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志明
摘 要: 中国共产党站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高度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任务和目标,充分体现了包含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愿望和根本利益。自孔孟之道出现以来,其核心价值观对于我国社会的和谐、稳定和发展就有不可忽视的作用。作者就孔孟之道的核心价值观对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意义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孔孟之道 核心价值观 和谐社会构建
孔孟之道对国人的思想意识和为人处世等有非常深远的影响,特别是近年来,随着构建和谐社会主义国家成为广大群众的共同愿望,孔孟之道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现实意义。在党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党中央明确指出要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的全过程,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到社会治理和经济发展实践中。在新的形势下,必须深入研究孔孟之道的核心价值观,从而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借鉴。
一、和谐社会的基本内涵
2004年9月16日,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顺利通过《中国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这是我国首次提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词语。在规定第三部分关于加强党执政能力建设中,第一次把增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纳入全面提高自身执政的五大能力范畴中,并且在该规定中的第七部分指出要始终调动各种积极因素,全面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和谐社会理念的提出是我党执政理念的又一次生化,也是我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认识的新发展。归纳起来,和谐社会主要包含六个方面的内容:(1)民主法治,即要充分发扬社会主义民主,认真贯彻落实依法治国的基本方针,充分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2)公平正义,即要妥善协调好社会各个方面的利益关系,妥善处理好群众内部矛盾和社会矛盾,真正维护并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3)友爱诚信,通俗易懂地讲就是我国所有的同胞要守信诚实、彼此关爱及互相帮助,各民族之间应平等友爱,融洽和谐;(4)富有生命力,即要充分尊重一切有助于推动社会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因素,给予各类创造活动高度支持,以此充分激发社会的创造力,肯定创造成果;(5)社会和谐安定,即要实现社会组织机制的健全,妥善处理好各类社会管理,构建良好的社会秩序,为群众营造和谐的生活环境,实现社会的安定;(6)实现人和自然的和谐相处,推动技术发展,提高群众生活水平[1]。
二、孔孟之道的核心价值观解析
(一)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最早见于《管子》一书,我国追求的是以人为本的鲜明特色,这个特色是自西周之后我国文化发展的新方向。纵观各国古代文明,共同点为以神为本,在商之前我国也是以神为本,但是自周公封于鲁后,便由以神为本转变为以人为本。在西周时期,最早有一种思想,认为神依人而行,是依靠人而存在的。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思想,主要是因为当时有了人的祭祀,才有了神的存在,相反,若失去了人的祭祀,那么神就不复存在,如此便证实了人才是神的根本所在。并且这种思想在西周得到了快速发展,孔子与孟子同为儒家文化的大师,都推崇“仁”的思想,都提倡“仁者爱人”,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
(二)以德为本
以德为本其实跟当前我国提倡的“以德治国”的思想比较相似。假如说“以人为本”是在同“以神为本”的比较中形成的,那么价值理念、价值观通常都是通过理想或者某些不同事物比较和取舍之后建立起来的,一个人其价值偏好和怎样选择,这便是其价值观。因此,“以德为本”便是针对政教提出来的,后者重视刑罚和政令,忽视道德的重要性。该看法遭到了孔子的强烈反对,孔子的思想是“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道,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回顾我国古代主流治国理政思想中,孔子的以德为本对此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三)以民为本
“以民为本”常常被称为民本思想,在《尚书》中便有了“民为邦本”一说,这里“邦”指的便是国家。孟子也有如“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说法,即从三者的比较中便可以看出一个人的价值选择。虽然孟子曾经有民为邦本的思想,但是君王始终处于主导地位。在其表达的政治理念中,依然认为无论君王还是王朝,均没有人民重要。
(四)以合为本
以合為本中的“合”其实指的是统一性,即国家是统一且不能被分割的,国家的最高表现便是天人合一及任何自然的和谐统一。党十八大报告着重强调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换而言之,即我们在追求社会发展的同时,还关注生态文明的建设、维护和涵养。这一观点同我国古老的思想资源有机结合,其实是指天人合一,中国人都趋向于合,但是不倾向于分。人和自然的统一便是天人合一,多民族融合统一,同样如此,若我国从政治和质量再提升一个层次,便叫作天人之学或者天人之际[2]。
三、孔孟之道的核心价值观对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意义
(一)重义轻利对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意义
儒家一直提倡仁义为上,孔子认为“正其道不谋其利”这种行为属于道德,乃君子具备的基本道德观念,因此在最高价值面前,就算对自己没有丝毫利益也要一丝不苟地执行,一切物质价值在孔老夫子强调的道义面前都是微不足道的,例如孔子说“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另外,孟子曾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如此便能逐渐形成刚正不阿、威武不屈的优良品质及自爱、自尊、自强的独立人格,孔孟之道的这种思想鼓舞着无数文人志士为了自己的理想不屈不挠、舍生取义、前赴后继。但是因为孔孟之道这种道德本位的价值取向,使得中华民族过于强调伦理道德的重要性,以至于群众的一些基本权益被破坏,最终导致中华民族失去经济意识和利益意识,无法满足商品社会的要求。
(二)自强不息对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意义
孔孟之道提倡奋发向上、积极奋进的生活态度,他们认为人只有不断拼搏、努力向上才能将自己的价值和意义发挥出来。正是在这种自强不息和不断拼搏的精神指导下,中华民族无论面临怎样挫折和困难时,依然不后退、不气馁、不消沉,正是在这种精神的指导下,当面临强敌入侵时,每一位中华儿女均奋力反抗,实现民族解放和民族团结。
(三)忠孝爱国对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意义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我国实施的是宗法制度,在这种制度的影响下,人们具有很强的宗族本位意识,并因此出现了相应父为子纲的家庭理念,即凡事均听从家长的命令。这种关系在宗法制度下不断得到推广,逐步形成以君为核心的君民关系,这便是“君为臣纲”。这是在这种思想下形成了中华民族在家服从家长,在外忠于君王的忠孝品质。然而这种价值取向,造就了中国人双重的性格。其一便是实现了忠君和爱国有机结合,当自己的民族被入侵或者出现内部矛盾时,绝大部分人宁愿牺牲自己的性命也不愿意背叛国家,这是历史上涌现出一批批爱国志士(如:文天祥、岳飞、邓世昌等)的主要原因,他们的英雄事迹广为流传,乃一代代中华儿女的偶像,他们的所作所为无不是爱国主义思想的典范。除此之外,从古至今孝顺父母和长辈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维护社会和谐和政治稳定方面的作用无可置疑。其二便是忠孝爱国带来的负面作用,主要体现在个别家庭中,围绕长辈为核心,长辈属于一言堂,而在社会中则是围绕君王为核心,缺乏自身的主观判断,这便是典型的愚忠愚孝,这些道德观念不仅扭曲了人性,还影响了人类创造力的发展。因此,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时,必须有选择地继承和发扬孟子之道,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四、结语
孔孟之道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核心部分,在当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前,我国应该全面并深入地分析孔孟之道的核心价值观,充分利用孔孟之道丰富的思想资源,改造并重建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观,从而加快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进程。
参考文献:
[1]吴乃华.论孔孟以仁为本的核心价值观[J].山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0(3):82-84.
[2]马寄.儒学对于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启迪[J].喀什大学学报,2016(2):2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