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斌
江苏省海安县开发区实验学校
有幸参加了第五届“中语会”中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观摩活动,来自全国各地的16位优秀语文教师为我们呈现了16节精彩纷呈、各具特色的语文课,这些语文课充分体现了课改的精神,充分展示了语文老师的个人教学风格,令广大参加观摩的教师纷纷表示收获满满、不虚此行。
静心回味这些语文课,总觉得有几节课教者对文本的解读过于浅表,似乎总给人以隔靴搔痒之感,这也成为课堂的明显硬伤,让听课老师深感遗憾。
比如《老王》一课,教者将文本解读的重点放在对老王人物形象的分析上,强调老王是个善良和不幸的人,重点对老王“善良”和“不幸”的表现进行提炼分析。对人物的解读如果只停留于这个层面显然不够准确,教者很显然忽略了故事产生的时代背景、作者经历和作品的创作初衷。杨绛先生笔下的老王其实只是当时社会背景之下一个最为普通、最为平凡的劳动者的代表,他默默无闻地活,默默无闻地死。杨绛是在写老王,而老王只是当时社会千千万万个“老王”中的一个,作者笔下的老王绝不只是一个人,而是那个阶层悲惨百姓的一个代表。当时的老百姓靠着自己的善良和辛劳仍然不能获得体面的、有尊严的生活,其实那就不是个人的问题了,而是社会的问题。结合钱钟书、杨绛文革期间被迫害的经历,我们就能更准确地理解文末“幸运的人”的深层含义和作者的创作目的了。
再如《羊拐》一文,课文浅显易懂,教者将文章的主旨定位于父母对孩子的爱,显然过于肤浅。细细品读文本,文章中更多的流露的其实是父母为了事业不得不离开孩子,因为错过孩子的成长而产生的遗憾、痛苦和无奈的心理。教者没有能够深入到主人公的内心世界,而是游离于文章内核的情感之外,实在是文章解读的一大遗憾。
对文本的浅表性解读不仅出现在本次课堂竞赛上,我们平时的语文课上更是屡见不鲜,分析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教者忽视对文本相关内容的关注,缺少研究意识
语文课教学主要靠文本,但要想真正准确把握文本,就不能只是局限与文本本身,而要走进更广阔的世界,深入研究文章产生的土壤,包括作者的人生经历、个性特点、个体遭遇、情感体验、价值追求及作品创作的时代背景和写作目的等等诸多方面。这样才能对文本有更全面、具体、准确的认识和把握,才能对文本主旨进行有效的解读。
二、教者过度依赖教学参考资料,缺少教学自信
现实的语文教学,教师对教学参考资料的依赖现象非常严重,用教参上现成的解读取代自己对文本的理解。教师实际上充当的只是知识的搬运工。缺乏自主解读文本习惯和能力的语文老师是不可能培养出具有个性解读文本品质的学生的。而且,教学参考资料上现有的很多解读也经不起时间的考验,有失偏颇。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文本的解读本没有对错之分,语文老师还是应该拥有更多的教学自信。
三、教者语文课求稳心理作祟,缺少突破精神
长期以来形成的传统的教学习惯和认知习惯让语文老师们习惯于四平八稳、稳打稳扎地将课堂流程进行下来,不敢突破自己的教学习惯,害怕接受新的课堂结构模式。在课堂改革上患得患失,有部分老师甚至会对课改产生抵触情绪。他们尤其害怕自己对文本的创新解读会不会被别人认可、接受,甚至会被别人看作笑话。殊不知,如果老师对文本不一定准确的创新解读能引发学生开展对文本深入细致的探讨分析,并在探讨研究中最终形成科学合理的解读的话,那原先的教师解读也不失为珍贵的语文教学资源。
由此联想到自己执教《背影》的一次经历。一直以来我都是将《背影》当作一篇平常的表现父爱的文章来解读,年复一年的讲解让自己都觉得有哪里不对劲。这种疑惑迫使自己展开了对朱自清的深入研究,一番努力下来,竟然真的让我有了意外的发现。原来《背影》表面上是在表现父爱,实际上表现的是父子间的矛盾纠葛。
“背影”结尾,朱自清引用了父亲写给他的一封信“我身体平安,惟膀子疼痛,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以往的教学中,父亲的信从没认真研读过,细细品读,突然发现这短短的30字不到的信中大有玄机,处处充满了矛盾:既然身体平安,又说膀子疼痛;只是膀子疼痛而已,何至“大去之期不远矣”?而事实上这封信是父亲1925年写的,20年后父亲才去世的。所以,这信显然夸大其词又闪烁其词,似乎欲言又止、欲说还休。父亲到底怎么了?父亲到底要表达什么意思?
1915年,朱自清父亲没有征得朱自清同意,擅自做主为他定了一门亲事,朱自清很生气;1916年,朱自清进入北大后擅自将名字“朱自华”改成了“朱自清”,父子大吵一场;1920年,父亲为了缓解家庭经济压力,擅自扣留了朱自清的全部工资,朱自清暴怒,再次和父亲大吵一场后离家出走。父子之间的矛盾从不罕见,父子矛盾也往往要等到儿子自己也成为了父亲后才能化解。1922年,已为人父的朱自清先后两次带着孩子来见父亲,父亲不让其进门,朱自清只能失望而归。1925年,父亲写了一封信给朱自清,就是《背影》文末的那封信,接到信后,朱自清想起自己与父亲经历过的点点滴滴,在泪光中创作了《背影》。
了解了父子之间的战争史后,我们会发现,一直以来我们对《背影》的解读过于肤浅了,将这篇文章只看作是一篇表现父爱的文章来解读,实在歪曲了作者的创作意图。父亲的信其实是父亲放下了作为父亲的姿态向儿子传递低头、求和信号的手段。朱自清的《背影》表面上是在表现父爱,其实是作者收到父亲求和信号后的回应。事实证明,父亲在看到这篇文章后,父子俩终于冰释前嫌,重归于好。当我们真正了解了这些知识后,我们也才能对父亲的信中內容有更准确的理解,也才能更准确地理解文章开头“我与父亲不想见已二年余了”中“不想见”的深刻内涵。
所以,作为语文老师,我们要养成研究文本的习惯,提高深入解读文本的能力。增强自身的教学自信,摆脱传统认知思维的束缚,消除对教学参考资料的依赖思想,敢于并逐渐习惯于在文本解读上发出自己的声音,并以此来影响和引导学生,培养他们个性化解读文本的能力。最终在师生对文本解读的思想相互碰撞产生的火花中真正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真正走进文本,深入、准确解读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