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谁污染谁治理”到“谁受益谁补偿”

2017-05-19 08:13汪枭枭
当代贵州 2017年12期
关键词:补偿贵州生态

汪枭枭

生态补偿是一种购买和投资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我省近日出台的《关于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的实施意见》必将有助于充分调动全社会参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积极性,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如何理解生态保护补偿的具体内涵?

任晓冬:生态保护补偿这个概念是基于经济活动的外部性理论而产生。生态资源具有公共物品属性,如果所有人都只愿意使用却不愿意付钱,最终会导致资源过度使用,全体成员的利益受损。生态保护补偿就是通过对损害生态环境的行为进行收费,提高该行为的成本;或对保护生态环境的行为进行补偿,提高该行为的收益。

赤水河水质好,贵州的白酒产业主要集中于赤水河流域,依托赤水河这条“美酒河”的优质水资源,贵州酿造出茅台等世界名酒。然而赤水河的经济效益与沿岸居民对生态的保护分不开,所以本次《意见》提出要持续推进赤水河云贵川跨省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以此提升上游群众保护生态环境的积极性。

生态保护补偿不是慈善性的而是经济性的。由姚明等人发起的“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的公益广告语在中国家喻户晓,意在告诉人们,你消费的每一件皮草、每一件象牙制品、每一碗鱼翅汤,里面都有无辜动物的淋漓鲜血,并以此来引起人们对野生动物的恻隐之心。同样的道理,生态保护补偿就是“有买卖才有保护”,只要有人愿意购买生态产品,就有人愿意生产。因此,生态保护补偿实际上是一种购买和投资。

生态补偿的核心是“谁受益、谁补偿”,这一原则优于“谁开发、谁治理”“谁破坏、谁保护”“谁污染、谁付费”之处在于能够更好地调动群众生态保护的积极性。

生态优势带来绿色红利

:《意见》提出计划到2020年,基本形成符合省情的生态保护补偿制度体系。我省实施生态保护补偿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在哪里?

任晓冬:去年贵州省被选为首批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 理应发挥地方首创精神,承担国家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创新试验,就一些难度较大、确需先行探索的生态文明重大制度开展先行先试。

贵州是我国生态环境安全的生态屏障区。贵州处于我国主要江河流域源头区及上游地区,长江、珠江等多条大江大河都发源于西部地区,贵州的生态环境状况直接决定了下游地区的水资源量、水质状况和洪涝灾害风险大小,也就决定了下游地区的发展条件和安全状况。另外贵州是我国许多重要自然生态系统保留区和珍稀物种避难所,保存了许多世界原生生态系统和珍稀动植物物种,对维护我国乃至世界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

贵州是我国生态系统脆弱区。国家“八五”科技攻关项目“中国脆弱生态环境综合整治研究”成果认为,西南喀斯特地区、西南山地区均属于我国生态脆弱区。由于长期过度开发,贵州生态脆弱,容易遭受破坏。

贵州是我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由于历史的欠账与体制、机制问题,贵州经济社会发展滞后,农民为了经济利益过度采伐自然资源,生态保护意识较弱。反之,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又严重制约区域经济发展。贵州贫困面广、贫困人口多、脱贫攻坚任务重,完善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可以提升群众生态保护意识,厚植贵州发展的生态优势,获得生态保护与脱贫攻坚的双赢效益。近年来贵州旅游业快速发展,许多农民享受厚植生态优势带来的绿色红利。

“谁受益谁补偿”是基本原则

:按照“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明确补偿的责任主体,是实施生态保护补偿的首要条件,补偿的责任主体应该如何确定?

任晓冬:贵州是生态环境保护“出力区”(例如,上游保护水源涵养林),与之相对的是生态环境服务功能的“收益区”(如下游地区),若简单地执行“谁污染谁付费、谁破坏谁恢复”的原则不公平也根本行不通,必须与“谁受益谁补偿”相结合,促进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

尽管目前“谁受益谁补偿”的生态补偿原则获得各界一致认可,但涉及到具体补偿行为时,补偿的主体和受体关系并不明确,特别是在国家层面上实施东西部大跨度区域之间的生态补偿时,这个问题更加突出。因此,明确责任主体对生态保护补偿至关重要。

首先要建立以各級政府为领导,各部门协同合作的生态功能保护区管理体系,加强部门协作,建立林业、农业、水利、国土、环保等部门之间的协作机制。

其次要加强绿色GDP核算及考核,使当地政府和当地人民的生态贡献得到社会承认,激发地方政府和当地居民对生态环境保护的内在积极性,实现保护、发展、富裕的共赢。

另外还需界定各生态功能区定位,从而明确各生态功能区保护的责任和补偿的义务;基于生态资产与生态占用核算,确定各地区对生态环境的贡献和占用,从而确定各地区应该承担的责任;本着生态保护人人有责的原则,贵州可制定全省统一的人均森林覆盖率、自然保护区面积的责任标准,以此判断各地区是否完成生态保护责任,从而确定各地区保护和补偿的身份。

:补偿最终需要落实到资金,除了政府投入外,还可以采取什么措施保证生态补偿的资金来源?

任晓冬:生态补偿资金来源主要有政府投资和市场资金。《意见》提出要争取中央财政加大对贵州省重点生态功能区的各项转移支付力度就是政府投资。但从长远看,生态补偿不能靠单一的政府投入,而要走向市场化。理想的生态补偿机制,应该以市场导向为主,以此实现补偿上的公平。

但市场导向的生态补偿机制在建立之前,必须要满足产权清晰且产权能够自由交易。因此,落实补偿资金的前提是明确补偿责任主体,在此基础上进行生态估值,对自然生态产品定价。明确责任主体与生态估值双管齐下才能保证补偿资金来源。

本次《意见》提出“要加强生态保护补偿效益评估,积极培育生态服务价值评估机构,引导评估机构对受补偿地区的森林、草地、湿地等生态服务价值开展第三方评估,确定各类生态资产存量。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建立统一的确权登记系统和权责明确的产权体系”。这实际上就是明确补偿主体和生态产品价格,更有利于生态补偿市场化。

想要拓宽生态补偿资金的来源渠道,还可以采取发行政府环保公债,重点用于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建设、建立政府或民间的环保基金、组建环境银行、争取国际组织提供的国外资金等措施。

目前生态补偿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全国两会也有代表委员也多次提出建立生态补偿机制。贵州应该抓住有利时机,整合部门力量,进一步推动生态补偿制度的完善,建设一个更美的山地公园、绿色贵州。(责任编辑/袁 燕)

猜你喜欢
补偿贵州生态
“贵州制造”的前世今生
PWM的死区补偿技术
2016生态主题摄影月赛
2016生态主题摄影月赛
无功补偿装置在10kV馈线中的应用与研究
2016生态主题摄影月赛
盱眙生态藕
贵州教育出版社
农村土地征收删除补偿上限
让世界感知多彩贵州