 自“9·11事件”发生以来,世界范围内的恐怖主义犯罪活动呈现出猖獗之势,对整个世界的安全与稳定造成极大的破坏,特别是自杀性恐怖活动犯罪数量剧增。世界范围内的自杀性袭击造成的死亡人数是其他恐怖袭击的4倍,而恐怖活动参与的低龄化趋势也逐渐增加。针对青少年频繁参与自杀性恐怖袭击的现状,文章从犯罪学角度对青少年参与自杀性恐怖活动犯罪的形成原因及预防进行探讨分析。

关键词 青少年 自杀性 恐怖犯罪 低龄化 恐怖组织

作者简介:武靓琪,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刑法学。

中图分类号:D924.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7.05.002

一、自杀性恐怖活动犯罪

恐怖活动犯罪与其他犯罪最大的不同就是其政治性,一般具有政治上的目的,并且表现出极大的破坏性与影响力。近些年来,世界范围内的自杀性袭击所造成的死亡人数是其他恐怖袭击的4倍,平均每起自杀性恐怖袭击造成 29 人死亡;根据美国兰德公司的数据,世界范围内一年中就有 35 个恐怖组织运用自杀性策略。

(一)界定与类型

自杀性恐怖活动犯罪,是指在某些极端信念或意识形态支配下的组织或个人对不特定的对象使用的以同归于尽的方式相威胁,用以恐吓政府,要挟社会,制造恐慌,以达到政治或社会目的的犯罪活动①。除具有一般恐怖主义的特征外,以自杀方式进行的恐怖袭击,操作简便,成功率高,极易产生社会恐慌,危害公共安全和国家稳定。又由于攻击者本人是自杀,其一般都具有极强的宗教或极端主义信念,想要通过教育纠正,非常困难。所以自杀性恐怖犯罪的大量发生会对所在国家乃至整个国际社会的安全与稳定构成严重的威胁与挑战。

一般而言,自杀性恐怖犯罪袭击采取的方式大多是自我爆炸,而根据操作不同,又可分为以下三种类型②:一是“飞机炸弹”,即通过直接劫持航空器进行袭击或携带炸弹等引爆飞机。如2008年新疆“3·7”炸机未遂事件。二是“汽车炸弹”,即在机动车内装载炸药进行袭击。2014年10月,巴格达受到IS极端分子发动汽车炸弹袭击,至少45人死亡和110人受伤。三是“人体炸弹”,袭击者通常将炸药藏在自己身上。2015年2月15日,尼日利亚城市中央汽车站受到IS极端分子人体炸弹袭击,10人死亡,30人受伤。“飞机炸弹”和“汽车炸弹”爆炸破坏力较大,多用于攻击军事设施、地标性建筑等,如“9·11”;而“人体炸弹”破坏力相对较小,但此方式更隐蔽,多用于袭击民众居多的公共场所等,如2010年“3.29”莫斯科地铁爆炸事件。

(二)犯罪主体低龄化的发展趋势

从自杀性恐怖犯罪案例可以看出,自杀性恐怖犯罪不仅呈现出数量上的上升,技术应用上的提升,发生范围的扩大与国际化等特点,还呈现出一个不容忽视的发展趋势,即犯罪主体日趋低龄化。青少年参与自杀性恐怖活动的数量越来越多。青少年参与自杀性恐怖活动犯罪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成为主动实施自杀性恐怖活动犯罪的主体。青少年原本在恐怖活动犯罪中属于被动从属地位,但近年来,青少年逐渐成为自杀性恐怖活动的主体。2008 年炸机未遂案的实施者就是一名 19 岁的维吾尔族少女。二是积极筹划或是随时准备牺牲。在ISIS中,很多加入者都是青少年,他们有着坚定的“护教”思想,即使没有直接成为自杀袭击实施者,也积极参与筹划活动,并随时为参与袭击而准备着,且以此为最高荣耀③。青少年在自杀性恐怖活動犯罪中的作用与地位日趋上升,一些人甚至成为现场实施的指挥者。三是主要以人体炸弹的方式来实施自杀性袭击。因为青少年阅历或力量上的缺陷,飞机炸弹与汽车炸弹实施的难度大,且针对的军事目标不适宜由青少年来实施,而人体炸弹由于其操作便捷与隐蔽,成为青少年实施自杀性袭击的主要方式。

