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孝怀
【摘要】在白板已经普及的现代课堂,黑板仍有不容小觑的价值,教师板书的诸多功能,白板亦不可替代。笔者呼吁白板、黑板不断转换利用,相辅相成,共同为教育教学服务。
【关键词】白板 黑板 板书 示范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2-0099-02
随着社会的发展,电子技术的普及为今天的教育带来了一场革命,交互式电子白板(以下简称白板)的广泛应用也为教师课堂教学的“有效”和“高效”创造了条件。白板具有集黑板书写功能、幕布润眼功能、师生互动功能三位一体。与黑板相比,白板更能够极大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利用多元智能理论,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尤其是学习一些比较抽象的知识和概念时,白板也为学生提供了多种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
现在走进课堂,教师的板书少了,取而代之的是白板上展示的电子教材和图文并茂的多媒体课件,课堂内容丰富了,课堂效率提高了,可也带来了一些问题。比如有的教师完全依赖白板,很少再写板书,黑板几乎不用。板书在我们教学中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它不仅起到了举纲明目的作用,优秀的板书设计还能给人以耳目一新,记忆深刻之感。可见,板书并非可有可无,也是不能完全由白板、课件来取代的。可以说,无论是今天现代化教育手段的普及,还是明天的“课堂的翻转”,教师的板书仍然有意义而且是不容忽视。所以,如果教师们过度地依赖白板而放弃黑板,将会给自己和学生带来一定的不良影响。
一、师生的成长能力提升,白板无从替代
完全依赖白板与课件,也容易让教师养成疏于备课,懒于思考和创造,不利于教师的成长和发展。长时间如此,教师会不会写教案,能不能解读教材、挖掘教材?教辅,永远是教辅,不能完全取代一个优秀的教师的功用与价值。过多地依赖白板,会让教师养成白板依赖症,倘若某一天突然停电,或者电脑罢工老师会有一种无从入手、手足无措的感觉。教学板书可以直观地了解教师的教学素养与基本功。精湛的板书是教师创造劳动的结晶,它渗透着教师的学识、智慧和教艺,融合着教师的理论水平和审美素养,反映着教师的综合能力。良好的板书同时也是教师教学能力得以发挥的重要途径。白板滥用带来的弊端不仅会导致板书的消失,同时也会让教师的基本功退化,对于教师的成长与能力的提升是无益的。
过度的使用投影仪也不利于学生的视力。以投影仪灯泡为例,作为投影仪最重要的耗材之一,决定着投影仪整体的画面效果好坏。通常投影仪灯泡在使用1500小时之后,有的品牌甚至使用不到1000小时,其亮度已明显下降,投影画面质量也严重恶化。如果投影设备的亮度、分辨率以及对比度调节没有达到平衡,再加上幻灯片的字号过小的话,孩子在注视投影仪的过程中,会过度调节眼睛。瞳孔要保持高度的张开,眼睛周围的肌肉也可由于长期处在紧张状态而容易促发近视等眼病。而且小学生还小,眼睛还没发育完全,容易诱发其他眼病,如斜视等。近距离观看,强光刺激眼睛,容易导致视网膜受到过多的刺激,不利于视力。
如果说手机、电脑、电视机是造成今天小学生近视的三大罪魁祸首,那么投影仪可能就是第四个了吧。最新数据统计显示,我国近视人数不但高达4.5亿,且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目前,青少年近视患病率已经高居世界第一位。其中青少年近视情况尤为令人担忧:全国7岁~12岁的小学生、13岁~15岁的初中生、16岁~18岁的高中生及19岁~22岁的大学生,他们的视力不良率分别为45.71%、74.36%、83.28%和86.36%。更令人震惊的是,有份调查报告称,国内因高度近视致盲者已达30多万人。[1]如此触目惊心的数字不能不让人心疼和担忧。“齿未摇而视茫茫”,为师者,当敬畏。
吴非老师在《有些课不一定需要PPT》一文中一针见血地指出“不宜强制使用教辅设备,同时并非每节课都需要用。滥用教学辅助设备,有可能使清晰的课堂变得花哨而失其本,学生则可能在迷乱中买椟还球。”[2]如何正确使用这些现代化手段与设备,勿让我们曾经行之有效而有美好的东西丢弃,应是值得思考和重视的问题。黑板是教学中呈现教学内容和师生交互中不可缺少的传统媒体之一,书写方便,删留自由,排版可控,是一种价廉物美的教和学的工具。优良传统,在任何改革中都不能丢。当然,面对高度发达的信息社会,教育的现代化的效能也日益彰显,面对今天的大好机遇,我们不可能去倡导重回那刀割锄耕的年代,但是也不能让传统的板书完全被白板替代。
二、教师的指导示范作用,白板不可替代
板书,是指教师根据教学的需要在教学用具(主要是黑板)上以书面语言或符号进行表情达意、教书育人的活动,它是教师进行教学的基本功之一。板书也是教师普遍使用的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和表现形式,是师生在课堂上最简易的利用视觉交流信息的渠道。“教学板书具有很强的示范性特点,好的板书对学生是一种艺术熏陶,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师在板书时的字形字迹、书写笔顺、演算步骤、解题方法、制图技巧、板书态度与作风、习惯动作与语言等,往往成为学生模仿的对象,留下深刻入微的印象。”[3]教师的撇捺之间无不透漏着教师的思考、教师的素养、教师的基本功,一手好字那也是学生的活字帖,也许会影响整班学子。记得在上中学时,班主任老师写了一手的好字,他每逢在黑板上挥洒的时候,我们都会在下面不由自主地模仿他的字。于永正老师上示范课总是工工整整地一笔一画地书写着汉字,并给学生讲解着汉字的间架结构,偏旁部首的搭配组合,笔画之间不仅传授着书法之道,还传递着做事、做人的道理。这样的示范是投影仪和电脑永远替代不了的。
