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永兴
[摘要]在生物考试后,学生普遍反映在考试前已经掌握好教材中的知识点,而且考试中也得心应手,但为什么考试成绩却总是差强人意。究其原因是学生的解题和规范表达方面出了问题。因此,生物教师应引导学生掌握好正确解题的步骤,以提高学生规范答题的能力。
[关键词]生物 解题步骤 规范答题 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058(2016)08-0118
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生物试题既重视生物学基础知识的考查,也注重生物学习能力的考查;重视图表和实验的考查,注意联系学科最新成就和社会热点。命题者通过考查学生的能力和素质去达成《考试大纲》中关于考试能力的四个要求,使题目的基础性、应用性、綜合性得到显现。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在考前往往认为自己已经基本掌握了教材中的知识点,在考试过程中答题也得心应手,但考试得分率却不高。究其原因是学生在解题和规范表达方面出了问题。下面笔者就基于规范答题能力培养的生物解题四步骤进行分析。
一、审题
审题要审“四个什么”,即“题干问的问题是什么”“提取的有效信息是什么”“联想的知识有哪些”“题干可以作为答案部分的有哪些”。对于“题干问的问题是什么”,有的学生会说,问的问题是什么我还不知道吗?其实不然,大家在做题的时候,可能会有两种情绪反应。一是题目读到一半,觉得很熟悉,好像以前见过或做过类似的题,这时你会心情愉快,从而放松警惕,再往后看题干时就会跳着看,但是没想到这次跟以往做过的题的问法不一样,等到考试结束看到参考答案时才大叫:这道题我不应该做错啊,我怎么做错了!二是当你看到题目非常陌生时,你会很紧张,审题反而很认真,这样就不会因为马虎而随便答或错答而丢分了。所以,“题干问的问题是什么”是审题时首先要弄清楚的。“提取的有效信息是什么”,就是要根据题干给的新情境找出关键词或隐含的信息。“联想的知识有哪些”,要求根据关键词和有效信息能联想到所学知识有哪些,哪几个知识点和题目可以建立联系。例如,题目要考查膜的流动性,那么我们就应该联想到磷脂双分子层、膜的结构、主动运输、内吞、外排、受精作用、细胞融合、卵裂、递质的释放等信息。“题干可以作为答案部分的有哪些”,有些有效的信息与课本知识没有密切的联系,而是题干为创设新情境、新信息而设。解题时,如果没有熟悉的对应的课本知识可以联想,那么题干信息就要直接考虑作为答案。
二、解题
解题的第一步是根据题干中获取的新信息去联想知识点,联想哪个知识点跟本题相关。第二步是如果没有熟悉的知识点可以联想,那么题干中的新信息就直接作为新知识加以利用,甚至直接作为答案。所以,解题其实就是根据联想把所学知识调取出来,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解题的过程就是一个获取信息、应用知识的过程。
三、答题
审题和解题完成之后还有一个步骤,那就是答题,你需要把你思考的内容表述出来并写在答题卡上,这道题才算完成。有的学生考完试后去找老师,认为自己写的答案就是老师说的那个意思,可怎么不给分呢?这就是规范表达出了问题。怎么表达才能让自己的答案和标准答案接近或者完全一致呢?一是要用教材语言答题,用教材中出现过的概念、名词、专业术语、原理、过程、方法去答题;二是要用题干语言去答题。这时我们大可以揣摩命题者在题干中的表述方式,命题者在题干怎么表述,那么命题者在编制标准答案时也会按这种风格表述。通过模仿表述可以让我们的答案最接近标准答案;三是要在试卷上初答,提炼答案满意后再认真准确过渡到答题卡上。可以在试卷上做记号,即沿着“题于问的问题是什么一提取的有效信息是什么一联想的知识有哪些一题干可以作为答案部分有哪些”这一主线一一答题,最后用教材语言或题干语言进行规范表达。
四、析因
每次答题之后,我们要分析解题失误的原因,如果题目答错了,只可能是三种原因,一是知识理解不到位,二是审题不仔细,三是表达不规范、不科学。每次考试之后要及时总结归纳,如通过检测,哪些知识有漏洞?哪些审题出了问题?哪些题规范表达有问题?发现问题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解决问题,审题有问题怎么解决?马马虎虎、粗枝大叶是审题的头号大敌,要提高审题能力,平时要有意识地延长审题时间,不慌张,不着急,让认真审题成为一种习惯。审题的关键是获取信息,获取信息的能力永远是生物考试重点考查的内容。学生在考试中应做到能完整地想到“题干问的问题是什么”,能清晰看到“提取的有效信息是什么”,能严密不漏掉“联想的知识有哪些”,能剪切用到“题干可以作为答案部分的有哪些”。那么怎么训练规范答题的能力呢?每次考后可把你的答案和标准答案以及题干做对比,假设自己就是命题者,反复研读题干,按照题干风格来描述答案,考虑什么样的答案最容易得分、得高分。
生物解题这“四步走”是一种方法层面的研究,要熟练运用这种方法,笔者认为一要模仿,二要练习,三要熟练,熟练靠什么,还是要靠练习。
(特约编辑 安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