二、犯罪主体低龄化原因分析

自杀性恐怖活动犯罪主体呈现出的低龄化发展趋势令人担忧,对其成因,作以下几点分析:

(一)青少年群体的特殊性

青少年这个群体本身具有一些特殊的特征,对其成为自杀性恐怖活动犯罪的主体有着不容忽视的影响作用。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更易加入恐怖组织

(1)对家庭的依赖与信任感强,由家庭而自然的加入。若家庭中有人加入恐怖组织,青少年在出于对家庭的依赖与信任的基础上,自然地加入恐怖组织,并且受其家庭思想与教育的影响,对恐怖组织灌输的极端思想有较高的接受度。

(2)心理脆弱,由于脆弱的心理状态而主动加入。青少年由于正处于思想经历蜕变的重要时期,一般有着脆弱的心理状态。有的处于对人生的迷茫期、有的对社会有仇视心理、有的纯属好奇从而加入,然后成为恐怖组织成员。

(3)处于弱势,容易成为掳掠目标而被掳掠加入。青少年群体除了在心智上未成熟,在体力上还未达到成人的阶段,缺乏自保的能力,这也使得他们成为恐怖组织招扩展成员的一个重要目标。如ISIS经常掳掠青少年甚至儿童,征为童兵。

2.更具有可塑性

(1)心理上更容易接受自杀式的恐怖袭击。青少年群体由于缺乏社会经验与既有认知,更容易被洗脑,将极端思想的内化的时间和程度也远比成人要短要深。因此恐怖组织在对其进行思想改造的时候,会塑造青少年的生死观。如对发动圣战的恐怖组织成员来说,为真主献身是伟大而光荣的,这一思想从小就对他们进行灌输,那么他们在心理上更容易接受自杀性袭击方式,成为实施这一袭击方式的主力军与后备军。

(2)身体上更容易实施自杀式恐怖袭击。人们对于处于弱势的青少年与非弱势的成人,总是会选择相信或是不怀疑青少年,而这使得自杀式恐怖袭击的隐蔽性与成功率大大提升,这一好处又让恐怖组织不断增加由青少年实施自杀性恐怖袭击的次数。

(二)外部因素施加于青少年群体

由于上述青少年群体的特殊性,其更容易受其他外力的作用,大大增加了自杀式恐怖袭击的主体低龄化的趋势。

1.恐怖组织

(1)恐怖组织近年来招募成员的手段多样。正是由于上述的群体特殊性,他们将招募目标着重于青少年乃至儿童。其招募方式也日趋科技化。2016年2月,据报道,ISIS可以通过一款应用程序在全世界播放并传播其极端思想,招募成员。除了广播之外,还推出了其他应用和频道,试图拓宽其影响范围。以外,还有以强力掳掠等方式招募成员。

(2)恐怖组织洗脑方式多样,能使他们自觉地接受自杀性恐怖袭击。对于未招募与已招募的,恐怖组织都有其系统化的洗脑方式。如2016年5月,ISIS控制的广播公司推出了一款儿童教学应用,其中充斥着对武器的介绍和对“伊斯兰圣战”的描述。ISIS还开办宗教学校,对青少年进行圣战思想灌输,将他们与世隔绝,进行严格的训练。

2.家庭与社会

家庭中的极端或不和谐的思想文化背景,贫困等经济因素,家庭暴力等,同时社会中的经济文化思想以及社会秩序等具体环境的影响,也容易扩大青少年群体特殊性引起的弊端,使得恐怖组织趁虚而入。

