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暄+王筠
2015年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及中国医师协会儿科分会自发开展的中国儿科资源调查,覆盖了全国32省14120家各级医疗单位(含民营医院)儿科。中期报告中14省儿科医疗机构调查情况显示,儿科年门急诊量达2.5亿人次,集中在综合性医院(42%),基层医疗机构占35%,儿童专科医院9%。妇幼保健院占13%,妇幼保健所占1%。14省共有专职儿科医师58582人,无职称和初级职称的医师占主体(46%);近3年儿科医师流失率高达总体的11%(6531名),基层医院儿科医师流失率最高,达32%。
在这一背景下,如何整合儿科医疗资源,留住儿科人才,为儿童健康护航成为现实急需。作为安徽医改的一个缩影,合理配置儿科医疗资源,促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提高儿童健康水平,安徽儿童医联体模式对全国或具有样板意义。
在我国,儿科发展的天平已严重倾斜。天平的一端是儿童在亿万家庭中的“重”——儿童健康牵系全家人的神经,天平的另一端则是儿科医生的“轻”——儿科不受重视、待遇不高、培养机制缺失、儿科医生来源不足且流失严重。这一现实老话题,在院士、专家、学者的高度关注和多番呼吁后,却始终未能破解。如今,安徽省儿童医联体为我们作了一条可行路径的探查。
谈到为什么要建立儿童医联体,安徽省儿童医联体管委会主任、安徽省儿童医院院长金玉莲表示,“儿科医师荒”正全面困扰着发展中的中国,在安徽省尤为突出。0.35名儿科医师/千儿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0.53名儿科医师/千儿童。“全面二孩”放开后,安徽省4年内预计会多出生近90万新生儿,而儿科的现状不容乐观——儿童医疗资源呈现“三少”,即床位少、医生少、专科医院少;儿科医护人员普遍年轻化,经验不足,高精尖技术人才缺乏,科研实力弱;市县级医院儿科救治能力较弱,基层儿科医疗机构儿童救治水平薄弱,对危重患儿急诊急救经验不足;儿童急救转运体系亟待加强,基层儿童医疗急救网络体系尚未完善。
而在6年前的2011年,安徽省儿童医院即开始了一趟创新之旅,以创建安徽省儿童医疗协会为起点,主动承担了提高全省儿科医疗整体质量,提升婴幼儿健康水平,降低婴幼儿死亡率的重担。在金玉莲院长的医改理念中,構建分级诊疗网络,才是解决全省儿科医疗资源匮乏“痼疾”的终极解药。
四大创新工程为医联体“搭桥铺路”
10年前,安徽省儿童医院的流动资金只有200万元,负债却高达3000多万元,病房里空荡荡的,很多家长只是带孩子来看看感冒、发烧、腹泻,稍有疑难,便直奔北京、上海等大城市。2007年4月,在院长金玉莲的带领下,安徽省儿童医院确立了清晰的发展思路,业务技术和服务水平不断提升,不但省内患儿就诊量激增,甚至还有江苏、山东、河南等地赶来的患儿。2014年门急诊量达到90.95万人次,年住院人次5.3万人次。但在自身快速发展、不断做大做强的同时,金玉莲院长并没有停下改革探索的步伐,而是胸怀全省,面向全国,顺应医改的新形势、新要求,团结和带领全省儿科同道一起抱团发展,并为之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她牵头成立的安徽省儿童医疗联合体不仅是安徽医改的特色,也成为其他省份同行学习的标杆。
自2011年开始,安徽省儿童医院即围绕着提高全省儿科诊疗质量的中心,实施“国内首家省级儿童医疗协会”等四大创新工程,并在此基础上搭建安徽省儿童医联体,不仅受到了政府的高度肯定,也为医院快速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创新之一:在全国率先成立省级儿童医疗协会
