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先行“跨”发展

2017-05-19 17:13袁航
当代贵州 2017年12期
关键词:全市党员干部攻坚

袁航

党建先行夯实发展基础

:1月19日,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陈敏尔在全省市(州)党委书记抓党建工作述职评议会上强调,要把抓党建作为重要战略来认识把握,把抓党建作为最大政绩来认识把握,把抓党建作为脱贫攻坚同步小康重要保障来认识把握。都匀是如何抓好党建工作的?

吴 丹:近年来,都匀市按照“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要求,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为契机,以市、乡、村换届为切入点,通过“六强”全面推进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形成了可持续发展的良好态势。

强责任,从严管党治党。坚持“书记抓,抓书记”原则,认真履行抓党建“第一责任人”职责和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抽调干部组建党建督查组,以督促建。设立都匀市党风廉政电子监察信息中心和网络监督平台,利用大数据推进“两个责任”落实。

强教育,提升干部素质。抓实“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全市各级基层党组织累计组织集中学习培训6500余场次,参训党员约13万人次,发放学习资料6万余册。扎实开展“四进四送”活动,实现镇村组100%覆盖。认真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强化支部书记责任意识,突出党支部主体作用。

强管理,增强组织肌体。做好“四项排查”,净化党员队伍,充分发挥党员在“脱贫攻坚”战役中的战斗堡垒作用。在全市现有456户非公企业及43个社会组织中组建党组织、派驻党建指导员,实现了“两个全覆盖”。

强基础,夯实发展之基。抓好“三支队伍”建设,坚持好中选优、优中选强的原则选好干部,夯实发展根基,加强“第一书记”的管理和培养。2016年我市选派249名干部,组建46个同步小康驻村工作组,全市429名带头致富的农村党员带领2599户贫困群众发展致富。致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2016年,全市实现所有村(社区)脱壳,部分村经济积累达10万元以上。

强保障,激发基层动力。建立人才从基层选拔制度,落实在任村(社区)干部补贴,使基层干部政治上有盼头,待遇上有提高,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工作激情。

强落实,力促跨越发展。我市以党建为引領,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较大突破。财政总收入从2010年的8.02亿元增加到2015年的31.21亿元,年均增长31.2%。2012年至2016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9338元提高到28327元,年均增长11.1%;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6543元提高到10056元,年均增长11.8%。

“三亮一创”筑牢干群关系

:作为都匀市党建工作的重要抓手,“三亮一创”的内涵是什么?

吴 丹:“三亮一创”活动是都匀认真践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立足问题导向,在充分调研和查找全市党员干部队伍中存在的问题后提出来的。通过亮身份、亮承诺、亮行动、创一流服务深度唤醒党员的服务意识,发挥党员在党建工作中走前列、作表率的作用,着力解决基层工作基础薄弱和党员干部“不愿为、不作为、不会为”的问题,为守底线、走新路、奔小康提供坚实的组织保障。

亮身份、亮承诺,让群众看得见。党员佩戴党徽进社区报到,在岗位上亮身份,在生活中亮牌子,形成“8小时内”岗位上发挥作用、“8小时外”生活中发挥作用的“全天候”模式。通过建立承诺践诺公示机制,实现上岗先承诺、在岗必践诺、离岗不忘诺,确保承诺、践诺情况群众看得见。

亮行动,把群众的事办实。坚持从实字着眼,以解决群众实际困难为核心,充分发挥党员在生活小区中的示范带动、联系纽带作用,把人用活,把事办实。我带头到社区报到,以上率下,四家班子党员领导同步跟进,在职党员全面铺开,认领任务、解决困难。

创一流服务。秉承“1个党员1件实事、1000名党员就是1000件实事,1件实事改变1个群众的做法,1000件实事就能提升群众对党组织的认同感”的理念,我们以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为契机,全力以赴投入到“做大城市、做强乡镇、做美农村”和脱贫攻坚行动中,使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群众满意度、百姓安全感实现显著提升。

:全市4174名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服务取得什么成效?

