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隐性知识在初中历史教学中作用的研究

2017-05-20 08:00倪诗兰�オ�
山东青年 2017年2期
关键词:隐性知识重视初中历史

倪诗兰�オ�

摘要:本论文注重挖掘初中历史教学中的隐性知识,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和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养成,对学生的终身发展将产生深远的影响,笔者试图摸索出一种更适合初中历史教学的方法和途徑。

关键词:重视;隐性知识;初中历史;作用

一、 研究背景

在初中历史新版教科书与教学活动中存在着大量的隐性知识,学习历史,学生需要记忆,掌握大量的基础知识,这使得相当一部分学生错误地认为,学习历史就是上课记笔记,下课背书和做题,使得本来丰富多彩的历史课反而成为学生们头疼的学科。导致许多学生的成绩不能提高,甚至出现厌学的情况。历史教学不仅要关注学生接受和理解了多少历史知识,更要关注通过对历史课程的学习,对学生的终身发展将产生的影响。

怎样才能让学生喜欢历史课,又能比较轻松地掌握历史知识,让初中生把学习历史真正地当成享受,是作者一直在思考并探究的一个问题。笔者认为,恰当地挖掘初中历史新版教科书中的隐性知识可以增强历史知识的系统性、立体感,增强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兴趣,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然而在教学活动中怎样来挖掘隐性知识?是广大教师和学生感到困惑的。

二、 隐性知识的内涵

知识分为显性知识(Explicit Knowledge)和隐性知识(Tacit Knowledge)。显性知识是指“能明确表达的知识”,包括“可以写在书本和杂志上,能说出来的知识”;隐性知识是另外一种非常重要的知识类型,它支配着人的整个认识活动,为人类的认识活动提供最终的解释性框架和知识信念,对于知识的创新和价值的创造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与人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有很大关系,许多实际生活中的“成功表现”都是以隐性知识为基础的。

[1]

本论文中所说的隐性知识,是指在初中历史新版教科书中的文字和试题材料中没有直接表述出来而实际上又隐蔽在其中的那种知识内容和知识联系。[2] 它是指在历史教科书中无明确表述或虽有表述, 但不在一定的知识范围之内,须经过一定的思维活动才能联系在一起的知识。不同的教科书包含不同的隐性知识。[3]

三、 隐性知识教学的作用

教科书中的隐性知识是中学历史教学的不可或缺甚至是更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实际教学中,教科书中的内容被高度压缩,许多鲜活的历史故事和历史人物隐藏在了枯燥的文字当中,隐性知识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

(一) 提高学生认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认识问题一般包括阅读材料的能力和知识的再认和再现能力,属于记忆的范畴。记忆是经验的印留、保持和再作用的过程。记忆过程包括识记、保持、回忆与再认三个基本环节。[4]阅读新版教科书的能力,就是读正文、读史料、读图、读表、读注释等。通过阅读,让学生自己理解、掌握新版教科书内容。学生对知识的再认、再现能力,一般属记忆能力,但又不是单纯的死记硬背。记忆是思维的基础,在记忆基础上能活现客体,是比较完全的再认、再现能力。历史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更应该注重对隐性知识的挖掘,教给学生一些合理、有效地复习的方法。

(二)提高学生的学习迁移能力

教育学认为,学习迁移是指已经学得的知识、技能对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所产生的某种影响,其中对学习新知识、新技能起促进作用的叫“正迁移”。培养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离不开对知识的综合、归纳、比较,更离不开教师对课本中隐性知识的深入挖掘。[5]

(三)提高学生的历史想象能力

赵恒烈先生认为:“合理的想象在严肃的历史科学中不仅是允许的,而且是不可避免的”[6]。新版教科书中的许多插图为学生想象能力的培养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比如董希文的《开国大典》,它艺术地记录下了1949年 10月1日那一瞬间激动人心的历史,完美地再现了新中国诞生的辉煌。教师引导学生仔细品味此图,便会有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之感,学生的历史想象能力得到了充分的发挥。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从课本文字中感悟历史,培养学生的历史想象能力。

(四)有利于创新能力的提高

在中学历史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历史学科和其他学科相比,有着鲜明的个性特征: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是培养学生不同寻常的、求新求异的一种发散性思维的方法。它要求学生能从各个角度、各个方面去思考问题,用各种方式、各种途径去探索答案,从而产生新的设想、新的理念。引导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7]

(五)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养成是中学历史教学中的一项重要指标。历史教学中最突出的优势就是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在历史教学中,进行历史知识的传授并非历史教学的最终目的,我们还必须充分发挥历史教学的德育功能,挖掘教科书中的思想教育因素。《历史新课程标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目标中有明确表述。而历史学科的教学内容中对学生在人文素养方面的培养有着相当大的一块教育领地。[8]教师注重隐性知识的教学,在日常教学中不断渗透历史在生活中现实作用,以及某些特定的历史事件给我们的启示。隐性知识的发掘,要求学生综合性、研究性、发现式的学习,让他们去体验和感悟历史,并从中逐渐建构自己经验。

四、对于隐性知识在教学中的反思

(一)在有限的时间内适度挖掘课本中隐性知识。

课堂时间非常有限,教师很容易陷入一个困境,想把所有的内容都讲到,如果讲得太多,面面俱到,往往会顾此失彼,一节课的重点不够突出,反而降低了教学效果。

(二)要用不同的方法挖掘隐性知识。

切忌用同一种方法挖掘课本中的隐性知识。要根据教学内容选用不同的方法、材料,要随时变换花样。可以采用教师讲述,直接指出隐性知识;教师可以设计恰当的问题,引导学生发现隐性知识;可以通过学生的探究学习,获得隐性知识,要让学生发现隐性知识,提高学生认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

挖掘隐性知识还要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选择不同的方法。教师要抓住机会,适当挖掘隐性知识,善于利用多媒体教学,例如,古代一些大型战役或者近现代一些战役,配以 flash 动画,更能加强学生的直观性感受,增强课堂感染力,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

五、结语

以上论述充分表明了初中历史教学中隐性知识内容的重要性,以及学习研究的必要性。它使得教学的内容和过程富有知识性、趣味性和启发性,引起他们对历史学习的兴趣、扩展知识面、提高课堂效率。我们必须高度重视隐性知识的发掘,最大限度地挖掘隐性知识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价值和功能,。

[参考文献]

[1] 黄荣怀,郑兰琴.隐性知识及其相关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2004,(06):41-43.

[2]王瑞丽.发掘历史教学中的隐性知识[J].河南教育,2006,(5):36-37.

[3]崔维友.挖掘新版教科书隐性知识与历史教学[J].山东教育,2000,(Z6):70-75.

[4]张春兴.教育心理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69.

[5]史媛明.浅谈历史课本插图在教学中的作用[J]. 现代教育教学探索 ,2009,(03):09-12.

[6]王存臻.初中历史新版教科书插图的运用[J].素质教育论坛,2009,(02):25.

[7]陈书凤.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J].河南教育(基教版),2009,(11):19-23.

[8]黄文龙.历史教学中联系隐性知识[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 18,(8):16-19.

(作者单位: 绵阳高新区永兴中学,四川 绵阳 621005)

猜你喜欢
隐性知识重视初中历史
公路工程的养护管理分析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探析初中历史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
初中历史反思性教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