2011年9月18日,金玉莲院长携手省内儿科同仁,在全国率先成立省级儿童医疗协会——安徽省儿童医疗协会,系全国儿童医疗领域的首家协会,目前也是仅有的一家。安徽省现有儿童2000万人,仅有一所省级大型综合性三级甲等儿童专科医院,全省的患儿蜂拥而至,儿科日门诊量高峰期突破3000,其中很多都是多发病、常见病,完全可以在基层医疗机构得到治疗。在金玉莲院长看来,一家三甲儿科医院不具备向基层儿科医院进行业务指导的职能,而成立安徽省儿童医疗协会,树立“全省儿科是一家”的理念,就可以建立一个上下联动、合理、高效的全省儿科诊疗体系,解决“两头难”的问题——基层儿科不受信任,三甲医院儿科疲于应对普通感冒、上呼吸道感染等常见病。她要搭建一个以省级儿童医院为龙头,市县综合医院儿科为枢纽,乡卫生院和村卫生室为网底,覆盖全省、可持续发展的儿童医疗救治网络体系,为全省儿童的健康和生命安全构筑多层防护屏障。
安徽省儿童医疗协会成立后,相继成立了骨科、护理、检验、新生儿、感染、心胸、微创外科、儿童保健专业等15个儿科专业委员会,对全省儿科医师不断开展理论和临床技能培训,比如,已完成对中西部地区儿科医师3500人次的培训。同时,还编写了很多专业书籍指导临床实践。金玉莲主编的《儿科疑难病例精选》《实用育儿百科》分别荣获第24届华东地区科技出版社优秀图书二等奖和2015年安徽省优秀科普作品。目前安徽省儿童医疗协会在全国仍是“唯一”,由于没有可以借鉴的模式,初期开展工作较难,但取得了显著的成效,2015年1月,安徽省儿童医疗协会获颁民政部5A级社会组织称号(最高等级)。
创新之二:成立安徽省儿童急救中心(国内首家儿童120)——移动的PICU
以往120急救车由于未设有儿童呼吸机和监护器等设备,患儿急救转运效率不高,为院内急救带来很大的麻烦;还有很多患儿由于病情变化过快,往往在转运途中便告不治。针对这一情况,安徽省儿童医院通过整合儿科资源,建立了院前急救、院内急诊与重症监护为一体的布局合理、快捷高效的急诊医疗服务体系,为疑难、急危重症患儿争取了黄金抢救时间。2013年5月18日,挂牌成立了安徽省儿童急救中心,填补安徽没有儿童急救体系和专业儿科急救队伍的历史,安徽患儿从此有了自己的“120”。4辆备有儿童专用呼吸机、监护仪(达到新生儿转运设备技术参数)、移动远程会诊系统的急救转运车高效运转,所有转运人员均为年富力强、中级职称以上、受过严格的PICU培训、责任感最强、业务综合素质最高的专业队伍,确保危重患儿在第一时间得到正确、有效的急救处理,为后期的成功救治打下坚实的基础。
“移動的PICU让患儿一到急救转运车上就相当于进了省级儿童医院的重症监护室,生命安全得到了保障,这一创新举措赢得了医联体成员单位和患儿家长的高度信任和赞扬。在转运危重患儿的过程中,他们永远‘在路上',即便是大年三十晚上阖家团圆的日子,我们这支队伍仍然‘在路上',截止目前已转运急危重患儿近千名。”金玉莲院长。
创新之三:成为北京儿童医院集团首家成员单位
为在安徽省打造“患者不动,医生移动”医疗服务新模式,2013年8月,安徽省儿童医院成为北京儿童医院集团首家成员单位。北京儿童医院定期选派专家到医院指导医疗、教学、科研、信息等工作,安徽省儿童医院也会第一时间通知地市县儿科同仁一起接受优质的培训。医院还进一步延伸与北京儿童医院的合作,2015年3月19日,托管成立北京儿童医院血液肿瘤中心安徽分中心。安徽省每年新发儿童白血病病例约有500例,而在儿童血液病诊疗领域,北京儿童医院的专业水平是最高的,专家一号难求,如果未与之建立合作关系,这些患儿可能到北京儿童医院排上3个月队都看不上专家,如今都可以得到北京儿童医院专家的及时救治。“我们的目标是,打造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留得住、自己的儿科血液病专家队伍,让安徽血液病患儿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国内顶尖的医疗服务。”金玉莲院长说。
