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雯戈
摘要:本文借助亚里士多德悲剧理论中的“悲剧人物的性格”和“过失说”、“卡塔西斯说”对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劇之一《奥赛罗》进行分析,探讨《奥赛罗》内在的悲剧性。
关键词:亚里士多德;悲剧;奥赛罗;莎士比亚
《诗学》是亚里士多德一部重要的文艺理论著作,该书详细的阐释了亚里士多德的悲剧理论,其中提出的许多观点都对后来的剧作家创作戏剧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莎士比亚一直是西方甚至世界经典的中心,其悲剧在一定程度上渗透着亚里士多德所提出的悲剧理论,本文借助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之一《奥赛罗》来进行分析。
亚里士多德认为悲剧是对行动的摹仿,行动又是某些人物表现的,“这些人物必然在‘性格和‘思想两个方面都具有某些特点”。悲剧人物的性格特点概括来说,一是必须善良,二是必须合适,三是必须与一般人相似,四是性格必须一致,即使有矛盾也要合乎必然律和可然律。
莎士比亚笔下的奥赛罗是作为一个英雄人物出场的,虽然身为摩尔人,但奥赛罗在战场上英勇无畏、所向披靡,最终战功显赫,得到了公爵和国家的承认。奥赛罗品质高尚,没有嫉妒心,不会猜疑别人干卑鄙的勾当,正像他自己不会干这种事一样。因此奥赛罗在与苔丝狄蒙娜谈情说爱时,还常常请卡西奥帮忙,并无任何顾虑。这样的奥赛罗应该可以说算得上一个好人了。他的性格也与自己的身份、气质、教养、性别、年龄十分贴合,就这位勇敢的摩尔人而言,这种天真坦率对人毫不猜疑根本不是缺点,而是一种光彩。
奥赛罗的旗官伊阿古,由于嫉妒奥赛罗提拔了卡西奥任副将而未关注自己,从而心生怨恨,想方设法制造假象令奥赛罗误以为卡西奥与苔丝狄蒙娜私通,被妒恨迷失了心智的奥赛罗最终亲手掐死了自己无辜的妻子。如果奥赛罗性格懦弱,那么他就算心里怀疑,也不敢杀害苔丝狄蒙娜,可他偏偏是个武将,英勇血性,“我有一天感到怀疑,就要把它立刻解决。要是我会让这种捕风捉影的猜测支配我的心灵”。如果奥赛罗是个聪明的人,他在听了伊阿古的话之后就会自己去加以求证,而不是一味听信,最后成了被伊阿古摆弄的木偶,倒显得愚昧可笑。如果奥赛罗真的如他所言充满自信,那么就会相信苔丝狄蒙娜对他的爱以及卡西奥的忠诚,而对伊阿古的谗言无动于衷,而最终的结果显示,“也许因为我生得黑丑,缺少绅士们温柔风雅的谈吐;也许因为我年纪老了点儿——虽然还不算顶老——所以她才会背叛我”,他对自己并不是那么自信,他对自己妻子的信任度还不如一个旗官。这种性格的人似乎显得有些过于头脑简单,因为没有那么多的花花心肠,因而更容易受到有心之人的蒙蔽。尽管他是个英雄,但他也有普通人的七情六欲,他也是个会猜疑会嫉妒的人,“当我感到怀疑的时候,我就要把它证实;果然有了确实的证据,我就一了百了,让爱情和嫉妒同时毁灭。”事实证明,他也和普通人一样。
亚里士多德认为,如果仅是把一些表现人物性格的话以及巧妙的言词和思想串联起来,这样并不能产生悲剧的效果。“性格”是人物行动的决定因素,但它是“潜在的”,不是现实的,只有通过行动才能表现出来。所以,莎士比亚如果只是在整部戏剧中通过奥赛罗的言语和思想来体现他的性格,这样的悲剧则是失败的,奥赛罗之前的话语多次被之后所言推翻可以证明,行动才是最好的证明。奥赛罗在听信了伊阿古的挑唆之后,所采取的一系列的行动是,他非但没有恢复凯西奥的职位,还在他以为苔丝狄蒙娜将自己给她的手帕转送给卡西奥后,故意让苔丝狄蒙娜拿出手帕,进行试探。这些行动附带上了他“多疑”的性格特征。这种“多疑”似乎与他之前所展现的对人毫不怀疑的性格有些矛盾,但其实是合乎规律的,他以前毫不怀疑只是单纯的不愿意去多想,一旦他的信任遭受到背叛,就仿佛一直以来的信仰崩塌,此时的奥赛罗就会变得十分的极端。并且奥赛罗本人的性情较为严肃,这样的人往往不大懂得变通。