2011年新修订的《语文课程标准》专门对于写好字提出纲领性的要求:“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努力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写字姿势正确,书写规范、端正、整洁。”在“具体建议”一栏提出“按照规范要求认真写好汉字是教学的基本要求,练字的过程也是学生性情、态度、审美趣味养成的过程。每个学段都要指导学生写好汉字。要求学生写字姿势正确,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提高書写质量。”小学生正处在识字、认字的阶段,老师的板书具有示范性和引导作用。教师日常教学活动中的板书,也是指导学生习字的过程。斯霞老师曾经说过:“我在当堂板书时,就有意把一笔一画写得慢,让学生看清从哪儿起笔到哪儿收笔,有时还边写边说,‘从左到右、‘从上到下、‘先里头后关门等,指导学生书写笔顺,并力求把字写得方正、匀称。”[4]指导和要求学生写好汉字,教师的写字姿势、书写技能、书写习惯无不影响着学生的书写质量。所以,教师的板书对于提高学生的书写能力无可替代。
有的教师用课件代替板书,黑板上不着一字,那么教师基本功又如何体现?教师一手漂亮的粉笔字在学生心中激发的模仿欲望,以及学生由此产生对教师的崇敬心情又从何而来呢?要知道,作为活生生的人的生命活力是机器永远无法替代的。
三、学生的思维习惯培养,白板无法替代
板书是课堂教学最基本的辅助手段,是课堂教学环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新颖的板书简洁、形象,或者还带有色彩,符合审美情趣。教学板书的语言是经过精心提炼的,既是精练的概括,又是适当的准确,所以才有“好的板书是一个微型教案”之说。板书的作用很多,如集中体现了教师的授课意图,规范教师的讲授思维,对知识的重点作精要总结,给学生学习的难点作注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加深理解教材等。首先,板书具具高度的概括性。比如有一位老师在执教《黄山奇松》一文时,就抓住了文章脉络设计了如下板书:
图2 《黄山奇松》的板书设计[5]
这位教师在对所授内容进行慎重筛选的基础上,确定了主次,选准重点,围绕一“奇”字作文章,板书语言确切,言简意明,一目了然,给人以凝练之感,这样的板书设计不仅能起到“画龙点晴”指点引路的作用,还真正意义的凸显了教学板书“好钢用在刀刃上”的特点。
其次,板书可以形象直观地反映事物具体形态。教学板书以文字、符号、简笔画或者图表等具像性手段,将教学内容或简明扼要或图文并茂地直接诉诸学生的视觉,有助于学生所学对知识信息的理解、吸收和掌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留下深刻长久的印记。如有一位老师在教学《番茄太阳》时,在黑板上用红色的粉笔画了一个大大的番茄,并在番茄的四周用黄色的粉笔画上太阳的光芒,然后老师结合着板书说:“明明心中的太阳,就像这红红的番茄;明明微笑的脸,就是那颗番茄太阳;明明善良的心,就是那颗番茄太阳……”[6]老师通过简笔画这一形象直观的板书形式揭示了文章的内涵,学生一下子就明白了课题的含义。
板书不仅可以随手生成,及时、有效,板书还可以拉近师生与文本的距离。教师在板书的过程中,就是示范教学的好机会,教师板书的时间是学生动眼观察动脑思考的时间,他们既可以望文而生意,又可以观前而度后。这样说来板书亦利于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判斷能力、想象能力、表达能力。语文板书学专家王松泉教授说:“板书是反映课文内容的镜子,展示作品场面的屏幕;是教师教学引人入胜的导游图、学生学习中掌握真谛的显微镜;是开启学生思路的钥匙、进入知识宝库的大门;是每堂课的眼睛,读写结合的桥梁……”[7]。
教学中是使用传统的黑板,还是现代的白板,在具体的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与目标,以及能否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来选择。白板的作用是辅助教学,应准确定位,把握好度,兴利除弊,让其更好地服务于课堂。教辅永远都只是辅助教学工具,在课堂上并不能扮演主演角色。特别是在以人为本的语文教学中,白板更是替代不了教师板书的示范性。所以,在白板已经普及的今天,黑板仍有不容小觑的价值,在此呼吁白板、黑板不断转换使用,相辅相成,共同为教育教学服务。
参考文献:
[1]《我国青少年近视率居世界首位大、中学生近视率超八成》,凤凰资讯网,http://news.ifeng.com/a/20160603/48904043_0.shtml
[2] 吴非.《课堂上究竟发生了什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第71页.
[3]李如密.《教学艺术论》,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年版,第329页.
[4]斯霞.《我的教学生涯》,上海教育出版社,1982年版,第118页.
[5]板书设计来源于安徽省霍邱县城关镇逸夫小学雷长竹老师的公开课《黄山奇松》.
[6]教学案例来源于安徽省霍邱县城关镇中心小学何晓梅老师的市优课《番茄太阳》.
[7]马英志.《教师的教育智慧与艺术》,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