三、降低青少年参与度的对策

青少年是未来世界的建设者,如果他们中的大多数被极端思想荼毒或是因袭击而死亡,那么未来哪怕我们能够消灭恐怖组织,其对世界的打击也是巨大的。所以根据以上分析的原因,提出几点对策的建议。

(一)弱化青少年群体特殊性带来的风险

1.加强教育

不仅是正确的政治思想、知识技能教育,还要培养珍爱生命的生命观。正确的教育能够使得青少年尽量免受脆弱心理的支配、减轻依赖感的负面作用以及树立正确的生命观。从而确保青少年群体思想上的安全性,不让恐怖组织有机可乘。

2.加强保护

为青少年营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这个外部环境包括安全稳定,经济发展,法制健全的社会以及和谐健康的家庭等方面。社会制度上保护与关怀青少年群体,社会不仅要在心理上保护青少年,也要保护青少年的人身安全。而家庭更是要肩负起保护与关怀的责任,对于误入歧途的青少年要采取正确的方式,不能成为将他们推向恐怖组织的助力。

(二)大力打击自杀性恐怖活动犯罪

1.切断各种招募活动

恐怖组织的招募方式多样,所以需要从其招募层面开始就对其进行封锁。对于采取高科技宣传招募的,可重点关注其电台与网站,有技术条件时对其封锁。取缔非法的宗教、极端主义宣传活动,加强监管,切断宣传招募渠道。

2.加强情报收集分析以预防犯罪实施

恐怖组织实施的恐怖犯罪,都有准备阶段,如筹集资金、培训人员、地点考察等,自杀性恐怖犯罪也不例外。快速、全面的反恐情报,既能有效地預防恐怖活动,又能提高打击恐怖活动的精确度,所以,必须加大反恐情报搜集。

3. 采取多项措施,强化综合治理

(1)加强对自杀式袭击组织、策划者的打击力度,对其提出的无理要求必须采取毫不妥协的立场,绝不给任何可乘之机,彻底打消其侥幸心理。

(2)自杀性恐怖分子利用人性内在的害怕恐惧的特点,希冀唤起目标受众的屈服回应④。所以,增强公众对自杀式恐怖犯罪的承受力至关重要。面对自杀式恐怖袭击,国家应该加强人们的信念与安全感,让恐怖分子不能达到他们的目标。同时,政府各部门与媒体应该合作,通过宣传和教育的手段减轻自杀式恐怖犯罪所造成的精神伤害。

(3)同时采取政治、经济、外交和社会文化等多项措施。自杀性恐怖犯罪是国际恐怖主义犯罪,为严厉打击此类犯罪,各国在全球范围内应通力合作,共同打击恐怖主义。

综上,几种措施结合实施,我们应当加强对青少年群体保护,缓解自杀性恐怖活动犯罪主体低龄化趋势。

注释:

①臧建国.“自杀性恐怖主义犯罪”界定探析.经济研究导刊.2012(5).278-279.

②臧建国.论自杀性恐怖犯罪原因及应对措施.警察实战训练研究.2012(4).82-87.

③刘义.信仰与暴力——关于宗教恐怖主义的一般理论.宗教学研究.2010(3).138- 139.

④范明强.社会学视野中的恐怖主义.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05.124.

参考文献:

[1]梅象华.恐怖主义犯罪及其对策研究.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5(4).

[2]叶良芳、徐春晓.自杀性恐怖主义犯罪及其应对.中国犯罪学学会年会.2014.

[3]谢磊.自杀性恐怖主义的行动模式及其根源.国际安全研究.2014(6).

猜你喜欢
恐怖组织青少年
青少年发明家
出尔反尔,美国洗白“东伊运”
以牙还牙
恐怖主义的组织结构:类型辨析及影响
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恐怖组织?
激励青少年放飞心中梦
让雷锋精神点亮青少年的成长之路
关爱青少年的“三个一”
暖其行 正其行 22 名“五老”与30 名失足青少年
他为青少年开展普法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