创新之四:成立安徽省儿科专业质控中心 ——“我省儿科分级诊疗,开全国先河”
2016年1月7日,安徽省儿科专业质控中心正式成立,安徽省卫生计生委副主任武琼宇出席会议,并为中心揭牌。中心成立加快了安徽省医疗机构儿科标准化建设,提高全省儿科医疗质量和管理水平,牢固确立安徽省儿童医院在全省的儿科龙头地位。所有中心医院的儿科质量由安徽省儿童医院负责。
医改的终极目标是分级诊疗的实现,为实现到2017年分级诊疗政策体系逐步完善,优质医疗资源下沉等目标任务,安徽省卫生计生委发布了金玉莲主编的《儿科常见疾病分级诊疗指南》。结合安徽省儿科医疗资源现状及各地医疗水平差异,《指南》以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危重疑难疾病分级诊疗为突破口,综合了疾病定义、疾病轻重程度、手术分级、收治患儿医院的设施及仪器设备、医疗技术、人员诊疗技术资质等多方面情况撰写。对小儿内科的新生儿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泌尿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等,以及外科的骨科、眼科等22大类疾病近百个病种,根据各种病症、病情轻重程度,进行分级指导。
《指南》明确规定一、二、三级医院收治范围及双向转诊条件,并对儿科疾病的特殊性和复杂性给予警示。这是国内第一个涉及小儿各科常见疾病的分级诊疗指南,目前在全国范围内得到了普遍的推广。
安徽省儿科专业质控中心成立后,专家们不断深入全省各地市县儿科进行业务指导。2016年9月,安徽省卫生计生委委托安徽省儿科医疗质量控制中心组织儿科专家对全省二级以上医院儿科进行医疗质量控制检查,采取听取汇报、查阅资料、抽取病历、实地查看的方式,按照《安徽省儿科医疗质量控制考核评价标准》,对医疗机构的儿科质控工作及分级诊疗情况等进行督查。
儿童医联体四大特色——“6、5、5、3”
“儿童医联体的顺利组建,主要是安徽省儿童医院开展的四项创新性、探索性、求知性的工作增强了全省儿科同仁的凝聚力,为之打好了地基。”金玉莲院长强调。而谈起建立医联体的初衷,是希望迅速改变安徽省儿科医疗资源严重匮乏的现状。作为安徽医改的一分子,安徽省儿童医院要实现医改目标,需要充分利用北京儿童医院集团的资源优势,发挥省儿童医疗协会和医院的龙头带动作用,“积极推进分级诊疗、预约就诊、双向转诊、对口扶持以及优质医疗卫生资源下沉。”
2014年8月15日,由安徽省儿童医疗协会和医院牵头组建的安徽省儿童医疗联合体(安徽首家)诞生,首批成员单位就有18家。这一新的联合体将通过临床、科研、教学共享,整合安徽全省儿科资源,为分级诊疗机制探路,也为患儿的及时救助带来佳音。2014年11月,涡阳县一位9岁男孩突发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借助儿童医联体网络,患儿被安全迅速地转运到400公里外的安徽省儿童医院,经过救治转危为安。自2014年8月15日安徽省儿童医疗联合体成立以来,已经有6498名危重患儿通过“医联体”迅速转运至省儿童医院接受救治,并且全部转危为安,目前已有6231人康复出院。
2015年3月19日,第二批20家成员单位签约安徽省儿童医联体。2016年1月7日,第三批24家成员单位签约加入医联体。2016年12月21日,安徽省儿童医联体再扩容,增加第四批成员单位20家,实现了省内16个地市的全覆盖,82家成员单位包括省级医院1家、省级民办非医院1家(金色童年)、市级医院17家、县区级医院40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1家、民营医院13家。
安徽省儿童医联体为何有这么大的吸引力,其特色何在?用“6、5、5、3”四个数字可以概括。特色之一:开通6大绿色通道——预约挂号、分级诊疗和双向转诊、检验及大型设备检查结果互认、重症患儿转运、远程会诊、信息共享。特色之二:建立5大机制——业务指导、人才培养、学术交流、质量控制考核、学科建设与科研协作。