悲剧冲突的本质是好人犯了错误,这就是“过失说”。亚里士多德规定:悲剧人物是好人,但不是完人,他“不十分善良”,“也不十分公正”,所以犯了错误。前面的观点已经阐明,奥赛罗性格上有一些缺陷,但他的性格、品质是善良的,他对国家忠诚、对妻子的情感真挚。他的过错在于听信了小人伊阿古的谗言而害死了自己的妻子,在最开始的时候,奥赛罗绝对是毫不动摇地相信自己妻子的清白的,然而耐不住伊阿古所设的陷阱太过卑劣,他勾起了奥赛罗心中的阴暗面,他不再是从前那个对朋友、妻子毫不猜忌的真诚坦率的男子,对妻子的占有欲以及一直潜藏在心中的对于种族的自卑感,使得奥赛罗失去理性的控制,连一个辩解的机会都不给就杀死了苔丝狄蒙娜,这个曾为了他付出一切、深深爱着他的女人。奥赛罗尽管在战场上英勇无敌,是个英雄,但在为人上却缺乏“贤明的判断和敏锐的智慧”,这就不能不使观众产生怜悯之情。悲剧主人公的“过失”,导致了剧情的突转和发现,是悲剧作品的重要环节。
亚里士多德在悲剧定义的最后提出,悲剧通过人物动作“引起怜悯与恐惧来使这种感情得到陶冶”,这就是“卡塔西斯说”。亚里士多德将“使某种过分强烈的情绪因宣泄而达到平静”称为悲剧快感。
我们都知道奥赛罗是受了伊阿古的挑唆才会铸下大错,如果没有伊阿古这个坏人,或许奥赛罗和苔丝狄蒙娜可以一直幸福的生活下去,而作为读者的我们也会不自觉在心中加以比照自己是否犯过类似的错误,并出于对结局的恐慌我们会时刻告诫自己绝不能犯这样的错误。另外,除了作为外因的伊阿古,我们还能明显看出奥赛罗内心的自卑也是将他引上错路的根本,当他自认为妻子背叛他后他得出的唯一理由就是由于他的种族,他不时用“老黑羊”、“丑恶的黑鬼”来进行自嘲,这说明了他内心深处对于自己身份的不安全感。尽管许多人为他歌功颂德,但他仍时刻体会到自己被这个社会所拒绝和排挤。这是人性的弱点,同时也是被周围环境影响的结果,人活在世上,很难说不被环境影响,我想奥赛罗的困扰应当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鸣。这些相似点拉近了我们和奥赛罗的距离,我们为他的天真而担忧、为他的丧失理智而揪心、为他的痛苦而难过,以至于看到最后都不忍心接受这样的结局,这过于残忍的结局。
对于奥赛罗本人来说,他性格上的弱点,又或者说是他不适应现实的弱点,让他的心灵蒙上了一层阴影,他的内心在混乱不堪的情况下犯了错误,这时候再来责备自己的愚昧可笑却已经什么都无法挽回了。他曾经的辉煌,他的伟大,一切都变成了徒然,一瞬间他就由一个人人敬仰的大英雄变作了不查真相冤死爱妻的人渣,令人不禁陷入深思和怅惘之中,这种沉痛大概就是《奥赛罗》带给我们的悲剧感吧,与亚里士多德所言十分贴合。
注释:
①本文所引用的《奥赛罗》台词,均出自《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
参考文献:
[1]马新国.西方文论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杨磊.论《诗学》的性格论——以奥赛罗为例[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0).
[3]沈雅洁.英雄的悲剧——浅析悲剧净化论在《奥赛罗》中的体现[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10).
[4]马敏.亚里士多德的悲剧“过失说”及其意义[J].群文天地,1996(6).
[5]亚里士多德.诗学[M].陈中梅译注.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