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建平
江苏省昆山市石牌中学
语文阅读训练,是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扩大学生阅读范围、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有效手段,因而教师大多十分重视语文阅读训练。但是,综观教师进行的语文阅读训练或盲目性、随意性较强,或针对性、实效性不足。如何高效进行语文阅读训练?笔者依据多年阅读训练的经验,深感处理好语文阅读训练的层次性十分重要,它影响甚至决定着阅读训练的效果。
语文阅读训练的层次性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外部训练结构的层次性,即不同阶段阅读训练的阶梯性,也就是初中三个学年不同的阅读训练重难点。二是内部训练思维的层次性,即依据文本进行的不同层次的阅读思维训练。以下笔者从三个方面对两个层次阅读训练进行一定的论述。
一、把握内容的难易层次
阅读中自然会接触到各类文体,不同的文体,就其一般意义而言,人们对其认识和理解是有一定的难度差异的。一般而言,写人记事类的记叙文,因其重点在写人记事,学生比较容易理解。抒情性的散文,因其语言优美、意蕴丰厚而难于理解,尤其是一些抒发人生感悟的文章,因学生人生经历的局限,更是读来云里雾里、琢磨不透。而小小说更因其语言精炼、主题深刻让学生摸不着头脑。文言文是初中学生的学习难题,小学时文言文的零阅读更增加了初中新生学习的难度。所以,初一第一学期,教师进行阅读训练时,一定要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阅读文体:一般来说,应以写人记事类文章为主,让学生多读写人记事为主的记叙文;而文言文则以最浅显的寓言故事为主,让学生有初步感知,了解文章大意。据此激发他们阅读的兴趣,增强他们阅读信心,尽快实现学生由小学向初中的转型。
初一第二学期,在学生记叙文阅读训练一学期之后,教师对学生进行一些浅显的抒情散文和小小说的阅读训练,进行相对难一点的文言文阅读训练。这时,学生有了一定的阅读积累,加上适当的指导,学生大多能够读懂文章的思想感情,起到了阅读训练的良好作用。初二阶段,在一年的学习之后,学生的阅读水平有了较大的进步,这时进行抒情散文、议论文和小说的阅读训练,在教师的指导下,配上一定的阅读方法,学生的阅读能够正常有序的开展,收效也比较明显。而进入初三,随着心智的逐渐成长,阅读训练的深入以及阅读能力的提升,阅读训练可以散文、诗歌、小说等文学作品为重点进行,尤其突出一些文化散文、情感人生和社会思考的深层次文章的阅读训练,来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提高学生的审美情操和审美能力。
事实上,初中三个年级,学生的生理、心理逐渐成长,阅读训练也应逐渐深入,这样才能收到阅读训练的效果。
二、突出训练方法的层次
阅读训练,必须有一定的方法。教师教给学生科学的阅读训练方法,就是给了学生一把打开阅读之门的钥匙。阅读训练的方法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阅读文章的方法,一般是整体上感知文章的基本内容和思想感情,其次是重点探究文章的主要内容,通过具体的情景、具体的语言,分析人物形象、理解主题思想、体会主要写法等。二是阅读训练所提问题的解题技巧。不同的问题,解答时是有一定章法可循的,虽然我们反对按部就班程式化的表达,但建立一定的回答问题的“秩序”,对初中生还是有一定帮助的。
一般而言,初一伊始,阅读训练内容侧重于全文写了什么内容,主要写了那些事,表现了怎样的主题,文章的语言含义和赏析等。教给学生解题方法为:概括文章内容要做到简明但要全面;概括文章所写事件时不能疏漏,表述时要将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表述清楚;而概括主题要将文章内容和情感都说出来;赏析语言要指出语句使用的手法,表现的内容和表达的情感,说明语言含义既要说出表层意思,又要说出深层意思,甚至蕴含的思想感情。初二阶段阅读训练,内容上更多训练文章的选材方法,文章的首尾照应,文章某些段落的作用,文章题目的含义,文章人物的性格和文章社会意义、社会价值等。教给学生相关题目通常解答的方法,让学生在阅读训练中提高能力。初三阶段继续深化初一初二的阅读体验和感悟,掌握阅读的方法和解题的技巧,同时,重点形成对作品的多元解读,即“横看成岭侧成峰”,从不同角度解读作品的思想内涵和人物形象。如《我的叔叔于勒》的主题以及菲利普夫妇的形象的多元理解,《绿》作品主题的多元理解等,让学生的鉴赏能力在质疑思考中不断提升。
三、强调训练思维的层次
阅读训练的最终目标是促进学生的阅读思维能力。心理学认为,学生的思维能力在不同阶段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因而,语文阅读训练就要在尊重学生思维的基础上,有序进行学生的阅读思维训练。美国教育家布卢姆的“知识、领会、运用、分析、综合、评价”六个由低级到高级的教学目标层次,为语文阅读教学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思考框架。朱绍禹教授把阅读教学分为复述性阅读、解释性阅读、评价性阅读、创造性阅读,对中学阅读教学指导意义很大。目前,在语文教育界普遍将阅读思维训练分为四个阶段:认知性阅读思维、理解性阅读思维、评价性阅读思维和创造性阅读思维。
认知性阅读思维要求能够认字、释词、通读课文;能够复述课文大意或故事梗概;能够理清课文段落、情节结构。
理解性阅读思维要求是能分析具体问题;能综合问题;能概括问题;能抽象出文章主旨、作者的意图。
评价性阅读思维要求能评价文章内容性质和价值;评价文章表达技巧和风格;评价文章写作背景、社会作用和时代意义;评价作者观点态度和情感倾向。
创造性阅读思维要求能自己发现问题;多角度想问题,取其最佳者;善于假设推理;讨论问题不机械。
这四个思维逐渐提高,环环相扣,不可轻易越過。基于这样的特点,教师在对学生进行阅读训练时,既要体现认知和理解性阅读思维,也要表现评价性和创造性阅读思维,使得学生思维不断提高。例如《孔乙己》教学,教师要让学生通读全文,找出生字词语,了解故事大意,了解基本情节结构。然后,让学生探究酒店里人的笑的内涵,孔乙己的人物形象,环境描写的作用,文章的主题等。再后,评价孔乙己这一人物的社会意义,评价作者对孔乙已的态度。最后,让学生讨论孔乙己悲剧产生的原因,《孔乙己》主题的多元化。
这一阅读训练的层次性,既是阅读训练内在的一个规律,同时在外部表现上也可以呈现出来。前两个环节主要在初一初二训练,后两个环节更多在初三训练。这样,时间训练上也形成一定的层次,遵循了由浅入深的原则。
总之,阅读训练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教师只有遵循规律,形成训练的层次,才能更好的发挥出训练的作用,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