特色之三:构建5大体系。第一,制度保障体系:成立了首届医联体管委会,制定了医联体《章程》等配套性文件;设立了医联体办公室,设6人专职负责医联体的日常工作。第二,急危重患儿急救转运体系:持医联体绿色通道就诊卡可以直接就诊,享受医联体门诊挂号、急诊急救专用绿色通道、移动的“PICU”等服务。首创使用自主研究的危重患儿转运评估标准:遵守急诊就医规范,患儿救治严格按照国家卫生计生委《需要紧急救治的急危重伤病标准及诊疗规范(国卫办医发〔2013〕32号)》;创立自己的“危重患儿早期预警评分系统”(early warning system,PEWS),应用于儿科转诊中。2年来,应用状况良好,基本确保了患儿有效安全的转运,体现了针对各种急危重伤病的治疗精神:“紧急”、“必须”和“基本”。
第三,远程会诊体系。国家卫生计生委李斌主任亲自视察了我院的远程会诊体系。该会诊体系上挂北京儿童医院、上海各家儿童医院,下接地市县儿童医联体成员单位,解决了很多临床疑难问题。如北京儿童医院呼吸内科赵顺英教授远程巡讲(病例讨论、授课)、医院专家通过远程会诊系统为基层医联体成员单位讲授《难治性咳嗽的诊治》、消化内科吴成主任同医联体单位远程会诊。
第四,多层次多元化的培训带教体系。在安徽省儿童医院的帮扶下,15家综合性医院、妇幼保健院建立了新生儿科、PICU、急诊急救转运体系,免费接收200余人次来医院进修,定期、不定期地派出近150多位省级专家赴医联体内成员单位坐诊、义诊、教学查房、疑难病会诊、专题讲座、共建病房。目前已开展儿科医师专题培训30次,儿科护理专题培训8次,儿科医技专题培训5次,儿科管理专题培训3次。培训专家不限于省儿童医院医生,还有来自北京、上海的专家。相继开展医联体基层儿科医师常见病、多发病适宜技术培训班等,儿科护理新技术、新业务培训班,儿童骨科治疗新技术、新业务培训班,新生儿机械通气培训班,儿科常见、多发感染性疾病培训班,儿科常见、多发感染性疾病培训班,从北京到省地市县区儿科,可谓“上下联动儿科一盘棋”。比如医联体单位可免费参加中华医学会儿内科分会主任委员、北京儿童医院集团首席专家申昆玲教授在安徽开设的学术讲座和教学查房。参加培训的医联体学员在从医生涯中第一次能近距离地和全国一流儿科专家一起查房、讨论病例。既能倾听专家讲授的儿科知识和儿科临床经验的讲座,还能在查房、病例讨论中学习到专家多年总结的指导疾病诊断的思路和治疗方法。
第五,顺畅的信息沟通体系。为便于上传下达、互通信息、交流经验,每个医联体成员单位设立一名新闻通讯员,目前已编辑出版医联体《快讯》43期。2015年1月,医联体管委会还组织了医联体单位新闻通讯员学习班,为医联体单位间搭建了信息沟通的桥梁。同时还建立了省儿童医疗协会、省儿童医联体、省儿童急救转诊网络、省儿科专业质控中心的微信群,方便随时沟通。
特色之四:探索三大合作模式。
合作模式一:全面托管型 (如全面托管安徽金色童年儿童医院)
“针对安徽省级儿童医院仅我们一家,优质儿科资源明显难以满足2000万患儿需求,除了增加出诊班次,延长服务时间,我们还探索机制创新——民办公助新途径,迅速组建了安徽金色童年儿童医院(省内唯一一所由社会资本投入、非营利性三级儿童专科医院),截至目前成立仅一年半,在群众中获得了非常好的口碑。”金玉莲院长说。医院全面托管的主要措施是派驻一名执行院长,借鉴医院管理经验;管理医疗质量、收费等各个方面,与总院互补发展;带去一支专家队伍,为分院培训和储备人才。这一模式适用于无法依靠自身的力量发展儿科的医联体内成员医院,可将儿科委托给安徽省儿童医院管理,形成托管关系后人、财、物统一调配,经济利益一体化。总体思路是三个“一”:一个重点:协同服务;一个支撑:技术帮扶;一个纽带:利益共享。托管方主要提供品牌、管理、技术、人才等无形资产;医师可以多点执业(无需注册)。