吴 丹: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及时了解群众的需求,解决群众困难,树立为群众服务的意识。

增强了党员的责任意识。进社区报到进一步亮明党员身份,有效实现党员自我监督、群众监督和社会监督,增强党员责任意识,让党员在社区工作和生活中作表率、作示范。

强化了干部的作风转变。党员干部以普通党员身份进社区、亮身份、交朋友,在实际生活中发动群众、领导群众、服务群众,使党员与群众从平行关系转化为朋友关系,增强党员干部为民服务的意识和做群众工作的能力。

提高了群众的认同感。“三亮一创”活动开展以来,通过认领“微心愿”等活动,全市4174名在职党员共协调物资折合1100余万元,解决群众困难问题6000余个,办好事实事3297件,化解矛盾纠纷800余起。一些“疑难杂症”得到解决和化解。

补短板助力脱贫攻坚

:如何增强基层干部工作的动力,补齐农村党建这块短板?

吴 丹:要补齐农村党建短板,就要树立正确用人导向,大力选拔在脱贫攻坚工作中涌现出来的年轻优秀干部,激发基层干部,特别是农村基层干部干事创业激情。

实施“领头雁工程”。对获得省级及以上、连续两年获得州级或是连续三年获得市(县)级表彰的村党组织书记(村主任),任期内从受表彰的次年第一个月起享受乡镇副科级干部经济待遇,以此增强荣誉感,形成争优争先良好氛围。

保障基层干部的政治待遇。建立重心向基层下移,人才从基层选拔的制度。对农村干部在政治待遇上进行倾斜,落实好我市 “1+9”政策,每3年拿出1名乡镇副科级领导职位面向村、社区优秀干部选拨,拿出9名乡镇事业单位岗位面向村、社区优秀干部招考,让村(社区)干部有盼头。

提高村级干部的经济待遇。2016年1月份以来,我市农村干部补贴提高到正职每人每月2000元、副职1800元、委员500元;社区干部补贴提高到正职每人每月3889元、副职2908元、委员1400元。

:都匀把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作为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头等大事和全市第一民生工程,如何把党建工作融入到脱贫攻坚全过程?

吴 丹:为激励和引导各级党组织及广大党员干部在脱贫攻坚、同步小康中主动作为、敢于担当、建功立业,结合我市实际,出台了《中共都匀市委关于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工作的实施意见》,狠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工作。

选优配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抓住市、乡换届契机,在脱贫攻坚第一线考察识别干部,把脱贫攻坚实绩作为重要依据,选优配强贫困地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落实正向激励和严肃惩戒措施,凝聚推进脱贫攻坚的强大合力。

建强基层党组织。选好配强新一届村支“两委”领导班子。实现“换出一个好班子、选出一个好班长、形成一个好思路”的总体工作目标,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实行每名乡村党员干部、驻村党员干部培育2—3名党员致富带头人,每户党员致富带头人带领5—10名党员贫困户致富,并以此辐射带动广大农户共同致富。目前,全市有429名带头致富的农村党员在基层党组织的引领下,带领2599户贫困群众发展致富。

精准选派第一书记。按照“选派、培训、提高”的思路,通过精准选派、采用分级负责、全面覆盖的方式,帮助提高脱贫攻坚、服务群众工作的能力。让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和特长,为都匀的发展特别是农村基层的发展注入强大动力。(责任编辑/蒙 珺)

猜你喜欢
全市党员干部攻坚
同心战“疫”,市人大机关党员干部在行动
党员干部拒腐防变要用好“五心”
攻坚脱贫
2016年1—9月全市经济运行简况
2016年1—9月全市经济运行简况
2016年1—9月全市经济运行简况
2016年1—11月全市经济运行简况
绥棱县 “三个注重”着力打造高素质党员干部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