具体做法和工作进展有:第一,为全省乃至全国搭建了儿童医师执业的平台。专家主要来自安徽省儿童医院,少数来自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安徽省立医院等,另有北京儿童医院专家周三上午门诊。第二,派出专家管理病房。如派出骨科、普外科、泌尿外科、神经内科等专业的主任、业务骨干管理病房。第三,共享医疗设备。省儿童医院的所有检查和检验设备均对金色童年儿童医院开放。第四,开展儿科基础和护理知识培训。比如金玉莲院长向首批分院全体医护人员讲授《努力做一名优秀儿科医生》,消化内科吴成主任主讲《病历书写规范》、护理人员开展带教培训等。
2015年7月13日,经安徽省卫生计生委批准,安徽金色童年儿童医院成为安徽省儿童医联体的成员单位,与医院建立了紧密型战略合作关系,这种跨所有制的“公私”合作,顺应国家关于民办公助的医改方向,是安徽新医改的一次大胆实践。
合作模式二:科室共建型 (如与中铁四局共建康复病区)
具体做法是选取某个科室实行共建,雙方资源互补,安徽省儿童医院主要提供品牌、管理、技术、人才、设备等,并实行科室独立核算,形成经济利益的紧密关系。铁四局康复联合病区的管理做法:其一,儿童医院指派1名行政主任进行病区管理;其二,病区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行政主任负责抓好“三基”强化训练,注重对医疗基础理论的系统讲授;其三,医院对联合病区采取倾斜扶持政策,病区的专业技术人员可优先进修培训,截至目前已选派10余人次专业技术骨干参加省内外学习班及进修;其四,托管后形成人、财、物统一调配。双方统一成本核算,利润用于病区人员工资福利、学科建设及人才培养等。
合作模式三、业务技术指导型 (如井岗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
这种合作模式最为常见,占合作总体的80%,主要是长期选派专家坐诊、查房、指导学科建设等。具体经验是:第一,每周派专家或业务骨干到社区坐诊及查房。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专家下社区(门诊、查房、麻醉)情况显示,安徽省儿童医院先后派出26位专家,平均每周(5个上午)有5 ~ 8位专家被派往井岗社区、西园街道、双岗街道、稻香村街道出诊;第二,实行双向转诊,截至目前,门诊下转率近30%,住院患儿下转率90%;第三,涵盖专家门诊挂号、查房、会诊、手术指导等项目实行经济利益一体化、互惠互利。
目前完成的工作主要有以下8个方面:第一,义诊。截至目前已选派新生儿科、骨科、重症医学科、消化内科、呼吸内科、康复科、儿外科、眼科、耳鼻喉科、儿保科、皮肤科等20个学科的近百名专家及业务骨干前往安徽各地开展义诊活动,累计服务患儿5000余人次,受到了各地医院和当地群众的一致好评和媒体的高度关注。第二,讲座。如我院专家在医联体单位开设《新生儿复苏指南》等讲座。第三,查房。我院专家组常规到医联体单位儿科病房教学查房。第四,指导学科建设。指导部分医联体单位建设新生儿科、儿外科、儿保科等空白学科11个。第五,培训。成员单位开放各级各类学习班32次。第六,接收进修生。目前我院已免费接收医联体成员单位进修生200余名。第七,推荐。将马鞍山市妇幼保健院等4家医联体单位推荐为北京儿童医院集团技术指导医院,快速提升其临床业务水平,更好地服务辖区患儿。第八,积极探索儿科分级诊疗和双向转诊机制。目前,82家成员单位均与我院签订了《儿科分级诊疗和双向转诊协议书》。
儿童医联体做到了“四赢、三满意”
安徽省儿童医联体成立两年来,已取得了初步成效,医联体单位儿科综合实力得到了提升。对15家医联体单位进行2015年与2014年的抽样调查汇总结果显示,其加入医联体一年后较上年指标出现了喜人的变化。儿科门诊量从73.17万人次增至86.78万人次,增长18.6%;儿科住院人数从7.95万人次增至8.94万人次,增长12.5%;儿外科门诊人次从4.94万人次增至5.44万人次,增长10.2%;儿外科手术台次从2633台增至2746台,增长4.3%。
医联体成立之前,安徽省儿童医院年门诊量增幅达到20% ~ 30%,医联体成立一年后与上年比较,安徽省儿童医院的业务指标也出现了变化:从2014年到2015年,年门诊量从90.95万人降至89.6万人,降低1.5%;住院人次从5.3万人降至5.12万人,降低3.3%。这些数据直观反映了通过医联体管委会一年多来不断的培训、带教,成员单位的儿科业务水平得到了明显提升,逐渐呈现常见病、多发病留在了基层、急危重患儿迅速上转、分级诊疗初见成效的态势。
医联体的有效运转实现了“四赢”:一赢——基层患儿得到了实惠。患儿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省城大医院甚至北京专家优质的诊疗服务,能在第一时间通过医联体绿色通道从基层医院转运到省儿童医院享受高水平急诊急救的医疗技术水平;二赢——基层的儿科诊疗水平短时间内得到了提升 基层的儿科的学科建设得到快速发展;三赢——安徽省儿童医院的专家们通过指导基层、救治疑难杂症和危急重患儿,自身的诊疗技术也能不断地得到历练,促进了专家必须不断学习和自我提升;四赢——初步实现医改目标。即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变成了现实。医联体的落地,有助于推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方便群众就医,发挥大医院现有的人力、技术、设备优势。下好“医联体”这步棋,目的就在于建立科学有效的分级诊疗、双向转诊等分工协作机制,最终实现医疗资源共享化、医疗水平现代化、医疗服务人文化、医疗消费低廉化。分级诊疗的难点就在于往下转,患者往往不容易接受转往社区,而目前安徽儿童医联体已实现了上下联动的目标,省级医院儿科的患儿脱离危险期、呼吸机重症监护仪后,立即转到社区康复的达到90%以上,市县级儿科达到了30%的下转率。
各级领导和机构对安徽省儿童医联体工作进行了调研并给予了充分肯定。2016年5月12日,国家卫生计生委李斌主任莅临医院视察工作,对医院的医联体工作和医改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安徽省儿童医院通过医改能够做到患儿满意、医务人员受鼓舞、社会支持信任的“三方满意”十分难得,说明安徽医改的路子是对的,安徽省儿童医院的各项工作落实的很好。安徽省卫生计生委主任于德志、副主任杨武等领导,多次到医院调研医联体工作。2015年9月19日,中国卫生经济学会会长、原卫生部部长高强率国务院参事、中国保健协会常务副会长秦小明等一行在安徽省卫生计生委于德志主任的陪同下到医院视察调研医联体工作。
中央级媒体对儿童医联体的创新举措和时效也进行了深入报道。2015年4月18日,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医改新药方》栏目利用近半小时的时间,报道了在探索看病难的问题上,安徽省儿童医联体给出的破解药方,并给予了高度关注与充分肯定。2016年5月31日,健康报报道我院医联体工作成效。
儿童医联体工作的扎实高效运转也得到了全国儿科同仁的关注。截止目前,贵阳市儿童医院、西安市儿童医院、郑州市儿童医院、武汉市儿童医院和青海省妇女儿童医院等单位通过各种形式参照我院开展的医联体模式开展工作。2015年10月30日,金玉莲院长还应邀赴苏州市儿童医院作报告,重点介绍了儿童医联体建设取得的初步成效。
在谈到医联体建设的感受和体会时,金玉莲院长表示,首先是领导重视。由于安徽省儿童医院建院迟,底子薄,带领院领导班子和全院职工奋发图强,只争朝夕,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搞建设,不断争取上级政策的支持,以扎实的工作实效得到了安徽省领导及卫生主管部门的重视和大力支持,为医院的发展打开了良好的局面;而且,正是由于得到了各级政府的重视,儿童医联体工作在全省地市县才能一路绿灯,顺利推进。淮南市市长王宏亲自为儿童医联体揭牌,阜阳市人民医院、亳州市人民医院、宁国市人民医院等加入医联体揭牌也都得到了当地政府的重视。其次,设计并扎实开展前期的创新工程工作。儿童医联体之所以能够不断地向纵深推进并取得初步成效,与医院开展的四大创新工程所做的大量基础性工作密切相关。第三,安徽省儿童医联体是省内首家,没有现成的经验模式可供借鉴,一切尚处于摸索探求的过程,还需汇聚更多的经验和意见建议,不断实现自我提升和改进。
“通过医联体,没有用政府一分钱,解决了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金玉莲院长最后用一句话总结了医联体建设的最大收获。
对话金院长
《中国医药科学》记者:推开儿童医联体后,安徽省儿童医院年门诊和住院量出现了下降,是否会给医院带来效益上的影响?
金玉莲院长:不会带来影响,因为儿童医联体成立后,到我院就诊的常见病患儿减少了,但疑难复杂疾病的患儿却增多了,诊治一名疑难杂症的危重患儿所花费的时间和精力,相当于诊治10个常见病患儿。今后我们三甲专科医院可以更专注于处理疑难杂症的患儿,这正是分级诊疗的精髓。CT等对患儿健康损害的检查不需复查;只需要持有就诊卡就可以到医联体所有的成员单位就诊,并拿到处方,不需重复排队挂号。为提高基层医生的诊察水平,安徽省儿童医院专家亲自带教。建立医联体就是要提高他们的诊疗水平。
《中国医药科学》记者:安徽省儿童医院建设儿童医联体是非常好的设计,未来5 ~ 10年医院还有哪些好的规划?
金玉莲院长:首先,要遵照国家医疗卫生的总体目标来规划我们的目标和方向;其次,我们未来的目标是致力于普遍提高全省急诊急运的水平,让全省每个儿科都有远程会诊中心、急诊急救、新生儿科,以全面提高儿科诊疗救治水平,造福于广大患儿。
院长小传
金玉莲,安徽宁国人,1954年9月生,中共黨员,现任安徽省儿童医院院长、党委书记、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2011年11月被聘任为安徽省人民政府参事,享受政府津贴。兼任中国医院管理协会理事,安徽省儿童医疗协会会长,安徽省儿童医联体管委会主任,安徽医学会副会长兼医学科学研究管理学会副主任委员,安徽医院管理协会副会长兼儿童健康管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安徽省妇幼保健协会副会长。中国共产党安徽省第九次代表大会代表。历任宁国卫校校长、宁国市卫生局局长,安徽省妇幼保健所副所长、书记,安徽省儿童医院副院长、副书记,安徽省结核病防治所所长,安徽省肺科医院院长、党委书记。
2003年荣获前卫生部、人事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表彰的全卫生系统抗击非典先进个人;荣获安徽省委组织部表彰的优秀共产党员;2004年荣获第五届中国“十大女杰”提名奖;荣获中国巾帼建功模范院长称号;2005年荣获全国先进科技工作者;2006年荣获第五届江淮十大女杰;荣获安徽省三八红旗手;荣获前卫生部、人事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表彰的“全国结核病防治工作”先进个人;2007年荣获第六届中国“十大女杰”提名奖及袖章;2008年荣获中国改革开放30年百名女性新闻人物;2009年荣获全国卫生应急先进个人;荣获安徽省优秀医院院长称号;2010年荣获全国医药卫生系统先进个人;荣获全国优秀医院院长称号;2011年荣获全国巾帼建功标兵;2012年荣获全国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称号;2013年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